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上回我们讲到了《西游记》最大BUG,最大漏洞,为什么孙悟空前期可以大闹天宫 后期却打不过小妖怪的问题。
经过逻辑分析,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的本质就是一颗心。《西游记》其实就是讲一个人‘佛’的过程。
那么,回顾一下,上一节最后我们留下的两个小问题。
1.既然,孙悟空代表了一颗有悟性的心,那么取经五人组中,其他四个又都代表了什么呢?
2.取经五人组,沙和尚,白龙马作用力那么低,为什么非要他们不可?
我们先来讲讲为什么非要五人组,就不能七人组,八人组什么的?取经路上那么辛苦,多来几个帮手不是更好?
还是那句话,从根本上看问题。《西游记》什么根本?
讲《西游记》,我们就要记住,它是讲一个人‘佛’的过程。一定要记住这句话,这就是《西游记》的本源。
‘佛’的过程。
那么,从佛的角度来说,为什么是五人组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唐朝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中说到:“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
简单粗暴的讲,你要是想修佛,那就修五念门。那么,五念门又指的什么呢?五念门指的是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五种忆念修行门。
说白了就是你成佛的五种途径。这五种途径通向了你佛的道路。
所以,五人组是必须的,是必要的,是一定的。
门有了,你是不是就成了佛家见习生了。成了见习生,你是不是就该开始学习佛学的规矩了?
入了门,学规矩。很好,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那么,我们在看《西游记》第十三章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流僧到第十四章心猿归正,六赋五踪。
这两章说的是唐僧取经开始上路了,结果没多久遇上老虎了,这运气,有够差啊。好在神仙相助,人没事,就是乘机手下跑了。这就说明取经这事,一般人还真干不来哈。
人跑了不要紧,半茬路上捡了个猴做徒弟。这就是我们的心猿了,孙悟空。
皮猴子被压了五百年也还是个皮猴子,原汁原味哈。遇见运气不会的小毛贼顺手就给解决了。
咱们拿这两章的故事做个例子解说解说,后面的我们就好理解了。
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从孙悟空杀贼反遭唐僧怪罪来看,唐僧是有点是非不分的,甚至有点迂腐。这个人物,是有缺陷的,而且缺陷还不小。
那么,为什么偏偏选了他呢?凭他金蝉子转世?凭他做和尚做的好?肯定不是。
首先,佛家讲求什么?佛家讲究众生平等。不是说你富二代,官二代,你就了不起,大家都一样。
那学问呢?唐僧做和尚多久?总会有比他资历更深,学问更好,信念更坚定的,那为什么找他?
很简单,唐僧,就是你在求佛的过程中所拥有的肉身。所以,唐僧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呗。比灵药还灵?真的么?孙悟空吃了太上老君一屋子的金丹也没见着比唐僧肉来的畅销啊。
唐僧肉为什么灵?灵在哪?唐僧身为求佛的肉身,他是最累,最没用,最拖后腿,却意志最坚定的存在。
所以他,肉体凡胎,所以他,能长生不老。身为意志的化身,你有了这一身意志,你干什么不成?那还不都分分钟的事么。
所以,为啥观世音要把堂堂龙太子变成一匹马让唐僧骑着,生怕他累着啊,只要你身为意志的化身,你坚持住你的信念,其他就没你事了,你就是取经五人组的吉祥物。咱们安安稳稳的把你送到西天去,这事就成了。
搞明白了唐僧,我们在接着说第十三章十四章,尤其是第十四章啊。《西游记》的主调是打妖怪,为啥在这时候蹦出个贼呢?偏偏是咱吉祥物刚遇着孙悟空,取经五人组其他三还没到位的时候?
假设,这时候,猪八戒,沙和尚或者是白龙马在,多一个人劝劝,说不定唐僧也不会那么生气,跟孙悟空闹别扭了是不?还给骗了个紧箍自个往头上整。
那么,贼,安排在这,有什么用?换个妖怪来,成不成?
答案肯定是不成。为啥?
因为‘佛’啊。学规矩学规矩,犯了错,哪有不挨罚的?
那孙悟空犯了什么错?后果这么严重?明明杀贼七算八算的算是在做好事了。孙悟空说我好委屈。
但是,从佛的角度来说,孙悟空就是犯错了,还是大错!什么错?杀生!
杀生是什么?杀生是佛的第一条规矩。
佛,有八戒。
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唐三藏不是怪孙悟空杀贼,而是在怪他身为佛门中人,却犯了佛门规矩。所以,罚,该罚。
同样犯了杀戒被贬的是谁?白龙马。因为砸了玉帝赠予的宝物,杀了未婚妻的小情人,被囚鹰愁涧。
所以,紧接着第十五章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疆。
十三十四十五章指出了佛门八戒第一戒,那么接下来按顺序应该是第二戒,戒偷盗。
这会犯错的,不是我们的取经五人组了,我觉着主要是没得偷啊,是吧。就唐僧那点子东西,曾经呼风唤雨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算个白龙马吧,人估计根本就看不上。
开个玩笑,你看不上,不代表别人看不上是不是。
看,第十六章看到上的来了,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这什么,说曹操曹操到是吧。
我们顺着来,第三戒,戒淫邪,这一说不用讲,天蓬大将军猪八戒出场。
这不得了,常言道,事不过三。这取经路才开始,你这佛门八戒就给犯了个三。还个顶个的不同。这规矩要好好教啊。
教规矩的谁?唐僧唐三藏啊,这不还占着个师傅的名分么?
所以,第十九章就有神仙大能来给唐长老送教材来啦,多体贴。什么教材?《心经》。
画重点画重点。这个要记住,学好规矩后,是要考试的!
接着,第四戒,戒妄语。不妄语戒,又叫摄口四善业戒。
这节故事出了个比较有意思的人物——灵吉菩萨。
原著中孙悟空和灵吉菩萨首次见面的情况是这样的——那菩萨整衣出迓,行者登堂,坐了客位,随命看茶。行者道:“茶不劳赐,但我师父在黄风山有难,特请菩萨施大法力降怪救师。”菩萨道:“我受了如来法令,在此镇押黄风怪。如来赐了我一颗定风丹,一柄飞龙宝杖。当时被我拿住,饶了他的性命,放他去隐性归山,不许伤生造孽,不知他今日欲害令师,有违教令,我之罪也。”那菩萨欲留行者,治斋相叙,行者恳辞,随取了飞龙杖,与大圣一齐驾云。
其实这一段有点意思的,佛祖命灵吉菩萨捉妖,结果,这事没做好,直接导致了唐僧师徒这一难。
灵吉若是不说,孙悟空也不会知道,这是白白受了灵吉的牵连,偏偏灵吉自己主动告诉了孙悟空。
我估计在写这一段的时候,作者可能也有点小纠结,既然给了灵吉一个菩萨的身份,引起的矛盾太大也不好,所以也就隐晦点。
只能说到底是佛门一员,多多少少还是要留点面子的。后来的火焰山一难,灵吉也再一次出手帮助取经五人组。
而且不论是哪个时间的灵吉,对待孙悟空师徒都是极为和善,笑脸相迎的。这年头,欠人人情的,都不好还,心虚啊。
所以有时候话多了,不好。
既然这样,那就来个话少的吧。谁?沙僧啊。话够少的了,全剧也就五句台词翻着说。
“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师父,放心吧,大师兄会来救我们的!”
果然演沙僧的演员是最轻松的。
到此,取经五人组人员到齐。那这时候要干啥,动员一下意志啊,领导要给予鼓励啊。
第二十三章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试探一下你的决心,嗯,领导很满意。
那就继续呗。
第二十四章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大仙镇元子跟朋友喝酒去了,留两倒霉催的徒弟招待贵客。活该你被挖了宝树。
你说你好好在家,不出去喝酒,正儿八经的招待客人,能出这事?人吉祥五宝满天的神佛都看着呢,小心呵护着呢,身心都给照顾的好好的,到你这连个客人的待遇都没有,不白遭着事么?
还是要牢记佛门戒律啊!第五戒,不饮酒戒。
之后是第六戒,戒香华。好看的皮囊都不要了,行吧,那就只剩骨头了呗。三打白骨精。
第七戒,戒坐卧高广大床。奢华享受不允许,所以,孙悟空想回花果山做大王那是不可能的,白龙马劝不了,猪八戒劝,劝不管用,那就激将法,横竖你得回去老老实实西天取经,多吃苦。
第八戒,戒时过中不食。吃吃吃,瞎吃啥唐僧肉,也不怕不干净闹肚子。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本来就是太上老君的童子,啥金丹银丹没吃过,还贪吃唐僧肉,吃坏事了吧?
佛门八戒学完了,就相当于佛学入门了。学习之余来个考教,多有中国文化特色。
第三十六章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连孙悟空这顶顶有名的皮猴都能说出“见佛空易,返故田亦易”这样的话来,证明这学习成果还是不错的。
最后,我们根据以上分析来总结一下,孙悟空是求佛的心及悟性,唐僧是求佛的肉身和意志,白龙马是求佛的方向,猪八戒是求佛中所遇到的欲望,沙僧这代表了求佛的承重力。
孙悟空佛性最强悟性最高所以能力最大,是打妖怪的主要输出,唐僧肉体凡胎,迂腐却又意志坚定,是吉祥物,白龙马目标明确,只管跟着走,猪八戒欲望最大,所以多加管束,沙僧木纳寡言,负重能力最强,所以挑担。
取经五人组,分工明确,道路统一,一边学习,一边进步,很好。
五人组齐聚,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又该怎么解说呢?在座的各位心里是否有想法了呢?
根据文中的提示来,《西游记》看似混乱无序的逻辑关系其实也是很好理清的哦。
有想法的可以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