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整体观 第二章:圣人无为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都认为某个东西为什么美,那就不好了。皆知道为什么善事是善的,就不善了。有和无的相互生化,难和易的相对相成,长和短的相互形成,高和下的相对形成,音和声的相和,前和后的相随,一向来都如此。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法则来处理事务,以以身作则来教导他人。一切的事物的兴起皆不去倡导,生养了万物而不惦记,办好了事情也不居功。就因为不居功,所以这些功绩不会失去。
《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属第一章、第二章最难理解。如果真正理解了这两章的内容,接下来的章节就容易领会。对于练习功夫以及修炼意识,方向也会明确,不会走冤枉路。第一章说了什么是道及认识道的管道,第二章则是陈述什么是无为,也就是道的状态。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
当天下的人认为某件事物为什么是美好的时候,那么这就坏了。我们得先关注这个“为”字。老子认为以“美之为美”是有为,因此“恶已”。这么说还是有些玄,我们给您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
看看下面的三张图画。您认为哪个最美?
花园皇后:玫瑰 和平代表:百合 圣灵之花:兰花
第一朵是被称为花园皇后的玫瑰,第二朵是代表和平的百合,第三朵是被誉为圣灵之花的兰花。您认为哪个最美?
假设您选择了兰花,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何选择兰花?您的回答是什么呢?也许您会说,没为什么,就是看起来兰花最美,老子会称许;如果您说,兰花是圣灵之花啊,特别棒啊,当然选它了!那就不是直观,做选择、行动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想法,给花儿贴标签了,这是有为的表现。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当天下的人认为某件事物是善的、是好的,那么这就不善了。当我们以本身的标准来判定一件事情的善恶时,那就不好了。这是否在说不该分善恶?世间是否有善恶之分?这是重要问题,我们继续往下探讨。
举个例子,在巴士上,我们看到有需要的弱者,而把座位给让了。这是善还是不善?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说让座是美德,是善行。但在老子眼里,如果因为觉得让座是好事才选择让座,那是不自然,是有为,这就不善了。这个观点与前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是一个意思。
其实这个无为,是跟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儒家的"知行合一",形意拳的“拳无拳,意无意,里面是真意”是一样的东西。意念里面有了个概念,没了直觉,那就不是无为,而是有为了。紧接着,老子以自然界的状况来指出,其实我们时而处于无为的状态,但并不觉知。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想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有和无的相互变化,难和易的相互成就,长和短的对比,高和低的相容,音和声的相和,先和后的相随,一直以来皆如此。这一段指出了我们熟悉了的情况。
《道德经》很有趣,好几个章节都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认识,而不同层次的认识却都没问题。有无的相生,可以一棵树的成长过程来理解,种子发芽,成长,到最后枯萎腐化,是我们熟悉的变化。有无相生可以是水蒸气和水之间的变化,可以是能量和实体物之间的相生,可以是信息和能量之间的相生,也可以是量子领域波粒二象性的相生。认识到哪一个层次都没问题。
爱因斯坦有名的能量质量转化公式,E=mc²,指出了能量能够转化成物质,物质也可以被转化为能量,这也是有无相生。在量子领域里,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概念,即每个粒子或量子实体都可以描述为粒子或波,那是有无的转化。谈到更根本的层次,信息是没有形象的,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871年提出了信息能转化为能量的观点。这个观点,在2010年被日本中央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了。斯坦福大学的威廉.蒂勒于2002年提出“意识是一种信息,信息能够转化为能量,能量能转化为实体物质”。蒂勒发表了他以严格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他的观点。信息、能量、实体物质,三者能够相互转换。这就是有与无之间的转化。无的状态可以显化成有的状态,有的状态也可以转化回到无的状态。在这一章,老子要指出的重点是:在自然界里面,这个转化一直在进行中。
难与易相互成就,长与短相比较而出现,高与下相互依存。看过山羊在高地攀岩吗?它们悠哉悠哉地就顺着陡峭的岩壁爬到山顶,而人类却必须借助绳索等工具。攀岩,对于山羊轻而易举,对于人类却是高难度挑战。斑马比长颈鹿要矮,但比驴子要高。长短、高矮也是相对的。若被问山羊和人类,哪个是爬山高手?我们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山羊。若被问斑马和长颈鹿哪个高,我们也会不假思索的答是长颈鹿。那给答案时的状态,是无为的。
音声之相和也,
现代汉语,声与音基本被等同为一个概念了。但在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声指的是因外物作用于物体而发出的声响,一类是敲击或演奏乐器所传递到人耳朵里的旋律,如钟磬,大鼓、笛子、琵琶、古筝等乐器发出的声响。音指的是动物依靠本身的发音器官所发出来的音,它包括动物鸣叫时发出的音,也包括人类说话唱歌时发出的音。这边指的是一边弹奏乐器,一边歌唱所集合的音声,这都是相和的。而对于这相和的情况,是自然而然的。
先后之相随,恒也。
有前就有后。春夏秋冬顺着次序来,我们不会因为春天、秋天太舒服、夏天太热就要求气候不要经过夏天而直接进入秋天吧?这个是人人都自然接受的规律。候鸟在迁移时会有领队在前方带领着飞行方向。科学家发现领队不是终身制。今天是这几只鸟做领队,明天就可能换成其他几只了。有领导者,就自然会有跟随者。
“恒也”的意思是“一向来如此”,这是对“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的重要总结。这些相对相和的现象,是大自然的现象;是我们熟悉,不假思索就能分辨清楚的东西。这又回到“皆知美之为美”和“皆知善之为善”的问题了。美就美,善就善;就如认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有了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不对了。常见到有人说在无为状态下,是无善恶之分别心。不留意的读者,可能就把“无分别心”误解为不分善恶。其实在那状态下,一切都是直觉的,毫无分辨之心,对于善恶的认知是正确的,若说无为是不分善恶,那是误解了。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是因此的意思,老子要对前面的阐述做出总结。得道的圣人处事都是在无为的状态下的。圣人是以身作则来教导别人,而不靠语言来指导。这样的行事为人是合乎道的自然规律,不给自己的标准牵着走。简单的说有为,就做出决定前,头脑里会有个概念,认为什么对、什么不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的行为根据头脑里的概念而发出。无为状态下做出决定,头脑里没有概念,不让意识里的标准牵着走,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不必附上道德标准,自然而然。
“圣人居无为之事”,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遇见圣人,见证到他们行“无为之事”呢?建议大家去幼儿园,看看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午餐,他带到幼儿园就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了,放学一回到家就找东西吃。妈妈一询问,原来孩子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其他孩子,自己却没吃饱。妈妈若问孩子为何要这么干,孩子肯定答不出来,因为他头脑里没有概念,就是要分享就这么做了。幼儿园里的孩子打架也很好玩。前一分钟打得鼻青脸肿,下一分钟又在一起堆积木、捉迷藏了。老师把双方的父母叫过来,父母在教室里争谁家孩子对、谁家孩子错争得面红耳赤,两家的孩子早就把事情抛到九霄云外,相亲相爱相杀好几个回合了。孩子们没有恩仇的概念。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去幼儿园等我的两个孩子放学。说不上啥缘由,就是觉得幼儿园那地方待着舒服。那时候我还没开始练功夫。后来练功,才知道幼儿园是个充满高兴信息的地方,所以深深吸引了我。孩子们就是“处无为之事”的典型例子,他们头脑里没有概念,哭啊闹啊笑啊都是自然而然。但孩子们的无为只是老子笔下无为的一部分。更高层次的无为,是一种生命的整体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意识里非常清明。头脑的指令和身体的行为之间没有概念,因此指令和结果是同步发生的。这个整体状态,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状态。随着孩子的成长,外部环境对他的影响会形成参照系固化到他的头脑当中,导致孩子的自然无为渐渐丧失,向有为发展。所以一个中学生分享自己的午餐,动机可能会是他喜欢她。
行不言之教。影响教化他人不靠言语,活出来的状态就是影响力。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还需要教导孩子让座吗?这跟小孩子学走路是一个道理。小孩子学走路并不需要大人教导,他看到周围的人直立行走,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就自然会直立走路。我们要影响世界、改变世界,不需要我们高言大义,我们活着的生命状态自然而然就在循循善诱地引导着世界。
刚才我们谈到幼儿园里的孩子有老子所言的圣人形象,他们可以做到无为。那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遇到圣人,见证他们的无为吗?其实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皆是你我都有的无为时刻,仅是我们一般不留意,不察觉。现代人都懂得敲键盘。回忆一下您刚开始学打字的时候是怎样的过程。是不是一开始,打每个字母都要看键盘,打字母Q时小指头伸出去很别扭?但练着练着,您会发现那个别扭的感觉在消退。忽然有一天,指下来神,您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字母,脑袋里不需要反映键盘的位置,也不需要低头看键盘,手指自动就按到合适的字母键上面了。渐渐地,有些人还可以做到边扭头跟人说话,手指还在飞速打字且不出错。经过重复训练,敲键盘这个动作变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我们在运动健将身上也可观察到无为。我们看NBA球赛时,看到一个漂亮的投篮会把球星视为天人。事后记者请这位球星回顾投篮的状态,他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只能表示是练习多了,上场后状态自动出来了。好多玩乐器的人也是如此。有位德国朋友是乐队指挥家兼钢琴家,是玩音符的高手。他分享自己弹钢琴时,脑海里面什么概念都没有。当然,无论是敲键盘、打球、弹琴,要熟练到一定的地步之后才能进到无为状态。体会到这个状态了,再细心分辨,体会什么是有概念,什么是没概念就容易了。对于成年人,无为是可以通过训练体验到的。
形意拳的心法口诀里有一句话:“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就是指这种无为状态。刚开始练拳的时候,招式、应敌套路,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比如对手一个直拳打过来,都是有既定的套路去应对的。初学者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练拳才能长功夫。但随着功夫的不断提升,渐渐臻于“拳无拳,意无意”的境界了,跟人搏击就不需要既定的套路、固定的招式。头脑里没有概念,对方怎么打过来,我方自然反应过去。这就是由武术入了武道,从有为的训练进入无为的整体当中了。
真正进入到无为的整体状态时,敲键盘、打球、弹琴、练拳,头脑里的状态是一样的。但这个无为状态很快就会过去,当我们不再从事这些我们熟悉不过的活动,我们就从状态中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的意识是向外关注的,而不能够持续地向内去关注意识状态本身,尔后保持在此状态下。而且敲键盘、打球、弹琴、练拳等活动,意识都是留意着外面,不是本身的意识。古今中外举凡证悟之士,比如道家的老子、佛家的六祖惠能、儒家的王阳明,都是可以做到意识里面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整体状态。《道德经》的第二章向我们揭示了这个状态,指出修达无为的关键。现代人可以通过修习功夫、瑜伽、静坐等途径去把外放的注意力收回来,帮助我们去体验老子、惠能所经验到的无为、整体、天人合一状态。
针对无为,我们总结一下。我们介绍了孩子的无为状态,阐述了成人的无为时刻,从形意拳展开由术入道,再分享古今圣贤的开悟要义,希望帮助大家认识到:我们出生的时候,都是自然无为的。但随着在社会中成长,周围环境在我们头脑当中打下了许多烙印,形成了无数的标准,我们是透过头脑中的各种标准来与社会进行互动,变得刻意有为。但我们可以通过重复的、正确的训练,使得自己又回到无为之境。这时候的无为和孩提时代的无为是有区别的。孩子的无为,头脑里不是醒觉的,并不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孩子无为,是因为自我的标准、私欲尚未在头脑中形成。修炼后的无为,头脑是清清楚楚的,对于内在和外在的一切变动像镜子一样如实反映,并自然而然地去应对一切变动,不会让自己的标准和欲望左右。在这种状态下,一切都是平等的,自然而然就活出了“天下为公”的状态。读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第一章,原来“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中所言的两种“观”需要在无为状态下进行,并且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实现。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这句话通过阐述大道的秉性来呈现无为的特性。大道无形无相,化生万物都不知道其时空的起点,使万物生生不息却不惦念自恃、成就万物兴兴向荣却不居功自傲。弗始、弗志、弗居都是在描述大道没有私心,自然而为的特性。我们可以在大自然界中处处见证到道的这种无为之性。种子发芽了,泥土、空气、水没有跳出来夸耀自己的功劳吧?大地世世代代为人类提供食物,没有向人类要求歌功颂德吧?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繁衍至今,没有跳出来标榜自己的丰功伟绩吧?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正是因为大道不居功不自傲,只是默默地存在于万物之中,为万物的生化服务,因此大道无处不在,从来没有离万物而去,万物也离不开大道而演化。老子在这里倡议人要效法大道,以无为之态,无私地为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地球服务,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回报,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其所作所为会如大道一样贯穿于众生之中,并能像大道一样的永恒。
第二章重点讲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很重要但也很难理解。什么是无为,怎样才能够做到无为?方向不对,很难去到老子所言的圣人境地。说得更通俗点,很难去到老子那个舒舒服服的自然无为的状态。自然状态是什么?无为状态是什么?它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状态之下,头脑的指令和身体的行动结果之间是没有概念的,知与行二者合而为一。我让座就是让座,认为哪朵花美就美,头脑里清楚明白,没有概念,心里面自自然然。
我们认为要深入体会无为的状态,最简单的方式是练功夫。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练习,熟练后就能够摸到无为的门,进入整体的道。在无为整体的状态之下,生命力会变得强壮,可以体会到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也就是老子、六祖惠能所体悟到的状态。
要往无为这个方向走,首先要做好情绪管理,否则进不到无为整体的状态中去。就算进去了,也很难持续待在这个状态里面。王阳明曾感叹“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贼的一个面向就是指人难以管控的情绪。怎么管理情绪呢?后面的章节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