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30

以行践言学《四书》——《大学》篇36

【德者,本也;财者,未也。】

德是本,财是末。

这里再复习下本末先后的道理。

此前说了:“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

知道什么是根本,什么是原理,什么是底层逻辑,就得道了。

有德自然有财。

德,就是成功的底层逻辑,就是原理,就是原则。

有的人天生有德,生知安行,人人都喜欢他,都愿意帮助他,跟随他。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争民,是使民争斗。施夺,是教民劫夺。

德是本,财是末。

如果颠倒过来,把德看着是身外之物,不思谨慎,把财看着是自家的,专去聚敛,那百姓看见上位的人如此,便都仿效,人人以争斗为心,劫夺为务,那都是在上位的人教他的。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百姓如果相互争夺财物,必致离散;所以呢,义和利不可并行,民与财不可兼得。

如果外本内末,聚财于上,财虽聚了,却失去民心,那百姓都离心离德而怨恨,

未有财聚而民亦聚也。

如果内本外末,聚财于下,财虽聚了,却得到民心,那百姓都同心爱戴而自然归聚;

未有财散而民亦散也。

今日关键词:财聚民散,财散民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