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越界(《在远远的背后带领》D2)

作者把界限比喻成一个气球,“界限被侵犯时,就像一个泄气的气球,到最后甚至自我“放气”。没有了疆界,也就没有了自己。”其实我就是像书中那样,害怕界限会造成关系的破坏,因而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结果却是由于我们的不真实,关系越来越疏离。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不越界

我先生就是一个比较直爽,脑筋转不过弯,只相信自己的人。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随便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我朋友随口问我是什么意思,于是我跟她解释了一遍,然而,我先生听到我的回答非常的不懈,直接就说“不对”,就拿出手机查查看,然后再解释给我们听,其实这只是一个我们拿来聊天瞎扯的玩意儿,不必当真,当他打断了的时候反到破坏了说话的气氛。这样来回几次,我就有点受不了了,就怒了让他离我远点。其实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无法挽回脸面,我先生一点儿也不给我面子,我的内心对我的无知感到沮丧、无助和无力感,这些不被表达的感受衍生成我的愤怒,于是我便开始攻击对方,想告诉对方他是不对的,他不应该这么做,而此时我已经越界了。实际上,我先生也很无辜,也许只是想纠正我的错误,或许又是想参与我们的对话,并没有恶意,他可能觉得自己是一片好心。所以用书上的话说“对方有什么样的做法、什么样的价值观,那是她的人生、她的世界,与我无关。”这样来保证自己的界限何乐而不为。

如何不被越界呢?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包括对自己的尊重,而当我们真的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时,也意味着我们要自我负责,收回对他人的期待,不把自己的力量交托出去。 所以,当他人侵犯了你的界限时,该为你的困扰、需求甚至情绪负责的人是你自己,你是那个要主动去沟通的人。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倾听和陪伴,而非直接去把对方的问题解决,抢走他人的问题,剥夺他人去经历的权利。被允许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我家小石榴最近喜欢吃很多水果,有的时候她喜欢剥皮而不是吃,就像她前两天吃香蕉蕉,我拿了一根剥好了给她,她不要,又要去拿,我又给了她一根,原来她只是想剥香蕉并不想吃。今天吃龙眼也是,我把皮剥好了怕她把籽吃了卡喉咙就把籽去了,但是她就是不要。她要自己吃,然后把籽吐出来,她要的就是这个过程。孩子总要会长大,我们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提供学习机会,吃东西如此,沟通也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越界(《在远远的背后带领》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