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关系的发展。
陈老师先从自己的工作说起。在录音棚录音,对着麦克风,周围很安静。看起来路课程这件事,是他一个人在做,但陈老师会想到,有听众在另一边听。
课程是录播的,陈老师讲课在你听课之前,但也可以说,从你开始听课,陈老师才开始讲课。因为没有听众,也就没有讲者。如果你没有听,陈老师的讲就成了自言自语。这就是关系。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影响。
平时我们会说,是父母生了孩子,但从关系角度讲,也可以说是孩子生了父母,因为,没有孩子,父母这个称谓也就无从说起。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文字游戏。这关系到我们怎么理解人这种独特的存在。
你是把人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偶尔和别人产生联系的自我,还是完全在关系中的存在。
现在,我们从新思考一下,什么是自我。
自我存在与关系中
通常,我们从个体的角度来思考自我。
我们会假设,存在一个稳定的、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着我们的想法和行为。
相应的,我的想法和行为背后,隐藏着我的个性,个性决定了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怎么想、怎么做;
如果我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一定是这个“自我”有问题,比如意志不坚定、情绪不稳定,严重点的,还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抛开刚才那个视角,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自我。这就是关系的视角。
这时候,你会看到:
1 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
2 不是你的个性,而是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
3 如果你有自己不想要的想法和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了问题。
这样的视角和我们平时的感觉有很大不同,那我们为什么要从关系的角度来看待自我、发展自我呢?
关于这个问题,陈老师用四个递进的层次给大家做了解释。
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
家庭有家庭关系,工作有工作关系,就算在地铁上,周围都是陌生人,那也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呢?那我们也在关系中,你独处的空间,就是由关系界定的。
比如,你一个人在家,你知道即使有陌生人走过家门,也不会随意闯入。这是我们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
你一个人在家里可以穿着短裤,光着膀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看起来很自由。看你不能这样子走出家门,到大街上就不礼貌了,这也是一种关系的共识。是关系界定了你独处的空间在哪里。
在想一下,你一个人独处,但并不意味着世界只有你一个人。你会惦记各种关系,家人在哪里?要不要和朋友约一下?工作任务什么时间能完成,老板会这么评价你?……即使是你因为在关系中遭遇创伤,躲避在一个人的空间里,对关系的各种记忆和情绪也会不停的侵扰你。
关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第二,在关系中我们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也许和陌生人说话时,你可能会脸红害羞,但在熟识的朋友面前,你也会玩的很嗨。
在办公室,你会努力工作,严谨而忙碌,可是到了家里,你就解甲归田,会慵懒的躺在沙发中,让自己彻底放松。
内向的你,外向的你,勤快的你、懒惰的你,这些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美国有个传奇老师,名叫马尔瓦.柯林斯(marva collins),她在犯罪和毒品泛滥的芝加哥贫民区附近,创立了名为“西侧预备学校”的教育机构。
来这个学校就读的,大多是从公立学校退学的,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学生。可是,在柯林斯的教育影响下,这些原来的街头混混,被认为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都重拾信心,展现了聪明才智,很多考进了大学,成了律师、教师、法官和医生等受人尊敬的社会栋梁。
柯林斯是怎么做的呢?
和以前学校的评判教育不同,她就是很真诚的相信这些孩子是聪明的、独一无二的,不断的激励他们说:“我相信你们,你可以做的更好。”这种教育的本质,是从新塑造了一种关系,关系变了,学生的表现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妈妈正在大声责备儿子没做作业、不听话。她的责骂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个脾气暴躁易怒的妈妈。这时,突然电话铃响了,妈妈拿起电话,听到是老师打来的,她立刻满脸笑容的说:是老师呀,你要来家访,欢迎欢迎。孩子在学校让你费心了。
这时,你又会觉得这是一个热情有礼的妈妈。
妈妈的表现怎么有这么大的反差?这是她所处的关系不同。
也许我们会想,妈妈对老师或者儿子的反应那一个更能体现妈妈的个性。但我们相信,妈妈这两种反应都是很真实的情绪。
从关系的视角,它反应的是妈妈在“亲近”和“疏远”这两种关系中的差异。而不是所谓“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的差异。
我们可能还有疑问,妈妈的反应可能是一时的,如果是长久的表现,就能看出她的个性了。但你要知道,即使是长久的表现,那也是在更长一段时间的关系中的表现而已。
所以,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觉得了人的想法和行为。
第四,是关系的视角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变,一些看起来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一个编辑朋友和陈老师聊天,他觉得自己有拖延症,问陈老师怎么办?
陈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想,他说他正在编一组稿子,觉得这组稿子很难,经常不想去动它。
陈老师问他:难在哪里呢?如果做不好,谁会评价你呢?
他想了想说:是稿子的作者。
原来,这个作者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他很担心作者会反驳自己的修改意见。可是他为什么这么担心作者的反驳呢?
原来,这个作者是个不容易说话的人,他一提意见,作者就会很生气。
从这个例子看,拖延症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他和这个作者之间关系的产物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一个你很信赖的上级交个你的任务,你完成的效率肯定要高。可是一个你不认同的领导交给你工作,你会非常拖拉,甚至是漏洞百出。这就是关系决定了你的工作状态。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
那么从关系的角度看自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这门课程是讲改变,如果你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自我,觉得你有一个稳定的个性。稳定,就意味着你很难改变。
有时候,妨碍我们改变的,正是我们头脑里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
但,从关系的视角观察,你在不同关系中的个性是不一样的,进而看到自我也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这实际上是将自我放在不同情景中,让它展示出这个自我的复杂构成,而这些不同的场景就是不同的关系。
你不再需要给自己贴上类似“敏感内向”、“自卑”、“自信”这些的个性标签。你会去审视,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你什么样的想法和行为。你也可以寻找另一种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
同样,你不能去指责别人为什么有你不喜欢的个性,而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有表现出那样的想法和行为。
这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之前讲了抽象化思维和正念思维。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自我,其实就是一个抽象化的产物。你有很多关系,某一种关系,都有一个自我。你把这些自我抽象出来,就变成了头脑中那个固有的自我。
这个固有的自我,会增加你的控制感,但也会难以改变。
从关系看自我,就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一个自我,放在具体的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中,去看自我的表现。这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说到这里,陈老师揭开上节课的谜底。上节课留下的问题是:研究表明,夸奖孩子聪明会让孩子陷入僵固思维,但陈老师夸女儿聪明,却不会助长孩子的僵固思维?
思维也是在关系中产生的。僵固思维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不能暴露我的脆弱给那个夸奖我的人,以免让他失望。
而从关系的角度看,陈老师夸奖女儿的时候,并没有这层意思。陈老师在密切的亲子关系里,表达了自己作为父亲的爱意,女儿是不会担心爸爸失望的。
在这一章里,主要探讨关系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课程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关系的角度,重新理解自我。这和之前的用个性来理解截然不同。
第二部分是从关系的角度,重新理解自我发展。既然,自我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发展的核心,就是从如何塑造新经验,转变到了如何塑造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会讲到混淆的关系是如何限制自我的发展,以及如何塑造一个独立的、为自我负责的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