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坏人到底能不能变好

有位已故的老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坏人是不会变好的》,文中有云:“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这有点像形而上学了。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我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段话一出,把坏人等同于有毒的动植物,一下子就把坏人插了标牌判了极刑,想变好也没有可能,真有点像那个时代说的:“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意思。好比是说,坏人天生就是坏人,这个品种,生来就是来做坏人干坏事的!这不就是简单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翻版吗?

当然,这位先生自称是性恶论者,说这话当然有他的一番道理在,要不然也不可能连篇累牍的写了那么一篇文章出来。

明代圣贤王阳明

不过我认为王阳明是后世公认的圣人,他的话至少要更靠谱一些吧!

王阳明说,人通过修心修行,领悟正道皆可走上圣贤之路。

这就不仅仅给人积极进步的动力,更是给所有人都指明了方向!坏人,不仅能变成好人,还能成圣成贤。

关于坏人能变成好人古圣先贤多有论述。往前再推,孔夫子就说:人不学,不知道。有教无类。

既称无类,又哪里有什么好人坏人之说呢?关键是一个要学,一个要教。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夜睹明星开悟后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告诉人们,一切众生皆能觉悟,关键是离开妄想执着。

就连最浅显易懂的《三字经》都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分明是说,人是绝没有生来就是做坏人的道理的,所谓变坏乃是后天的习性染污所致。古人此言,真实不虚。

《弟子规》说: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其实所谓坏人,无非就是比流俗众更加流俗的人罢了。

若依末学愚见,所谓坏人,说到底无非就是个“迷人”,也即不明理不觉悟或者说是不懂事儿的人,我执比较坚固,自私自利,迷惑颠倒,执黑当白。但也绝不是不可转化。

愚顽孟获

举例来说,三国时的孟获最为愚顽不化,屡败屡战,偏偏遇上诸葛亮有大智慧而且有极大的耐心,屡战屡胜,七擒七纵,最终用他的怀柔攻心政策(兵家谓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折服了孟获,平定了蛮夷。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兵家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城是坚固的,反而易攻。

老百姓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这说明肉是柔软的,不像是铁石般坚硬顽固,柔软的,反而难攻。

关键在只要让人心顺了,气儿顺了,想通了,自然会发生改变。

最坏的坏人其实是一种自私愚顽之病,习气秉性使然,不遇大医圣手不能好病。方法对头是其一,功夫和耐心也是关键,还要对住合适的机缘(这个也很重要!),要相信精诚之至,金石为开,惊蛰老冰开、功到自然成!

真遇到大坏人的时候,对专门改变坏人的人来说就是一种考验,到底是魔道还是道高,关键是比法力和耐心。诸葛亮法力大,但如果耐力达不到,孟获也不会投降。如果诸葛亮沉不住气一怒之下,把孟获杀了,那便是诸葛亮的失败和耻辱,也就没有七擒孟获的千古美谈了!

这些朴素的真理告诉我们,面对坏人,不能放弃,不能发怒,因为于事无补。反之应该反思:你的诚心够吗?道理足吗?方法对吗?火候够吗?时机到了吗?

我想,这位先生所说的坏人,大概不一定都比孟获更顽固更难对付吧?然而针对这些坏人,有没有派出类似诸葛亮这样的好人对手去进行对治呢?如果没有,那怎么就能过早而武断地下结论说:坏人是不会变好的呢?

一个屠夫,杀生害命一辈子,不以为恶,反以为乐。若忽然一事触动,一念转动:“如我是此动物,愿被人任意杀割烧煮大快朵颐乎?今日我杀他,他必心生嗔恨,他日投生来报此仇,如之奈何?”或则幡然悔悟,顿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理,弃屠改行,另谋他就也未可知。此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理也!故恶人亦不可小觑也!

又如过去眼盲,终日视而不见。忽然遇到良医,一番手术,转而痊愈,岂不如“一灯才亮,则万年黑暗顿时照破”也?

曹操

曹操头疼难耐,得遇名医华佗,不能说他福报不大,但是因为多疑和怕死而不能接受华佗的治疗方法,这不能说是华佗的法力和耐心不够,行不行总得给人家一个起码的试验机会吧!大抵季先生所谓的改不好的坏人是指曹操这样因为怕死多疑而不给好人治疗的机会的坏人吧!

关羽刮骨疗毒

换言之,同是名医华佗,让关羽撞上了则是另一番景象。当时毒箭伤臂,命在旦夕,偏是关羽敢于不用麻药,顶着剧痛,硬生生完成了刮骨疗毒全过程,终于起死回生,成就了关羽,也成就了华佗,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如果硬要找一个坏人变好的案例,可以再举一下三国时吴国的大恶霸周处除三害的故事来说一说。

周处除三害


周处是吴国吴郡阳羡人,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于是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

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大贤陆云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这个故事颇有代表性,我们不能给人贴上坏人的标签,更不能以自心揣度以为坏人不知道好坏,不想变好,坏人可能也有坏人的苦衷和变坏的根源,他也可能是一步不慎走上坏途,积远难返,恶名既成,将错就错,破罐破摔。

周处如果不是有人劝他去杀猛虎蛟龙,也依然没有变好的契机。且不说后来,单就勇除龙虎一事,岂不也是做了一回好人呢?

周处遇到乡民敲锣打鼓庆贺自己同死也是一个让他幡然悔悟的契机,让他认识到自己原来正是大害。所谓坏人不能变好,我想,也许是作恶多端而不自知,缺乏这样让他猛醒的契机吧!

最关键的还是,周处遇到了陆云这样的大贤大德,在他进退两难迷惘困惑的时候,给他理清了思路,指明了道路,让他听到和明白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格言,使得大恶之人秒变大善,实现了弃恶从善的成功转型,谁说坏人不能变好呢?

可怜此老,一生饱学且高寿,竟然不辨此理,自迷不知,且遗文误世,人生大憾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秘:坏人到底能不能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