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1《小学生家长课》

最近在听《小学生家长必修课》,其实在小满入小学之前听过,现在入学半年后,再听一次,更能理解其中的内容。

其实小满刚入小学,在第一个月,适应得不算好,我们作为家长也是从最开始轻敌的心态:“小学生不就一入学就适应了吗,那有啥?”到“啊,怎么天天老师找”的焦虑中。

记得当时刚开学时和小满聊起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他说到:“小学里有很多老师,有很多课!”。

的确,幼儿园里,孩子从早到晚面对的都是固定的几个老师,每天以各种游戏活动为主,即使有课程,也不会超过20分钟,进入小学后,每天老师走马灯似得变,每个老师都会提一些要求,而且每节课都是40分钟,自然小朋友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了。

而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就是成长。

而这个过程中,家长也需要适应。因为我们进入小学后,家长很难不焦虑,孩子作业拖拉,某些学习跟不上,也没什么特长,等等,无一不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实都来源外部比较。

比如,今天听到某某同学的小孩报了钢琴班,就想着自己的娃是不是也要报一个,明天听到班级群里说某某同学的英语好,人家之前报了英语培训班,也担心,我家娃落后了怎么办。

而要适应这些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家长要设定合理的心理预期,心理预期只有和孩子成长的长度相关联,和孩子的年龄阶段的发展相吻合,才叫做合理。

核心要点就是尊重孩子的特点,不要用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较,而是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老师提供了几个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方法:

第一个,和孩子沟通要把“我”变成“我们”,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长是和站在一起的,和他共同面对外部的困难。家长一定不要成为孩子的对立面,甚至帮助学校去给孩子施加压力。

樊登讲过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好,他说,

父母必须要跟学校有一些不同,孩子才能够有喘息的地方,如果父母跟学校完全联手,老师说什么父母就严格执行,只能说明父母没有长大。

很多父母受不了自己在家长群被点名,老师只要说自己家孩子一点错误,回到家立马打孩子一顿,这种心智状态一点都不成熟。有些错误在学校可以被当做是错误,但在家里就不一定是错误,比如孩子聊生活八卦,在学校就是废话,在家里就是娱乐。有些事情在学校不可以做,但在父母面前是可以做的。

父母就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孩子回到家就该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而不是再次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配合老师可以理解,但如果对老师言听计从,那只能说明父母的心智不成熟。“

第二个,对待孩子,要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随时表扬,要做到不怕重复,逢人便夸。对孩子的一些作品呀,一些进步呀,家长要大大方方地表扬,而且要到处表扬。

而定期批评,则是定期的讨论一下孩子存在的问题,这里有一点,批评的目的是为帮助孩子改正,不是发泄家长自己的情绪,要让孩子知道家长期望帮助他一起进步,批评的后续动作就是一起讨论改进的方案。

随时表扬,会让他更有自信接受挑战;定期批评,会帮孩子解决问题、担起责任。这可以帮孩子形成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两个品质——责任心和自信心。

“随时表扬,定期批评”,一学期一疗程,效果非常显著。

这一点,我反思我们家做得就很不好,我们是属于“随时批评,定期表扬”,就感觉随时准备给小孩的动作纠偏,偶尔想起来,把他近期表现好的地方表扬一下,所以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多数时候是批评,而不是肯定。

另外一点,在外人面前表扬孩子,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困难,相信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是这样,大家哪怕内心再认可自己的孩子,在外人面前都要更喜欢说自己孩子的不是,感觉开不了那个口。

另外家里如果是几代人一起带孩子的话,更会发生这种情况,基本上我家里是晚上我一进门,婆婆就开始“告状”:今天孩子有犯了哪些错误了,又不听话了,不写作业了!

然后我就顺着婆婆的话,一件一件的批评孩子,这个为什么要犯错,那个为什么要那样做。

旁边爸爸还要添油加醋地批评几句,孩子实在受不了掉眼泪了,爷爷出来说:“哭,你怎么一个男娃就爱哭?”

这样其实很不好,我们几个家长揪着孩子轮番上阵,每个人批评一顿,觉得教育得够够的了,所有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都反复提醒过了,但是没有想过这么多人对着孩子每人输出一轮,孩子能不能接受,另外有没有和孩子一起思考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3-01《小学生家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