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淮南格物说5


二.第二套功夫:诚意

(四)第二套功夫(诚意)之三——诚意慎独

泰州学派说的意,就是本体,就是贯穿宇宙的仁,就是生生不息的乾道。前面打过一个比方。仁体,就像一条地下河。每个人的人心,是这条地下河上打出的井口。地下水(仁),从这个井口上喷涌出来,这就是仁体(亦即生意)在每个人身心上发窍。生意在小孩身上发窍,他就孝顺父母。仁体在母牛身上发窍,它就舔犊情深。仁体在春天的小草上发窍他就欣欣向荣。仁体在冬天的大地上发窍,它就一片白茫茫的,存续生机。整个宇宙都在这个生意之中。这个生意是全体宇宙的“意志”,在一气周流中生生不息的。同时,宇宙的生生,也就是世间万物一同之生生。这个“一同之生生”,不是说,大家都是小草,都是欣欣向荣。父慈子孝就是一同之生生。老人家就是希望小孩子快快成长,给小孩子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智慧,仿佛是落叶给树根以养分,滋养新的小芽儿。无论是新草(生长)还是落花(收藏),其主意,都是仁,都是良知。

万物一身之“生意”,此万物一体之仁;生意发窍于每一物之“主意”,也就是万物一身之生意。

泰州学派对意的理解,和通常的学说十分不同。这个意,首先是万物一身之生意。这个生意在每个人身上发窍,这就是本心了。(阳明先生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这个意义上的良知也就是这个宇宙一体之大生意。)这个生意亘古不变,甚至没有人类,这个生意还在。这个生意落实到仁心,自自然然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这个意,是心的主宰,心是身的主宰。我们常说的直心而行,就是这个生意直接贯彻身心的一些活动——一口气通到底。(放在心学的框架中,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个诚意,不但是纵贯心意知物的,而且横向的也包含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包含着止于至善,包含着身在宇宙中的至善的安顿。)

天地间的生意,在人生上发窍,主宰着人的生命。在人看来,这个生意就是主意。


看这个“意”字,先看中间的太极,这就是生意。再看这个太极在人心的发窍,生意发窍为人心,即是人的本心。整个“意”字,也就是主意,良知。

心斋《答刘子中》:

1,只在简易慎独上用功,当行而行,当止而止,此是集义。即此充实将去,则仰不愧,俯不怍,故浩然之气塞乎两间,又何遇境摇动,闲思妄念之有哉?

良知本体,何其简单!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良知发用,你不要硬着头皮,昧着良知,不去造作,这就是简易的功夫。这个本体,就是独体,要以一颗十分灵敏的心对待此独体。这个独体发用,遇到一件事情,当行动就行动,当停止就停止,事事都如此。这就是孟子说的“集义”。

将这个简易慎独做下去,让这个本体运行下去,这就是在扩充心体,就是在养气。久而久之,则近于“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对得起天地覆载、万物供拥、父母养育。如此,则浩然之气充满你的天地,充满你的大身(身心家国天下)和小身,如此则满腔字都是恻隐之心,方寸中充满沛然生机。如此,则没有任何外境可以动摇本心,没有任何闲思妄念会存在。(境无内外之分,俱在一体之仁中;念无真妄之别,皆是本体之如如呈现。)

2,此孟子集义所生,“四十不动心”者也。若只要遇境不动摇,无闲思妄念,便是告子不集义,“先我不动心”者也。毫厘之差,不可不辨。

上面所说,当下让本体流行,慎此独体,有一刻之直心而行,就有一刻之积,有一事之直心而行,就有一义之集。这就是孟子说的“集义”。集义,则本体日间充盈,到了四十岁则不动心。(这是解释《孟子》“四十不动心”之说)如果只是想着遇到外境不动摇,没有私心杂念,就是告子的做法,不去集义,只去强行克制,这就是告子比孟子先不动心(这是解释《孟子》经文中的“先我不动心”),这个不动心就是气魄支撑,概念支持,恰恰是孟子要打破告子的,也是淮南格物要打破俗儒的。这里面,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能不辨析清楚。

诚意慎独功夫,只在不造作安排。常人每每造作安排。学习心学的学友,这一点常常比普通人更加严重。阳明先生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而人的矜持、造作、安排之私,是隐藏得十分好的贼寇,甚至让你觉得它是“自己人”。(山中贼就是贼,击之则可;心中贼,则会和你打谍战)。独体本自敬慎,安住于此,便不会败。

一庵:

1,诚意功夫在慎独。独即意之别名,慎则诚之用力者耳。

诚意的功夫就在慎独上做。独就是意的另一个名称。

意就是生意,宇宙本体,它发窍于人心就是主意。独体就是宇宙简易本体,《易》:“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乾,知掌万物,只是一阴一阳,春夏秋冬,十分简易。因为简易,知掌起来就十分容易。坤,化育万物,只是阴则收敛,阳则发散,春夏秋冬来感,便生长收藏去应,十分简单。因为简单,则顺从乾道就很轻易。这就是独体。独体发窍于人心,便是诚,是慎。诚意诚此意,慎独慎此独。

意就是独。生意是宇宙运行的明白简易,主意就是人心的简易,不作伪,没有任何私欲安排,简易直行(直心而行)。

(宇宙之意)生意——(真我之意)主意

(宇宙之独)独体——(真我之独)直行

2,意是心之主宰。以其寂然不动之处,单单有个不虑而知之灵体,自作主张,自裁生化,故举而名之曰独。少间搀以见闻才识之能,情感利害之便,则是有所商量倚靠,不得谓之独矣。

3,世云“独知”,此中固离知不得。然谓此个独处,自然有知,则可;谓独我自知而人不及知,则独字虚而知字实,恐非圣贤立言之精义也。

4,知诚意之为慎独,则知用力于念动之后者,悉无及矣。故独在《中庸》谓之不睹不闻,慎在《中庸》谓之戒慎恐惧。故慎本严敬而不懈怠之谓,非察私而防欲者也。

5,“慎独”注云:“谨之于此,以审其几。”后儒因欲审查心中几动,辨起善恶而克遏之。如此用功,真难凑泊。

经文“慎独”二字的注解说:“在这个地方谨慎,以审查其中的细微之处。”后世儒者根据这个注释,想要审查心中的念虑动的时候,那个细微之处(将动未动之时),并且克制、遏制它。这么做功夫,真是很难做。这里面一念三千,常人很难抓住那个几。

6,《易·大传》曰:“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按:原文当作:吉凶之先见者也。)”则“几”字是在交际事几上见,非心体上有几动也。心体上几动,则是动于念。杨慈湖所以谓之起意,而非《大学》、《中庸》所谓独也。

7,《大传》又曰:“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者也。”朱子解云:“所以极深者,至精也;所以研几者,至变也。”以“变”释“几”,非事几乎?后儒因又谓:“于心几动处省检而精察之。”以是为言,谬亦甚矣!

8,不睹不闻,非是说目未睹色,耳未闻声之时。乃心性中涵,寂然不动,目不可得而睹,耳不可得而闻之本体也。故曰:“所不睹”、“所不闻”。二“所”字当玩!不睹不闻即所谓独,而慎即戒慎恐惧之总名也。

9,未发之中,亦不睹不闻底事物。《中庸》本言“喜怒哀乐之未发”,非曰“喜怒哀乐未发之时”。

10,盖谓心之生机,无时不发。当其发喜、发怒、发哀、发乐之际,皆必有未尝发者以主宰乎其发,故能发而皆中节也。不然只是乱发,岂复有中节之和哉?故养其未发之中,亦慎独功夫也。

生意下贯人心,生意便成了主意。生意发窍,则生机不断,无时无刻不在喷涌。当心发出喜怒哀乐的时候,一定是由主宰发出的。那个主宰就是生意,人有主宰,就是拿定主意。程子说:圣人之喜以物之当喜,圣人之怒以物之当怒。即此也。这就是: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天地的恒常,就是天地没有造作,只有一颗生物之心,天地普泽万物而没有私心;圣人的恒常,在于他应对万事的时候,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没有私情造作。这就是《中庸》说的未发之中,中节之和。未发之中,就是独体,就是生意,中节之和,就是这个生意“一口气通到底”,万事万物各得其所。

如果没有这个生意(独体)做主宰,人情发动,只是乱发(自其私欲、气质之偏而发),怎么会有中节之和呢?所以存养这个未发之中,也是慎独的功夫。

11,察私防欲,圣门从来无此教法,而先儒莫不从此进修,只缘解克己为克去己私,遂漫衍分疏而有去人欲、遏邪念、绝私意、审恶几以及省防察检纷纷之说。而学者用功始不胜其繁且难矣。

12,然而夫子所谓克己,本即“为仁由己”之己,即谓身也,而非身之私欲也。

13,克者力胜之辞,谓自胜也。有敬慎修治而不懈怠之意。《易》所谓自强不息是也。一息有懈,则欿然而馁矣。

14,夫天,阳也,刚也。《易》之乾卦著阳刚之德也,故乾以自强言之示天下以法天之学也。告颜子而以克己言之,示颜子以体乾之道也。


淮南格物第二套功夫的第三点,诚意慎独,就是要敬慎此真体,不懈怠。在一觉已除的时候,不懈怠,安住于此;在肯认真乐的时候,不懈怠,安住于此。这个不懈怠完全是人人都有的能力——非不能也,不为也。

一觉已除和肯认真乐,是从正面说安住;诚意慎独是从反面说不能不安住。在我们一觉之后,有点懈怠不安住的时候,一想诚意慎独,那个安住于此的心便如磐石,如如不动。刚开始做功夫,这个敬慎的心,时时提起。但久而久之,敬慎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这个敬慎本来就是真乐本体的一个面向,不敬慎,那个乐往往失之于狂荡,不是真的发自宇宙生意的大快乐。

1,克己亦修己以敬,盖“敬”字本是对“怠”字而言。丹书所谓“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是也。程子解:“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朱子合而言之曰:“敬者,主一无适之谓也。”此皆难明。

2,某尝更之云:不怠之谓敬。

3,观程子言:“心懈则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是即敬之谓也。而克己之非去私益明矣。


诚意慎独功夫小结

诚意慎独功夫,诚意就是慎独。

本体只是一个,可以从本体生生不息的角度,说它是生意,可以从简易的角度说它是独体,可以从发窍于心则有主张的角度说它是主意,可以从发窍于心则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角度说他是良知。当下的功夫,只是保持让这个本体如如呈现即可。

诚意慎独即是敬慎此本体,不作任何认为安排。

其实一觉已除的功夫里面必然有慎独,肯认真乐的功夫里必然也有慎独。只要是当下功夫,这个功夫做对了,都必然符合慎独。所以一觉已除、肯认真乐、诚意慎独,同谓之诚意功夫。

当下的诚意功夫,做得好坏,顺畅与否,也在于对意的体仁到不到位,这就是第一套功夫要做的。

见善体仁,是事后反思回味生生本体。反观辞气是事后体会自己的这个主意是不是从生意上发出的,通过这个过程来体味此本体。辨志立志也是辨的这个生意贯彻己身的感受对不对。辨志是辨志向是不是生意所发,立志是暂时感受一下志向从生意所发时是何种光景。

总而言之,第一套功夫就是体会这个意(宇宙大生意),这个独体(乾坤简易之体),这个身(万物一身),以及它们下贯到己身的感受。这是格物致知——格度体验以感受这个良知。

而诚意则是实实落落地,当下地安住于此本体上。

这两套功夫是淮南格物最基本的功夫,也是我们学习心斋的重中之重。这两套功夫,做到一定地步,则可进入第三套功夫——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一讲,我们来整体梳理心斋的淮南格物说的框架。下一讲就像一个桶箍,前面这六讲就像六块木桶的板子,这个桶箍一箍,这个桶才算成形。我们始能对淮南格物功夫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净心斋笔录

2023年2月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