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单-《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1

华杉 1037个笔记
自序

学到几千年圣人传下的那一点真骨血
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
王阳明的学问,核心是知行合一,发挥出自己的良知良能。所以,这本书的意义,重点也不在学术上的对错,不在于到底是朱熹对,还是王阳明对,而在于我们要代入自己,切己体察,事上磨练。我也会在书中,分享我自己事上磨练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 传习录序

2023/6/8 发表想法
王阳明的这核心学是知行合一,良知良能。在事上练习,吾性自足,坚守自己致良知,在事上磨练参考,学习书本要切入体察,学以润身,反求诸己,我之前也看过王阳明的习传录,但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其原因是在这里,因为它里面讲到有孔子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要有这个功底,这才会事半功倍。
最好的知识是穿过身体,接收的信息应用到解决生活的问题就是知识,否则它只是信息 。
要以书为镜去观照自己,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能学到一点骨血,改掉一个毛病,就算开卷有益,值了!要以书为镜去观照自己,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能学到一点骨血,改掉一个毛病,就算开卷有益,值了!
读书,对于初级读者而言,不要过早或不要评判对错,而应该代入自己,切己体察,事上磨练。毕竟事无绝对对错,时代变化观念转换,积大家之长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即可。

第一章 传习录序

读书不能知行合一,就是玩物丧志
“传不习乎”的意思就是,老师传授的内容有没有时常温习、练习呢?
为《传习录》作序的这位徐爱,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王阳明最喜爱的弟子。可以说,徐爱之于王阳明,就相当于颜回之于孔子。不幸的是,徐爱和颜回一样英年早逝,这也让王阳明悲伤痛惜。

孔子讲了一辈子的“仁”,都没给“仁”下过精确的定义。每次面对不同的人,他的解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谈话的语境不同,每个人的毛病不同,在“仁”上缺的东西不同,所以缺什么,就给他补什么。这就叫因病发药,又叫因材施教。

2023/6/8 发表想法
后世学者去研读他们师生传习的对话,就要注意还原语境,再将自己带入那语境,参与谈话,这就是切己体察、事上琢磨、知行合一。最终目的是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掌握一门“知识”。如果不带入自己,自己去琢磨体悟,而只是道听途说,那阳明之说,就是误己误人,学者之读书,亦无异于“玩物丧志”。

像我这样愚笨的人,一定要有先生的话时时警醒启发,才不至于颓废堕落。我们对于先生的话,如果只是耳朵进、嘴巴出,而不是学以润身、身体力行,那我记录这笔记,就真的是罪人了。但是,如果大家能从这笔记中得到入门的意思,然后认真笃行,那么我的笔记,正合先生平日说这些话的用意了,这难道可以缺少吗?”

第二章 传习录上

2023/6/8 发表想法
这一节讲的是学习的重点不只是知道,更在于行动。一般学问之间强调融汇贯通,高深学问之间更在于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带来的不同。所以,精进一门高深的学问尤为重要。
这个例子有点看不太懂 仔细理一下。无用之材得以留下 栋梁之才被砍走做了栋梁 —> 华杉悟到的是:
人应该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是成为栋梁 还是颐养天年 。我们都知道这个例子的背景是战争年代 健康的人被征兵而战死沙场 腿脚有残缺的人却活了下来。比起生命 华杉看到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若我愿驰骋疆场 我便应向栋梁之才成长 若我只想活着体验平凡安逸的生活 我变无需付出太多 。那么推出的是 人应该学习他所追求的东西 因此学习是目的的行动反射。而再结合前文 王阳明的追求是圣人之学 因此放弃了其他的一些领域。但是对于我们来说 其实是无法追求一步到位的。在寻找自己真正愿意为之放弃一切的事业的途中 很难一步到位 而常常流连于许许多多的“兴趣”中 或者 甚至目前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心之所向 命之所定。那么 广泛的涉猎 还是很需要的 然后在时光中取舍 发现自己最最珍爱的物 那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目前不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 所以我在这里 希望能在未来找到我的命定。对呀,大道至简你不要以为就真的简嘛,大道至简是因为非常洞察本质,以至于抓到的都是核心所以才简的,功夫到家咯~学习的目标是减少决策的时间,当面对那些选择的时候,不需要决择,不需要纠结,就有自己的选择。
下学而上达,唯有下学,才能上达;不能下学,则不能上达;即使下学,也未必上达;所以要不怨天,不尤人,反己自修,继续下学而上达。这是唯一的道路,孔子都这样,咱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所以,这里陆澄问怎么才能上达,这问题便错了。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往往都是因为找错了问题。当我们找对了问题,问题即答案,就不用问了。
王阳明回答说:“后世的儒者教导人,才涉及精微之处,便说这是‘上达’功夫,现在还不到学习的时候,接着就去讲‘下学’的功夫。这是将‘下学’和‘上达’分开了。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嘴上能表达的,心里能想到的学问,都是‘下学’;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嘴上说不出,心里没法想的学问,就是‘上达’。”
你可以说,凡是语言能表达的,都是“下学”;凡是语言说不出来的,就是“上达”。坐而论道,还是下学,拈花一笑,就是上达。
所以这上达功夫不存在,我们只有下学。在下学中,有人能上达,有人不能上达。
王阳明接着说:“这就好比种树,栽培灌溉就是‘下学’,树木日夜生长,枝繁叶茂,就是‘上达’,那树木怎么长,人如何能干预呢?只有在栽培灌溉上干预。所以,那些可以用功,可以言说的,都是‘下学’功夫,‘上达’是结果,就包含在‘下学’里面。但凡圣人讲的道理,再精深微妙,都是‘下学’功夫。为学的人只有在‘下学’上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另外去求一个‘上达’的功夫。”

前面我们讲读书,说同一本书要反复读,每年都重读一遍,为什么呢?因为你“下学”的功夫一样,但每一年不同的你,“上达”的结果差别就太大了!试试看吧!

2023/6/8 发表想法
以前读书只是追求读了而已,收获不大。现在慢慢读书开始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检测自己的行为。很多时候想的很多,但往下落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读书应该要达到改变自己的效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是为了时时更新并及时纠正行动中之误,记录也是在更新的,每次看书做事,笔和脑袋时时工作,纠正偏差,以便知行合一。
“实体诸心以求自得”才应该是这段话的点睛之处,记与不记,言与不言,言多与言少,在于是否“自得”,得之,不记、言、多言,不得则反之。
开篇第一句话就必须强烈赞一个!读书而不知行合一,思想上玩物丧志,呆子是也,尚且不如玩物!

喜欢读书跟喜欢学习是两回事。读书如果不能将书中的知识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构造、输出、实践,那读再多书也没用,顶多算是个自以为高雅的娱乐消遣,与追肥皂剧、刷抖音并无区别。所以,很多时候对于他人的言语,初听时不入耳,细细品味后会发现很有道理。这就需要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带入当时谈话的语境中,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揣摩此刻对方说此话的角度,多坚持练习,终会有所获。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知识,不是为了晓得某种说法,学习的目的是实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做对,做好,做得高效。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就能催生智慧,智慧是知行合一的结晶。

第二章 传习录上

如果一个人说他打通了儒道释,那就是说他儒道释都没入门。
《大学》是《礼记》里的一章,相传为曾子所作。朱熹认为《大学》很重要,所以把《大学》从《礼记》中抽离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为“四书”,并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可以说,“四书”这个词,就是朱熹提出来的。他确立了这四本书的学习体系,确立了《大学》的历史地位。

于困境之中修养静思,其精研专一的功夫,已超然圣域,达到纯粹中正的境界了。现在常有人自称“打通儒道释”,实际上,所谓儒道释全通,就是儒道释都没入门。因为他们在门外相通,入了门就走不通了。就像现在你所处的房间,走出门去,和全世界任何一个房间都相通,但进了门就各是各了。

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能体会它的没有止境。所以我将平时所受的教诲记录下来,私下里给同学们看,相互考据订正,希望不要辜负了先生的教诲。

2023/6/8 发表想法
王阳明先生讲的亲也好,还是朱熹先生讲的这个新民也好,我赞同作者讲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王阳明先生和朱熹讲的是两个不同的语境和情况的一个争论,两种都是可取的,都是在于去擦亮自己的明明德,王阳明先生讲,每个人都是吾性自足,去恢复好他的这个本性,本性就是良知良能,也就是找到自己的这个致良知。良知也就是属于圣人之心以实现他人的梦想目标,实现员工的一个梦想,然后顺带的实现自我价值。
不要关心别人的对错,对错又如何呢,还是要回顾自身,学以润身,学习的目的是改善自我,完成自己的理想。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一件事情如果让你想不通,一定要多个角度去省察,才不会转牛角尖 不能简单的把圣人的话不加思考和辨别就直接拿来用,就像吃药要对症。圣人的话就像是一幅药,对症的吃下去可以治病,不对症的吃下去反而是毒药了。

《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
原文: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所据否?”
徐爱问:“‘在亲民’这句话,朱熹认为应该写作‘新民’。后面一章有‘作新民’的文字相呼应,似乎很有依据。而先生则认为朱熹错了,应该以旧本为准,写作‘亲民’,请问先生是否也有依据?”
王阳明回答说,《康诰》里的“作新民”,是要殷商旧地的民众振作起来,做周朝的新人民;而朱熹的“在新民”,不是要人民自新,而是自己去使人民新。这两个“新”字含义不同,怎么能作为凭据呢?
你还管人家圣人的对错?圣人说话,各有不同角度,你只要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行动上践行就是。

王阳明接着说:“‘作’字却与‘亲’字相对,然非‘亲’字义。”
“作新民”这一句和前面的“在亲民”没关系,是两回事,所以不能因为后面有“作新民”,就说前面应该是“在新民”。而“在亲民”的下文“治国平天下”等,和“新民”也没关系,怎么能改成“新”呢?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自新;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新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这句也是《大学》里的,意思是,人民喜欢的我就喜欢,人民厌恶的我就厌恶,这就是民之父母。对自己家人叫“亲”,对天下百姓叫“仁”,如果一个人跟自己家人都不亲,就不可能对别人仁。

2023/6/8 发表想法
做事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心才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心静做事就会考虑周详,不要去为了给人家看而做事,要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不要虚荣!存天理,灭人欲。是的,从政者表现自己,捞政绩,为的是往上爬(人欲)。从商者或打工者都是如比,从商多是想占更多市场份额从而赚更多钱,打工者往上升希望工资更多。总之,象马斯克这种有使命感者少。存天理灭人欲不容易,做到了就自然是名垂千古的人。
记得华杉老师在《中庸》的注解上是这么说的,人至诚,则心明眼亮。任何想法,都是从人的内心产生的。有些想法,不是你想不到,而且就没往那个方面想过。
孝就两条:一是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心;二是注意自己的态度,对父母和颜悦色。
在传习录的一开始,就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朱子和阳明先生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止于至善,让此心纯是天理。天理主宰万物,让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养。人也是万物之一啊,它在人身上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一般就不叫做天理了。叫什么呢?本性,本心,良知,等等。心即理,是天理概念本来就包含着的意思。所以,求心就是穷理,问够不够的是把心看小了,也看简单了。不同之处在工夫,一个是向外求,把天理当作研究的对象,先去认识天理,没领悟之前先模仿着做,有朝一日豁然贯通;一个是向内求,心和天理本来就是同一个东西,存养此心之天理,由内而外的发挥作用。这两个过程说话没有本质的区别,由外向内,你学数学也得理解才能做题,真理解了认识也就慢慢扩展了;由内向外,没有事上磨炼的工夫,那也没天理什么关系了。问题还是出在人上,人不纯粹啊,被各种物质的,现实的,躯体的因素影响着,使得天理在人身上始终或多或少的处于昏蔽状态。人和天理的关系就变得复杂了,人有的时候就会站到天理的对立面,就不干人事了。羊有羊的事情,狼有狼的事情,羊有一天就想尝尝狼肉什么味道,这一切就乱了。人确实通过努力能吃狼了,这是进化规律,羊也在越跑越快,人只是把技能点加在了智力上,这个很厉害。但人做的更过分,他想打破因果规律,他想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就比如想吃了饭但不想给钱,想每天大吃大喝还不用在意健康,想天天开心但别让我做事什么,想人人都喜欢我但别指望我动一下,想重新投个胎之类的。人有私心之后,有个特点,就是不愿意下真工夫了。礼节做足了不难,难得是做个君子,但是没人在这里下工夫了。所以,阳明先生从一开始就把这个拿出来,重点谈,苦口婆心。在心上用功吧,根在这呢。今天这样明天那样的不行啊。只看到讲了个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就觉得你这不违背客观事实么。你不认真,三心二意做的是个什么事,你不仔细体会,又有什么物进的去心里。敲黑板,要用心啊,同学们。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心即理也,你自己心里都明白。
有一种说法叫“太忙的人不能成功”,非常有道理!人为什么会那么忙呢?就因为不知止处,不知至善之地,所以就到处把捉,什么机会都不愿错过。其实只要志有定向,清楚自己的使命,就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

徐爱又问:“至善如果只在心里求,恐怕对天下之事理没办法穷尽吧?”王阳明说:“心就是理。天下还有心外之物、心外之理吗?”其实,有什么事是你自己心里不明明白白的呢?只是因为有了私心,就心不正,意不诚,从而自欺欺人地找借口、装糊涂罢了。徐爱接着问:“比如侍奉父亲的孝、侍奉君上的忠、与朋友交往的信、治理人民的仁,这当中有很多的理,恐怕不能只在心里求,而不去仔细体察吧?”

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要学技巧、学要点、学招数。当我们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的是认识,是理念,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方法。一切都只在自己心里,如果你正心诚意,一切自然生发;如果心不正、意不诚,你就什么都学不到。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不正,啥都修不来。如果你心里没装着父母,倒要去找人学习怎么孝敬父母,岂不荒谬?如果你心里装着父母,自然会对父母孝敬,言语行为无不恰当。

孔子讲“孝”,最基本的一条就是,除了生病以外,没有任何事让父母操心。生病是没办法的,生了病父母要担心,也是没办法的。但除此之外,工作、婚姻等任何事情,都不能让父母操心。所以“孝”首先不是你能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你把自己搞定,别让父母操心,这样你就已经是孝子了!这是孔子定的标准。那关于“孝”,最难的是什么呢?孔子说是“色难”,你自己的脸色最难!你平时是做了很多孝敬的事,但是老人家比较啰唆,跟你碎碎念,你一烦,脸上就表现出来了。这就是王阳明引用《礼记》上说的,没有深爱作根,自己心里对父母的深爱还不够。

我们可以总结说:孝敬父母是天理,想做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就是人欲;放弃人欲,就是让你不要去想“我要做个孝子”,而是把所有的关心放在父母身上,只留下这天理,那一切孝行自然就会生发出来。

引申到工作上,老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成功富贵,就是人欲;心里时时刻刻装着顾客和员工,就是天理。常说的“给客户他需要的,不是他想要的”。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在“如何能成功”上想得太多,而在“到底能为顾客、为员工、为社会做什么”上想得太少。

2023/6/8 发表想法
知行合一,我觉得梁宁的三级火箭理论是很好的解释
第一级火箭:流量,也就是日常的阅读
第二级火箭:应用场景,遇到日常生活的问题去来回琢磨,有一定的感悟和框架
第三级火箭:变现,这里指的是知识变现,不一定是知识的货币变现,而是一种外在解决问题,改变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从而产生了好的效果。
学者读书人经济学家这些人在自己专业领域很难做到知行合一,那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他们只有流量没有应用场景更无从谈起变现,更多时候为了生存只能在一二级火箭之间不停的蹦跶,这类人群称为成功的比例很低。
普通人只是叶公好龙,比如喜欢别人的阅读量,喜欢美帝的自由,喜欢美国式的创新,贬低中国式的创新,这些都该心平气和的看待,最起码中国式创新在第二第三级火箭已经是世界级的,一些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青出于蓝了。
对于普通人聚焦在微小的领域,做到这三级火箭,足够称之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范围可大可小。
知行合一必须先走心,走心基础上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认知理解。所以知行合一。是“心”“行”“知”三者的结合。
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物如果只是认为表面的具体行为规范就是至善,那就大错特错。因为那只是形式。如果形式都是至善那么任何一个人只要装模作样的表演一下形式就可以过关了。真正把一件事情做到至少应该是没有私心杂念,没有私欲,这样做出来的事情才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至善。不用别人告诉你怎么做,不用局限于任何一种形式,你的心自然会生出正确的行为并且是真正的至善!

凡事能“走心”,自然左右逢源。孔子的弟子都是没有官职的平民,跟孔子学成后,或为官,或讲学。

王阳明能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跟他和弟子们都是在职官员的身份有关系。正因为不是专业搞学问的,所以对那些义理都能一条条地实践过来。让自己的心精纯无瑕,达到天理之极致。

2023/6/8 发表想法
学习不是为了晓得些说法,而是一种行动反射。知道了而不有所作为,空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就像一道菜谱,你知道怎么做了,可是你真正实践,可能做的一塌糊涂,只有在行动的反馈中才能体会真知。世间许多道理也是如此,你可能烂熟于心,但你不一定明白其中原由,理解是需要层次的递进的,是需要人生阅历的参与。做事也是一样,明明知道它的益处,还是不能驱使自己去做,表明自己知道的程度还很浅,没有深刻的体会,或者是了解的比较狭隘,没有更宽广的认知导致自己行动力受限。
知和行是相互推动的,绝不是分开割裂的,就好比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行中印证学习知,在知中指引行。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徐爱说:“比如现在人人都知道对父亲应该孝、对兄长应该悌,但是却既不能孝又不能悌,可见知与行是两回事呀!”“这是知和行被私欲隔断了,知和行,不能离开对方独立存在,一隔断,就既没有知,也不能行。世上没有知而不行之事,知而不行,只是因为不知。”当别人跟你说一个道理,不管是看起来多么简单的道理,你都要禁止自己说“我知道”,而是先说“我听说过”。“听说过”是晓得有这个说法,到底知不知道?要再想一想。

圣贤教人知行,是要人复归知行的本体,而不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怎么去行。 这就是徐爱为什么会在序言中说,王阳明叫他不要做谈话记录的道理所在了。因为不立文字,懂了就是懂了,一旦写出来就都是错。文字传给别人之后,他还会就这些语义来跟你辩论。徐爱还是不罢休,继续问道:“古人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也是要让人们知道,一方面下知的功夫,一方面下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有着落之处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领会得了,则只说一个知,便已经有行的意思在里面;只说一个行,便已经有知的意思在里面。你若明白了这个宗旨,就算说知行是两件事也无所谓;你若不明白这个宗旨,就算说知行是一件事又有什么用?只是说些没用的话罢了。”

练功夫讲究“守破离”。首先是守,就是照师父教的做。等到师父教的都百分百做到了,才能去研究自己的突破,最后才能离开师父。

2023/6/8 发表想法
在学习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道理:对答案孜孜以求,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一旦你找对了问题,就会发现,满世界都在向你提供答案!

《大学》第二学案:格物致知

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也就是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格,是一个格子,是善的标准,拿着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各种事物,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学习第一是要立志;第二是要敬畏老师,不要去评判老师的对错;第三,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要得到标准答案。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也要笃行。这就是我们的“学习学”。学习,就要先懂“学习学”。

在学习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道理:对答案孜孜以求,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一旦你找对了问题,就会发现,满世界都在向你提供答案!

2023/6/8 发表想法
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无论长寿还是夭折,都不改变,一以贯之修身进德,等待天命。

不管是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还是郑玄、孔颖达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因为角度不同,各有教益,所以都应该践行,哪有此对彼错呢?

《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一点毛病都没有;庸,是永恒不变的定理。所以说,中庸,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分毫不差!所以孔子才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它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我们平时做事情没有做成,会说自己“尽力”了。可尽力了怎么会没做成呢?多半是因为没有“尽心”。尽力只是下苦力,尽心才有创造力。只要尽心去做,就可以找到智慧本能,找到创意,找到办法。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做的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做的事。

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无论长寿还是夭折,都不改变,一以贯之修身进德,等待天命。

2023/6/8 发表想法
“我已尽心尽力行光明之事了,我的行为已说明一切,没有更多要说的了。”这一点与孔子所说的“丘之祷久矣。”一个道理——

圣贤教人知行,是要人复归知行的本体,而不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怎么去行。 这就是徐爱为什么会在序言中说,王阳明叫他不要做谈话记录的道理所在了。因为不立文字,懂了就是懂了,一旦写出来就都是错。文字传给别人之后,他还会就这些语义来跟你辩论。徐爱还是不罢休,继续问道:“古人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也是要让人们知道,一方面下知的功夫,一方面下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有着落之处呀。”

>>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领会得了,则只说一个知,便已经有行的意思在里面;只说一个行,便已经有知的意思在里面。你若明白了这个宗旨,就算说知行是两件事也无所谓;你若不明白这个宗旨,就算说知行是一件事又有什么用?只是说些没用的话罢了。”

>> 练功夫讲究“守破离”。首先是守,就是照师父教的做。等到师父教的都百分百做到了,才能去研究自己的突破,最后才能离开师父。

>> 2023/6/8 发表想法
在学习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道理:对答案孜孜以求,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一旦你找对了问题,就会发现,满世界都在向你提供答案!

>> 《大学》第二学案:格物致知

>> 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也就是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 格,是一个格子,是善的标准,拿着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各种事物,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

>>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学习第一是要立志;第二是要敬畏老师,不要去评判老师的对错;第三,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要得到标准答案。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我们也要笃行。这就是我们的“学习学”。学习,就要先懂“学习学”。

>> 在学习上也有一个类似的道理:对答案孜孜以求,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一旦你找对了问题,就会发现,满世界都在向你提供答案!

>> 2023/6/8 发表想法
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无论长寿还是夭折,都不改变,一以贯之修身进德,等待天命。

>> 不管是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还是郑玄、孔颖达的格物致知,我们都要格。因为角度不同,各有教益,所以都应该践行,哪有此对彼错呢?

>> 《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一点毛病都没有;庸,是永恒不变的定理。所以说,中庸,不是差不多就行,而是分毫不差!所以孔子才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它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 我们平时做事情没有做成,会说自己“尽力”了。可尽力了怎么会没做成呢?多半是因为没有“尽心”。尽力只是下苦力,尽心才有创造力。只要尽心去做,就可以找到智慧本能,找到创意,找到办法。

>>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做的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做的事。

>> 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操守,无论长寿还是夭折,都不改变,一以贯之修身进德,等待天命。

>> 2023/6/8 发表想法
“我已尽心尽力行光明之事了,我的行为已说明一切,没有更多要说的了。”这一点与孔子所说的“丘之祷久矣。”一个道理——
孔子患了重病,弟子子路为他向鬼神祈祷,想使老师的病好起来;可是孔子说他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不必临时为我祈祷,我平时为人处世全都符合大道,其效果与祈祷是相同的。
有被启发到!比如,我躺着刷视频,刷各种app,或者暴饮暴食做种种不好的事情,做的时候我是自我麻痹,没有意识,把自己的心埋葬起来,但其实我是不安的,隐隐不安,做完过后,心中就是超级不安,甚至有时候会惶恐!
包括,不按时做的规划,一些看书啊,项目啊,或者不按时睡觉啊之类的,我的心都会异常难受,其实它都在提醒我,我这样做是错的!
以后做事前,要三问自己,我做这件事,会令我心安理得吗?
人活一世,说到底,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不必是大喜大乐,而是内心的平和安定。既如此,想要追求幸福,那就把事情做到让自己觉得心安,心安心宽,方是幸福的生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斗胆再加一句:“乐之者不如安之者。”就算你这样做很快乐,也不一定会去追求这快乐;但是,如果你不这样做就心不安,那你就一定会去做。这样的人,非做圣人不可!
我经常用“不怕吃亏,怕占人便宜”来说明这个“安”。一般人怕吃亏,一旦吃了人家一点亏,就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不吐不快,非要找回来不可;而另一些人怕占人便宜,一旦占了别人一点便宜,就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不吐不快,非要加倍还回去不可。所以怕占人便宜的人,他到哪儿都先找亏吃,吃点亏垫垫底,以降低不小心占人便宜的风险。

知行的三重境界: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的人做的事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生知安行的人,住在这间屋子里面,一走出这间屋子,他马上不舒服,不得劲儿,必须回来;而学知利行的人,住在这间屋子外面,但他们“学而知之,利而行之”,通过学习,也知道仁这间屋子好,所以努力想住进来。“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不论你在哪个档次,是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还是困知勉行,只要去做了,结果都一样。

夭寿不二”已经是极高的境界了,因为死亡是人最大的恐惧,能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就已经是圣人了。而王阳明却说那不过是困知勉行的事,属于第三等好同志

王阳明自己是做到了“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他未得长寿,只活了57岁,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句话,成了“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千古名言!

2023/6/8 发表想法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教我们分别用因果观和命运观来看问题。我们用因果观来要求自己的行为,修身,是一个过程;但是,我们没有“结果导向”的观念,结果是命运,命运来之,我则安之,来什么我都接着。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耕耘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收获了,至于其他的,好的坏的,都是求不来也算不准的。
这个观点放在锻炼身体上去就很有效果,在我动的那一刻,我的身体已经在变结实了。如果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心在一起,而不是外在的那些条条框框或者大脑里那些起起伏伏的念头,才能真正体会到尽性之感!
王阳明接着说:“夭寿不二,就是叫人一心一意,不要因为处境的顺逆,寿命的长短,就改变自己的志向、心意、计划和功课,而要时刻修养自身,以待天命。只要理解了处境顺逆、寿命长短都是命中注定,我也就能不为此动心了。”
很多人不能理解“修身俟命”,总想要改变命运。实际上,“改变命运”是个伪命题。因为命运是最终的结果,如果改变了,就不是命运了。就像“算命”也是个伪命题,算命算到灾,千方百计想办法避开,能避开那还叫命吗?就算你要改变命运,也得先理解“接受命运,才能改变命运”这个道理,接受就能不动心,该怎么做还怎么做,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不改变自己向善的心,然后去接受命运给我安排的下一站,就算下一站是死亡,我也接受,这就是“夭寿不二”。

从困知勉行,走向学知利行,最后走向生知安行。王阳明接着说:“夭寿不二,就是叫人一心一意,不要因为处境的顺逆,寿命的长短,就改变自己的志向、心意、计划和功课,而要时刻修养自身,以待天命。只要理解了处境顺逆、寿命长短都是命中注定,我也就能不为此动心了。”,“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教我们分别用因果观和命运观来看问题。我们用因果观来要求自己的行为,修身,是一个过程;但是,我们没有“结果导向”的观念,结果是命运,命运来之,我则安之,来什么我都接着。

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的。身的主宰就是心;心所发出来的就是意;意的本体就是知;意所作用的对象就是物。比如你的意在于侍奉父母,侍奉父母便是一物;你的意在于侍奉君王,侍奉君王便是一物;你的意在于仁爱百姓,爱惜万物,则仁民爱物便是一物;你的意在于视听言动,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说格物致知,是在心上去格做一件事的是非、对错、善恶,一切都在自己心里,没有心之外的道理,也没有心之外的事物。”

有诚意,天地万物的能量都和你在一起;没诚意,“不诚无物”,啥都没有,一片荒漠。诚是天地之道,是大宇宙,山川草木,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我,按宇宙的规律生长运动。而人或者动物,是一个有自我意识、有私心的小宇宙,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宇宙”。人如果能无我,能放下自己的私心,就能连通中宇宙,乃至大宇宙的能量,天人合一。这也是存天理、灭人欲。

2023/6/9 发表想法
有诚意,天地万物的能量都和你在一起;没诚意,“不诚无物”,啥都没有,一片荒漠。诚是天地之道,是大宇宙,山川草木,万事万物,都没有自我,按宇宙的规律生长运动。而人或者动物,是一个有自我意识、有私心的小宇宙,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宇宙”。人如果能无我,能放下自己的私心,就能连通中宇宙,乃至大宇宙的能量,天人合一。这也是存天理、灭人欲。

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原文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穷理就是明明德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人人身上都有,修养的方法,是抓住那端头,把它放大,扩充到全体,就不可胜用了

抓住自己的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扩充放大到全心全身全体,来应对所有人、所有事,则仁义礼智都不可胜用了

但是平常人做不到没有私心,一有了私心,就选择性地“仁义礼智”,有时候也选择性地“不仁、不义、不礼

2023/6/9 发表想法
博学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而是读世间一切事,对于世间的一切事情都要重心上努力,心即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前没细品过此联,现在想来确实与“事上练”一脉相通: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所发便是意,意所在便是物,物即事。格物致知的功夫须在世事上磨炼,世事洞明是知,人情练达是行,嗯,很世俗,很真切。

“博学于文”不是只读书,而是读世间一切事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要惟精惟一,精纯地追求天理,就要在具体的一事、一物、一处的发见上下功夫。比如,呈现在侍奉父母上,就要在侍奉父母上学习如何存养天理,如何温凊奉养,如何深爱和悦;呈

所以博学于文,就是惟精,就是无时无刻、无事无处不在精研求理;而约我以礼,就是唯一,就是找到那唯一最恰当的处理方式,中庸之道,恰到好处,极致完美。

2023/6/9 发表想法
时时刻刻惟精惟一地省察,一点也不要间断。以道心为主宰,人心听命于道心,这样,危殆的人心安定下来,微妙的道心愈加显著。如此则无论动静、说话做事,都没有一点过头的,也没有一点不到位的,分毫不差,这就是中庸之道!”
人没有两个心,心只是一个心。没有夹杂着人欲就叫道心,夹杂着人欲就是人心。人心如果归于正道就是道心,道心如果偏离了正道就是人心,起初并非有两个心。人心到道心的转变,需要修炼,需要读圣贤书,需要学圣贤行,需要在事上磨

人只有一个心,心中要么是天理,要么是人欲

人没有两个心,心只是一个心。没有夹杂着人欲就叫道心,夹杂着人欲就是人心。人心如果归于正道就是道心,道心如果偏离了正道就是人心,起初并非有两个心。

而朱熹的说法‘道心为主,人心听命’,就说成两个心了。天理人欲并不并立共存,人就这一个心,心里要么是天理,要么是人欲,哪有一个天理在那儿为主宰,而人欲又听命于天理的道理呢?”

这段公案,给朱熹批了一个“错”。但我们要看看朱熹的上下文,看看他到底是怎么说的

时时刻刻惟精惟一地省察,一点也不要间断。以道心为主宰,人心听命于道心,这样,危殆的人心安定下来,微妙的道心愈加显著。如此则无论动静、说话做事,都没有一点过头的,也没有一点不到位的,分毫不差,这就是中庸之道!”

你看,朱熹老师说得多么清楚明白,振聋发聩!是徐爱完全曲解了朱熹的意思,又拿去问王阳明。

“‘精一’本自与吾说吻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对惟精惟一的解说,和王阳明“精是一之功”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朱熹并没有用精一去解释格物,只是在这个地方说了格物,在另一个地方说了精一,而徐爱却把不同地方的话,从上下文语境中抽离出来,再放到自己设定的另一个语境中去比对。

颜回的学问修养,连孔子都佩服,不迁怒,不二过,闻一而知十,而徐爱是闻十而不能知一。学习是行动反射,只问自己要怎么做。在圣人文章的字里行间纠结,给圣人纠错,正是学习的大忌!

韩愈直接批评老子《道德经》的道德,不是儒家为天下而立的仁义道德,而是“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他还抨击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如果古代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绝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没有羽毛鳞甲来御寒,也没有尖牙利爪来捕食,人只有靠圣人的思想,用仁义人伦,把人类社会组织起来,才能生存。

“著书立说,写注讲解,把圣贤之道立在那里,又结合时代语境和自己的体会,有所发明,这是明道。而仿作经书呢,是东施效颦,模仿圣人口气行迹,恐怕对圣贤之道没有什么贡献吧?”

2023/6/9 发表想法
“著书立说,写注讲解,把圣贤之道立在那里,又结合时代语境和自己的体会,有所发明,这是明道。而仿作经书呢,是东施效颦,模仿圣人口气行迹,恐怕对圣贤之道没有什么贡献吧?

为往圣继绝学,最忌讳添加“自己的观点”
原文
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天下之大乱,由虚文胜而实行衰也。使道明于天下,则《六经》不必述。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

子对这些都进行了删减、订正,把那些多余繁杂的说法废弃了。对《尚书》《诗经》《礼经》《乐经》,孔子只有删减,自己没有增加一个字。而今天我们读的《礼记》,那是后儒附会而成,已经不是孔子的原文了。
“至于《春秋》,虽说是孔子所作,实际上也是鲁国本来就有的史书,孔子只是‘笔削’之。笔,是抄录其旧文;削,是削减其繁复,所以也是有减无增。

如果他志在阐明圣贤之道,把那些离经叛道的书拿来烧了,那倒是正合孔子删述之意,去芜存菁。

我不知道王通当时仿作六经是怎么想的,但我却深深地理解和赞同他的做法,我想即便圣人重生,也会像他那样做吧!天下之所以得不到好的治理,就是因为惑世的虚文盛行,而切实的行动衰落。个个都要拿出点‘自己的观点’,新奇的观点竞相高下,以眩惑人的耳目沽名钓誉。这只能混淆天下人的视听,使得天下糜乱相争,争相以修辞来求出名,而不知道还有实事求是、返璞归真的做法。这都是那些著书立说、阐述经典的人所开启的风气!”

儒家说:“善为天下公。”真理只有一个,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天下所公有的,所以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观点”。如果一个观点是你自己的,那肯定是错的。

2023/6/9 发表想法
孔子的思想是正人心,不搞阴谋诡计,宣扬的不是霸道,是王道,天道。能明白孔子的思想多好,家是理想的家,国是理想的国,政通人和,万事俱兴。
觉得王阳明说的有道理,如,刑法说杀人罪,说明杀人是有罪的,至于怎样杀人不属于“经”之范畴,属于案例。就如读经主要是读道理,读史是故事,经和史还是有区别。经的贡献在于定天下的道理。

2023/6/9 发表想法
儒家说:“善为天下公。”真理只有一个,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天下所公有的,所以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自己的观点”。如果一个观点是你自己的,那肯定是错的。
现代社会,专科权、著作权、论文评定,要求有自己的东西,成果影响的是自己的名利前途,拿来用别人的东西说不过还会构成侵权,要吃官司,这也从客观上鼓励创新发明,学说也就越来越多,百家、千家、万家争鸣。

《春秋》不写罪行过程,就没人跟着学坏
原文
爱曰:“著述亦有不可缺者,如《春秋》一经,若无《左传》,恐亦难晓。”

王阳明说:“如果读《春秋》,一定要参考《左传》才能读懂,那就变成猜歇后谜语了。那《春秋》都是微言大义,清楚明白,圣人何苦要给你搞得艰深隐晦呢?那《左传》的内容,大多是鲁史旧文,孔子著《春秋》,就是从那儿笔削删减而来。《左传》又给他加回去,那当初孔子又何必删减编辑呢?”

王阳明认为,孔子的理念是不写具体罪行过程。因为好人读了也不增加什么教益,好人只要知道那事不能干就行了;而详细的讲解给坏人读了,就会更让他学坏。一些连环杀手,不都是跟着电影、小说、新闻案件报道有样学样吗?所以现代新闻伦理,对一些犯罪过程不大肆猎奇宣扬,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不是历史作家,他著《春秋》,和司马迁写《史记》,或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理念目的不一样。司马迁是要著史,好事坏事都要写清楚。司马光是要资治,亲贤臣,远小人,好人坏人都要剖析辨别明白。而孔子呢,他是要正人心,所以坏事一概不说,最好都不要传下来,这样就没人知道可以怎么使坏。

王阳明叹息道:“孔子这番苦心,除非是与天同德的人,否则没法理解这些道理,你也没法跟他说!”

王阳明说:“哎呀!这又是另一回事!那伏羲、黄帝之世,太久远了!事迹已十分模糊,传下来的自然就少。不过,这也可以想象,那是民风淳朴,没有浮夸文饰的风气,这就是上古时代的社会状况,不是后世所能比拟的。”

即使有传下来的,也与世道的变迁有所不合了。社会风气日开,文采日胜,到了周朝末年,要想恢复夏朝、商朝的风俗已经不可能了,更何况回到伏羲、黄帝之世呢?但是,各个时代治国理政的礼法虽有所不同,其道理却是一样的。

不能像大禹、商汤、周文王那样本于大道,而是出于功利的心态来治理

2023/6/9 发表想法
徐爱其实是一个挺可爱的人,他能把跟老师讲的这些话记录下来,做了笔记,给同学们阅览,一点他是没有私心的,他自己也可能知道跟颜回比闻一知十,还是不同,每个人的这个天赋是不一样的,还是比较赞同徐爱说的话,其实我自己类似于跟徐爱差不多哈哈。
徐爱同学要写传习录 为了防止后人遇到同样的问题 他当然得不断的问王阳明先生 这种杠 正是解答疑惑 疑惑都解完了 后人读此书就不会迷茫 如果弄不明白 微言大义 后人又如何听得懂呢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的样板,领导人的典范,夏禹、商汤、文、武、周公,都是在那时候出现的,周公更是中国文明和礼仪的奠基人,所以孔子也要“梦周公”。

徐爱问:“先儒说到‘六经’,认为《春秋》是史书,史书是记事的,恐怕和其他‘五经’题材体例不同吧?”

所谓《四库全书》,就是“经史子集”这四类,是对中国古籍的标准分类。经,是讲义理的;史,是历史;子,是诸子百家;集,是诗词歌赋小说等的文学作品。

“六经”是指《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现在我们说“四书五经”,是因为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只剩下“五经”。

受先生教导久了,渐渐知道要放在自己身上躬行实践,然后才相信先生的学问,才是真正孔门的嫡传,除此之外,都是旁门左道,断港绝河。比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穷理是尽性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惟精是惟一的功夫。

学习第一是立志,事业第一也是立志
原文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陆澄,字原静,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王阳明曾经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不浅。”徐爱英年早逝后,他就将弘扬心学的期望寄托于陆澄。

王阳明回答说:“好色就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就一心在贪财上,这也是专一功夫吗?这不过是追逐外物罢了,不是专一。专一,只是一心专注于天理。”

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求道,所以读书的专一功夫,应该是专注于求道。

有弟子问过王阳明,说我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王阳明说:“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未必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这两个故事,都是读书专一的道理。

2023/6/9 发表想法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这两个故事,都是读书专一的道理。

原文
问立志。
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华杉详解
陆澄问如何立志。这是个大问题。
学习第一是立志。
比如人人都想学习,都愿意学习,但是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就胡乱听课学习,今天学点经济学,明天学点哲学,后天学点音乐,大后天学鉴赏诗词……如此没有志向,没有目标,就会把学习搞成“陶冶情操”,没有上面所说的“主一之功”。
事业第一也是立志。
比如我们现在都说,成功来自“专注、坚持”。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标准来说,其实人人都不懂,我们只是晓得有专注坚持这个说法,却不是真懂得什么叫专注坚持。
专注坚持的人,他是专注坚持于自己的志向。因为志有定向,所以才能知止,行为才有边界,才能勇往直前。

学习第一是立志。
比如人人都想学习,都愿意学习,但是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么,就胡乱听课学习,今天学点经济学,明天学点哲学,后天学点音乐,大后天学鉴赏诗词……如此没有志向,没有目标,就会把学习搞成“陶冶情操”,没有上面所说的“主一之功”。
事业第一也是立志。

专注坚持的人,他是专注坚持于自己的志向。因为志有定向,所以才能知止,行为才有边界,才能勇往直前。

2023/6/9 发表想法
他不是因为“专注坚持才能成功”而专注坚持,而是因为他的志向就在那个方向,所以他目不斜视。坚持就是志向,而不是“坚持就是胜利”,如果惦记着“胜利”,那肯定坚持不下去。所以任何关于坚持的教诲,老师都要强调“不求效验”。

因为志有定向,所以才能知止,行为才有边界,才能勇往直前。他不是因为“专注坚持才能成功”而专注坚持,而是因为他的志向就在那个方向,所以他目不斜视。坚持就是志向,而不是“坚持就是胜利”,如果惦记着“胜利”,那肯定坚持不下去。所以任何关于坚持的教诲,老师都要强调“不求效验”。
这就是专注坚持的原理,在于立志。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心里念念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够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自然心思凝聚,这就像道家说的‘结圣胎’。这天理之念常存于心,驯养自己,达到‘美大圣神’的境界,也只是从起初的念头,不断存养扩充开去罢了。”
“美大圣神”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可欲之谓善”。可欲,是让人喜爱。朱熹注解说,天下之理,那善的,必让人喜爱;那恶的,必让人觉得可恶。让人喜爱,这就可以说是个善人了。
“有诸己之谓信”。朱熹注解说:“凡所谓善,皆实有之,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可谓信人也。”张居正说,好善恶恶,都是有生以来真真实实的念头,没有一丝虚假,如果那人躬身实践,没有一点自欺欺人,实实在在落实到心里,落实到自己身上,没有一点矫饰,那他的实心实行,就是信人。

他不是因为“专注坚持才能成功”而专注坚持,而是因为他的志向就在那个方向,所以他目不斜视。坚持就是志向,而不是“坚持就是胜利”,如果惦记着“胜利”,那肯定坚持不下去。所以任何关于坚持的教诲,老师都要强调“不求效验”。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心里念念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够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自然心思凝聚,这就像道家说的‘结圣胎’。这天理之念常存于心,驯养自己,达到‘美大圣神’的境界,也只是从起初的念头

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积善积信积德,你要时时刻刻有意识地去积,万事都是积累而成,比如成功是积累而成,美德也是积累而成。

美大圣神,这是存养扩充的进阶次序:善、信、美、大、圣、神。

王阳明说:“如果白天用功时,觉得受到干扰,就静坐吧。如果觉得懒得看书,那就拿本书来看,这也是对症下药。”

王阳明说:“与朋友相处,务必相互谦让,处处觉得朋友比自己强,愿意朋友比自己过得好,这就是益友。如果相互攀比,务要胜人一筹,压人一头,那就是损友。”

2023/6/9 发表想法
专注 精一 说得是做事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 并且坚持下去 要经得住寂寞 积累多了 自然就能有所得。益友就是能互相敬重,互相支持。就如曾国藩对左宗棠的提携和支持,能成就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
对症下药就是跳出舒适区,明知道有益处的事不想干,那就逼着自己去干,只要开了头,就会渐入佳境。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跳出舒适区对一个自律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读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求道,所以读书的专一功夫,应该是专注于求道。”专注自己的志向,坚持自己的志向, 只要心里念念存养天理,就是立志。

要学习,先改掉阻碍进步的坏毛病。 大树底下不长草,若是心里有一棵自是好名的大树,什么东西都学不进去。只有伐掉那毛病,才能开始学习。

这是个语言学问题,说话传达的信息,语言本身只能占25%,语境占75%,语境包含的信息很复杂,包括对话者的身份,当时的情景和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比如孔子每一个对话,都是根据提问者的个人情况和他能理解的程度来说的,有时下猛药,有时只下一个药引子,没有哪一次是“标准答案”。

我们今天学习儒家思想,也要看跟谁学,要跟那些老老实实继承先贤思想的人学,不要跟那些自是好名、自成一说的人学。在我自己学习的时候,就是选择朱熹、张居正、王阳明、曾国藩、刘宝楠、焦循这几位老师,作为学习标准。

圣人之心,就像一面明镜,只是一个‘明’字

我们的毛病,就是总在为“以后我怎么办”焦虑。未来不可知,我们也无法对未来万事都有预备。能预备的,只是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智慧和能力,来自多读书。多读书,多读历史。

王阳明就说:你不要去管未来怎么样,只要致良知,让自己心如明镜,那事情来了,你自然就会。

知行合一,学无止境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老师,怎么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读书也是一样,读一本书,你只能读懂自己已经晓得,或接近晓得的东西。你自己不懂的,或价值观不一致的,读着那文字,也是视而不见。所以重要的书,要经常反复读,每一年都要重读一遍,读上二十年,也没有止境。

那二十年老师自己还在进步呢!

当你跟一个高人学习,要警醒的是,不是越学越会,而是越学跟师父差距越大!因为师父起点比你高,接触层面比你广,处理的问题比你多,所以他进步比你还快。

知行合一,行无止境,所以学无止境。

2023/6/9 发表想法
学习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你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是一个小球,而师傅是一个大球。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在进步的,当你成为一个大球的时候,师傅已经是更大的球了。计算一下体积,差距就是在不断拉大的。
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不要满足于当 下的知,要不断时时进步,不断的学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确实如此,不同阶段,不同心境理解及领悟,甚至发散是不一样的,书本身传达的信息仅仅是个引子,在你不懂的时候引导下你,懂了后激发下你,如是而已~认识有四个象限: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
不知道自己知道
读书也是一样,读一本书,你只能读懂自己已经晓得,或接近晓得的东西。你自己不懂的,或价值观不一致的,读着那文字,也是视而不见。所以重要的书,要经常反复读,每一年都要重读一遍,读上二十年,也没有止境。

下学而上达,应在“下学”上下功夫

《大学》里怎么讲静和定,次序是“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在静的前面,先有定,然后才有静。如果静的时候能定,有事便不能定,那就不叫定,也不叫静。

定,就是“不为外物所移”,就是能胜过外物,不被它伤心伤神伤身,不为发生的事而摇动自己的心志,也不刻意事先思虑,来了怎么迎,去了怎么送,不“默戏”,不演习,来了自然就迎,去了自然就送。这样还免得多想。

学问不要高,只要踏实能做事;进步不怕慢,只要日日不断。要能凡事彻底,不是成天想着去做不平凡的事,而是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

下学而上达,唯有下学,才能上达;不能下学,则不能上达;即使下学,也未必上达;所以要不怨天,不尤人,反己自修,继续下学而上达。这是唯一的道路,孔子都这样,咱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往往都是因为找错了问题。当我们找对了问题,问题即答案,就不用问了。

王阳明接着说:“这就好比种树,栽培灌溉就是‘下学’,树木日夜生长,枝繁叶茂,就是‘上达’,那树木怎么长,人如何能干预呢?只有在栽培灌溉上干预。所以,那些可以用功,可以言说的,都是‘下学’功夫,‘上达’是结果,就包含在‘下学’里面。但凡圣人讲的道理,再精深微妙,都是‘下学’功夫。为学的人只有在‘下学’上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另外去求一个‘上达’的功夫。”

前面我们讲读书,说同一本书要反复读,每年都重读一遍,为什么呢?因为你“下学”的功夫一样,但每一年不同的你,“上达”的结果差别就太大了!试试看吧!

持志如心痛。心中有志向,就像心在痛,一心只在这痛上。我有好多功课要做,哪有工夫去说闲话,管闲事,去交际应酬啊!

2023/6/9 发表想法
做了多少,就知道多少,没做到的部分,还是不知道。做过的部分,知之成也。没做到的部分,知还没成!

用王阳明经常举的例子来说,你知道什么是孝敬父母吗?如果没有去做,只是晓得些孝的说法,不算知道,只有你开始去做了,才算开始知道。知道多少呢?做了多少,就知道多少,没做到的部分,还是不知道。做过的部分,知之成也。没做到的部分,知还没成!

原文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华杉详解
这一句话,涉及《论语》里的三个故事,我们一个个说。
第一个故事: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给漆雕开谋了一个官职,漆雕开拒绝了,他说:“我对自己做官任事的能力,还没有信心啊!”孔子听了,非常高兴。高兴什么呢?高兴漆雕开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换了别人,学而优则仕,跟老师学习,就是为了谋个前程啊,漆雕开却能把责任放在前头,评估自己能不能负起那个责任。

2023/6/9 发表想法
立了志了,这个志,就成为了生命中重要的事情,很多闲事就是要为其让路的。一天二十四小时这是固定的,如果还是把心思用在别处,说明,志没立起来。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不要因为外在的事物,影响自己的一个志向,需要在事上下功夫。在走近的时候,自己的一个心要定。这个定是定的,是自己的一个方向方向,事物发生的时候不被其所影响,坚定到自己的方向,坚定持之以恒的走下去。
学习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会问问题,找对了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原文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陆澄问:“如何做到惟精惟一地用功?”
王阳明回答说:“惟一是惟精的目的,惟精是惟一的手段,是为了惟一下的功夫,这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不是在惟精之外,还有一个惟一。精字是米字旁,我们就拿米来打比方吧。比如我们舂米,要让这米纯然洁白,这便是要它惟一。但是必须加以舂、簸、筛、拣的惟精功夫,才能得到纯然洁白的米。这舂簸筛拣,就是惟精的功夫,其目的也不过是要让那米纯然洁白罢了。其他比如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格物致知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功夫,都是这个道理。”

王阳明说:“开始行动了,那才叫知;行动过,才算已经知道了。这圣学之知和行,只是一个功夫,不可把知和行分成两件事。”

做了多少,就知道多少,没做到的部分,还是不知道。做过的部分,知之成也。没做到的部分,知还没成!

《礼记》有言:“侍立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跟咱们现在开会一样,领导要大家说说,你得左顾右望一下,相互让一让,然后才说:“那我先抛砖引玉哈!”这才合乎礼节。老师话音刚落,你就抢闸而出,那是修养不够。

又说,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如此,天下无事,踏青唱歌,岂不美哉?

我一身本事,但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就像我们前面说安贫乐道一样,为什么要安贫乐道?因为只有安贫乐道之人,他发达之后,才能同样安富乐道。如果贫穷时发愤,成功后就要发飙,就要报复性骄奢淫逸。

同样,如果自负才能,非要干一场,当真有机会干的时候,他就不舍得失去这机会,就不能以义命自安,不能坚持道义的原则,不能接受失去机会的命运,他就会委屈妥协于他的权力来源,掉进大染缸,跟着干坏事。

给我机会干了,我就要行道,不能行道,还是随时可以不干,不贪恋权位,不枉道事人。干完了,我功成身退,成就他人,自己回归诗酒田园。

功名利禄,甚至济世安民,都是外物,我活在自己的世界,居仁行义,与天地同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齐家治国平天下,快乐还在春三月。

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存天理、去人欲

情绪是魔鬼,对外伤人坏事,对己伤肝伤身。喜怒哀乐之未发,无所偏倚,这叫中。发出来,能恰到好处,情之正也,无所乖戾,这叫和。对外与人和,对己身体和。喜怒哀乐不是不发,喜则喜也,不会欣喜若狂;怒则怒也,不会暴跳如雷;哀则哀也,不会哀痛欲绝;乐则乐也,不会乐极生悲。

如果要靠宁静才能得中,不但会逐渐养成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很多其他的毛病都只是潜伏着,并没有根除,一遇到事情,又会滋长爆发出来。只要内心时刻遵循义理,又怎么会不宁静?如果仅仅追求宁静,未必能遵循义理。”

一旦遇到事情,你的脾气还是不好

所谓去人欲、存天理,就是居仁行义,该怎样就怎样,遭遇什么首先都能接受,然后能积极处理,这自然就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是情绪之中,是情理之中,是人情天理之中,也是仁义礼智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天地人和,一团和气,你和我和,家和邻里和,身体也和。

曾点呢,他没有意必心,无可无不可,不让我干,我也可;让我干,干什么都行!这就是君子素位而行,随遇能安,不对别人有期待

像苏武牧羊,我就过蛮荒之地的生活;遇到患难,我就过苦日子;得到富贵,富贵日子我也过得。不管什么境遇,都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入而不自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拒绝四大坏毛病:一是主观臆断;二是期必,期待着事情一定会怎样;三是固执己见;四是我执,太自我。

2023/6/9 发表想法
还有就是随遇而安,有什么条件,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事情,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超出自身条件的事,要懂得心安。读中庸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句话,哪怕你在讲中庸的时候都没给我讲明白,这到了传习录,似乎比之前要懂得了。世界真奇妙!
“没有意必心,无可无不可,不让我干,我也可;让我干,干什么都行!这就是君子素位而行,随遇能安,不对别人有期待。被抛弃在蛮荒之地,像苏武牧羊,我就过蛮荒之地的生活;遇到患难,我就过苦日子;得到富贵,富贵日子我也过得。不管什么境遇,都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入而不自得。”
“孔子拒绝四大坏毛病:一是主观臆断;二是期必,期待着事情一定会怎样;三是固执己见;四是我执,太自我。”

心学就是“学习学”。王阳明就说:“为学必须有个本原,在本原上下功夫,渐渐地盈科而进。”盈科而进,出自《孟子·离娄上》,有本有源的事物,就是这样子。王阳明说的本原,还是他的致良知之说,是良知良能。精气日足,聪明日开,还是陆九渊那句话:“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他不是所有的事都学过,而是依靠常识,发挥本能。是良知良能,是心如明镜,物来心照,了了分明,没碰到时不去想它,碰到时自然就会。

学习最大的毛病是学得太多,碎片化地到处去学枝叶花果,搞成了狩猎采集,所以没有根。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不学!借用孔子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有用就学,而是可学可不学的都不学,不看,不听,不说,不动,才能修养自己的本原,才能集中大块时间学习自己真正要学的。

这就是“学习学”。要学习,先学“学习学”。

2023/6/9 发表想法
有一句话叫“英雄欺人”,怎么欺人呢?就是说话欺负人。比如陆九渊、王阳明都教你不要死读书。但是,你读过的书,他都读过。你没读过的,他也读过。他超越了那些书,觉得不能死读书。但是,你若没有死读过,又如何能达到他的境界呢?先从死读书---再到不要死读书。我也很喜欢儒家思想,律已利他,向善,一切求诸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读书必须有敬心,要信那书,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信则能读懂,不信则不仅不懂,还不知道自己不懂,以为自己懂了。信了,懂了,都在自己心体上了然分明,通透了,你才能活出自己。
读书,只能读懂你将要懂的东西,水平不到,读了也白搭。所以说要在恰当的时候遇见对的人,读书也是如此。那么其实我们是必须时时读书的,否则你没有积累,以后遇到好的东西,你不觉其好也就错过了。

2023/6/9 发表想法
学习最大的毛病是学得太多,碎片化地到处去学枝叶花果,搞成了狩猎采集,所以没有根。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不学!借用孔子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有用就学,而是可学可不学的都不学,不看,不听,不说,不动,才能修养自己的本原,才能集中大块时间学习自己真正要学的。
水流只有填满了所有的坑洼才能往前流进,学习也是一样,找出自己的缺点和漏洞,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日积月累,只有功夫到位了,才能通达,这是孟子的观点。王阳明提炼了孟子的思想,所以说不读《四书》就难以理解传习录。

2023/6/9 发表想法
还有就是随遇而安,有什么条件,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事情,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超出自身条件的事,要懂得心安。读中庸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句话,哪怕你在讲中庸的时候都没给我讲明白,这到了传习录,似乎比之前要懂得了。世界真奇妙!
“没有意必心,无可无不可,不让我干,我也可;让我干,干什么都行!这就是君子素位而行,随遇能安,不对别人有期待。被抛弃在蛮荒之地,像苏武牧羊,我就过蛮荒之地的生活;遇到患难,我就过苦日子;得到富贵,富贵日子我也过得。不管什么境遇,都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入而不自得。”
“孔子拒绝四大坏毛病:一是主观臆断;二是期必,期待着事情一定会怎样;三是固执己见;四是我执,太自我。”

>> 心学就是“学习学”。王阳明就说:“为学必须有个本原,在本原上下功夫,渐渐地盈科而进。”盈科而进,出自《孟子·离娄上》,有本有源的事物,就是这样子。王阳明说的本原,还是他的致良知之说,是良知良能。精气日足,聪明日开,还是陆九渊那句话:“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而一旦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他不是所有的事都学过,而是依靠常识,发挥本能。是良知良能,是心如明镜,物来心照,了了分明,没碰到时不去想它,碰到时自然就会。

>> 学习最大的毛病是学得太多,碎片化地到处去学枝叶花果,搞成了狩猎采集,所以没有根。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不学!借用孔子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有用就学,而是可学可不学的都不学,不看,不听,不说,不动,才能修养自己的本原,才能集中大块时间学习自己真正要学的。

>> 这就是“学习学”。要学习,先学“学习学”。

>> 2023/6/9 发表想法
有一句话叫“英雄欺人”,怎么欺人呢?就是说话欺负人。比如陆九渊、王阳明都教你不要死读书。但是,你读过的书,他都读过。你没读过的,他也读过。他超越了那些书,觉得不能死读书。但是,你若没有死读过,又如何能达到他的境界呢?先从死读书---再到不要死读书。我也很喜欢儒家思想,律已利他,向善,一切求诸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读书必须有敬心,要信那书,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信则能读懂,不信则不仅不懂,还不知道自己不懂,以为自己懂了。信了,懂了,都在自己心体上了然分明,通透了,你才能活出自己。
读书,只能读懂你将要懂的东西,水平不到,读了也白搭。所以说要在恰当的时候遇见对的人,读书也是如此。那么其实我们是必须时时读书的,否则你没有积累,以后遇到好的东西,你不觉其好也就错过了。

>> 2023/6/9 发表想法
学习最大的毛病是学得太多,碎片化地到处去学枝叶花果,搞成了狩猎采集,所以没有根。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学,而是不学!借用孔子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是有用就学,而是可学可不学的都不学,不看,不听,不说,不动,才能修养自己的本原,才能集中大块时间学习自己真正要学的。
水流只有填满了所有的坑洼才能往前流进,学习也是一样,找出自己的缺点和漏洞,有针对性的进行查漏补缺,日积月累,只有功夫到位了,才能通达,这是孟子的观点。王阳明提炼了孟子的思想,所以说不读《四书》就难以理解传习录。
时间是有限的,可学的信息是无限的。“不学”的道理不在于荒废时间不去学习,而在于把时间用在更加有意义的信息上。就像前文提到的,重要的书需要经常读反复读,而不是一直去追寻读新书。

读书要先确定自己的“本体书”。他读书多,也能讲解。不过他虽然把那书讲解得十分明白,但对于自己,却终其一生一无所获。所以必须在心体上用功。凡是读不懂、行不通的地方,必须反躬自问,在自己心体上体会,就能通达。四书五经,不过都是在说心体,这心体就是道心,心体明白,就是大道彰明。这就是为学的宗旨。”王阳明说朱熹“终生无得”,这话说得太狠,也不公平。我们可不敢这么说。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一以贯之,能这样做的人,才是真正读儒家书的人。《论语》里说,子路听到一句善言,就马上要去做。这时候,你再跟他讲第二句,他会阻止你:“等等!等等!您别说!我上一条还没做呢!”这种对读书的态度就比较端正。

孟子说过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先确定自己的“本体书”,就是你准备照着一条条去践行的那本书。就我个人而言,孔孟之道,王阳明心学,孙子兵法,就是我的本体书,我也把它们称为“母体书”,这是我的文化母体。本体书系确立了,是要一条条践行的。其他的书也可以读,但那只是浏览参考,属于“书海旅游观光”。不过,以我的经验,如果你把自己的本体书系、本体书单列出来了,你真的很难有时间读其他书。

读书必须有敬心,要信那书,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有一句话叫“英雄欺人”,怎么欺人呢?就是说话欺负人。比如陆九渊、王阳明都教你不要死读书。但是,你读过的书,他都读过。你没读过的,他也读过。他超越了那些书,觉得不能死读书。但是,你若没有死读过,又如何能达到他的境界呢?

明明德”就是“致良知”。明德,是人天生就有的,心体空灵而不为外物所惑,所有的道理都在里面,应对万事万物也以此为本原。学习的关键是不断地“明明德”,不断地擦亮自己的明德,让它恢复本来之明。儒家不是哲学,而是行动,是德行之学。

2023/6/9 发表想法
减少犯错,要高效率进步,就要舍得花时间复盘。
2023/6/9 发表想法
明德就是良知,良知良能,良知具众理,良能应万事。明德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就是良知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要明明德,就是要致良知。所以,理学和心学之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心学是理学的美妙舞蹈,而离开了理学,心学根本无法讨论。因为心学就是讨论理学,就是“理学学”。
王阳明又据此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没有心外之理,也没有心外之事。
这句话说的好,确实儒家就是讲实际行动,在现实当中修行自身,提升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儒家方法论,是时时刻刻都在复盘。如果没有之前几十年的朱熹式格物致知,又如何能得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式知行合一呢?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也强调要诚意,要立志,要事上磨炼。我们说“止定静安虑得”,志有定向,就能知止,有做事的知止,也有学习的知止。你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就要用一生去追求穷尽。真正的穷尽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这是方向。就像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只能无限趋近,不可能达到。正因为不可能达到,永无止境,才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在边界上知止,在方向上永不停止。

王阳明说:“反省体察是在有事时存心养性,存心养性是在无事时反省体察。”

最高的效率是什么?不是做事快,而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什么?是不退步。第一条是不损失本金,第二条是不损失本金,第三条是不损失本金。减少犯错,要高效率进步,就要舍得花时间复盘。

2023/6/9 发表想法
君子慎独,就是有人没人一个样子;要在事儿上磨练,需要在人情中体会,达到中庸之道,才能应对事变。″你的修养,就是你生存的生态环境。"华先生这局总结得好,人行得远,我想也是得有好修养吧。
修养不仅是美德,也是在社会中的生存之道!你看,本来修养是美德,就少有人重视,因为美德是他人收益,本人吃亏!那从本人利益出发,说修养是生存之道!你看,好的修养,好的美德本人收益无穷!

儒家之学,就是人情事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不就是人情吗?喜怒哀乐为什么而发?从视听言动,到富贵、贫贱、死生,不都是事变吗?事变只在人情里,只需要修养在人情事变中致中和。而致中和的关键呢,只在于谨独,就是慎独,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第一是修养,在人情事变中修养,养成好习惯。
第二,在人情社会中,事变往往都是先有情变。人情怎么变了呢?因为一步步地没有“致中和”,没有走中庸之道,人情就变了,从下层的情变到上层的情变,最后就有这个事变。修养不仅是美德,也是在社会中的生存之道,越是大事业,越是要靠人的修养。你的修养,就是你生存的生态环境。

2023/6/9 发表想法
“人只需要在自己的本性上用功修养,明心见性,见得一个‘性’字分明,就会我心光明,万理灿然。”

我心光明,万理灿然。就像同一个人,对于父亲来说是儿子,对于君上来说是臣下,对于兄长来说是弟弟,对于妻子来说是丈夫,对于同事来说是同事,对于朋友来说是朋友,各种‘表德’别称,说的都是同一个人而已。

所以人只需要在自己的本性上用功修养,明心见性,见得一个‘性’字分明,就会我心光明,万理灿然。”

要拿挑别人毛病的习惯来对付自己

教人做学问,不可偏执于一边。人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容易心猿意马,静不下来,不能集中心思。他所考虑的主要都是私欲方面的东西,所以要先教他静坐,让他停止思虑。久而久之,能坐下来、静下来了,但也只是悬空静守,就像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一样,那也没什么用。这时候,就要教他内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这省察克制的功夫,在任何时候都要持守,就像铲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扫除的决心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怎么能像猫捉老鼠一样敏感警醒呢?这其实很容易,窍门就是拿挑别人毛病的习惯来对付自己就行。因为我们通常对别人的毛病都特别敏感,评判别人都特别积极,只需要把这本能掉转枪口对准自己,马上就有奇效。

2023/6/9 发表想法
要克己复礼,内省自己的私欲,对好色,贪财,求名等私欲逐一省察排除,不要留有余地,而如何保持猫捉老鼠一样对自己私欲的警觉呢,华衫老师说的好,要拿出挑别人毛病的习惯来对付自己,来审视自己.跳出自身,去复盘,用旁观者心态看自己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是否合乎道心.

集义,是养浩然之气的心法。那只是因为他平时不能集义,心里发慊,心虚,所以害怕。如果平时做事都合乎神明,那有什么可怕的呢?”

浩然,是盛大流行之貌。气,是体内充盈之物。气本来就是浩然充实于天地之间,也充盈于身体之内。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得养气,就气馁了,气虚了。而孟子善于养气,让自己的气始终充盈。浩然之气,是有道义相配,所以对天下之事,无所畏惧,能当大任而不动心。

心不动如山,而身体里充盈着浩然之气,一切了然,无所疑惑,我心光明,无所畏惧,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良心、良知、良能。浩然之气,必须和道义相配。行事合乎道义,则一身正气得道义之助,行事勇决,无所疑惧。如果没有浩然之气,虽然一时的所作所为未必不出于道义,但正气不足,难免有所疑惧,就不足以有所作为了。

则见义当为的,奋然必为,对这事该不该做,心里的决定非常果决。见道所当行的,便挺然必行,而天理之自然得以深造。

切己体察“不动心”,利益面前不动心,这是最低层次的不动心,是最容易做到的,这个我没问题,天大利益我弃之若敝履。但还有其他的不动心,我还做不到。比如祸福面前不动心,利益嘛,多点少点无所谓,如果要招祸,你心里就难以稳得住。祸福之外,还有很多“我执”,我们在《论语》里学过的“意必固我”的东西,要不动心都很难!这都是浩然之气不足。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民间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做了一件,就气馁了。

不管你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这个只能自己去体会,别当一句名言,跟着拍案赞叹,而是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想一想自己会不会也那样去做

朱熹注解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自己心里就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这班同学不行!王阳明的学生,和孔子、孟子的学生真是没法比!提问水平太低,实在是难为老师了。老师都讲了集义,讲了集义就是讲了浩然之气;讲了浩然之气还要问怕鬼,这是读书人吗?

是自己心不正,气不足,才会迷乱害怕。

《大学》是“四书之首”,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入门书。然后第二门是《论语》,第三门是《孟子》,最后是《中庸》,这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大学》是入门,《中庸》是最高境界。

2023/6/9 发表想法
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两本书都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中庸之道”等关键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者不同点在于,《大学》是一篇关于教育的论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自我完善来实现道德的高尚境界,最终达到官职晋升、官方治理方面的成就。而《中庸》则是一个阐述儒家政治思想的文集,旨在论证奉行中庸之道的价值和必要性,在国家政治方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凡事开头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所以呀,”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理不直,则气不壮,不可收拾。君子之名,一定是光明正大,说得明白的。不仅说得明白,理直气壮,而且一定做得成事。君子对于自己以什么名、说什么话,是绝对不会马虎苟且的!”张居正说:一事得,则其余皆得;一事苟且,则万事都苟且。若一国上下,万事都扭曲苟且,那还谈什么治国呢?凡事开头开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不能挥刀自宫,就只能错上加错,在错误上不断加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2023/6/9 发表想法
各种人情事变,一是要面对,二是要接受,三是积极处理,四是对自己处理不了的,要学会放下、顺从。唯有顺从,才能不失了心的本体,也不失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性,因为你的初心是爱,是要他好,也要自己好,为什么变成了怨呢?
太理性被说冷血,太过度也会拎不清,人前保持理性,人后自己悲伤吧。很多事不是做戏,自己知道自己无畏就可以了。

则见义当为的,奋然必为,对这事该不该做,心里的决定非常果决。见道所当行的,便挺然必行,而天理之自然得以深造。

>> 切己体察“不动心”,利益面前不动心,这是最低层次的不动心,是最容易做到的,这个我没问题,天大利益我弃之若敝履。但还有其他的不动心,我还做不到。比如祸福面前不动心,利益嘛,多点少点无所谓,如果要招祸,你心里就难以稳得住。祸福之外,还有很多“我执”,我们在《论语》里学过的“意必固我”的东西,要不动心都很难!这都是浩然之气不足。

>>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民间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做了一件,就气馁了。

>> 不管你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 这个只能自己去体会,别当一句名言,跟着拍案赞叹,而是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想一想自己会不会也那样去做

>> 朱熹注解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自己心里就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 这班同学不行!王阳明的学生,和孔子、孟子的学生真是没法比!提问水平太低,实在是难为老师了。老师都讲了集义,讲了集义就是讲了浩然之气;讲了浩然之气还要问怕鬼,这是读书人吗?

>> 是自己心不正,气不足,才会迷乱害怕。

>> 《大学》是“四书之首”,是“初学入德之门”,是入门书。然后第二门是《论语》,第三门是《孟子》,最后是《中庸》,这是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大学》是入门,《中庸》是最高境界。

>> 2023/6/9 发表想法
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两本书都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中庸之道”等关键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者不同点在于,《大学》是一篇关于教育的论文,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自我完善来实现道德的高尚境界,最终达到官职晋升、官方治理方面的成就。而《中庸》则是一个阐述儒家政治思想的文集,旨在论证奉行中庸之道的价值和必要性,在国家政治方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凡事开头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所以呀,”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理不直,则气不壮,不可收拾。君子之名,一定是光明正大,说得明白的。不仅说得明白,理直气壮,而且一定做得成事。君子对于自己以什么名、说什么话,是绝对不会马虎苟且的!”张居正说:一事得,则其余皆得;一事苟且,则万事都苟且。若一国上下,万事都扭曲苟且,那还谈什么治国呢?凡事开头开错了,往后你怎么也对不了,不能挥刀自宫,就只能错上加错,在错误上不断加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 2023/6/9 发表想法
各种人情事变,一是要面对,二是要接受,三是积极处理,四是对自己处理不了的,要学会放下、顺从。唯有顺从,才能不失了心的本体,也不失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性,因为你的初心是爱,是要他好,也要自己好,为什么变成了怨呢?
太理性被说冷血,太过度也会拎不清,人前保持理性,人后自己悲伤吧。很多事不是做戏,自己知道自己无畏就可以了。
2023/6/9 发表想法
只要有一个谎言,后面有N个谎言来满足这个谎言。所以我们做事还是要师出有名。做事的目的,做事的手段,首先要光明正大。至少说拿得上台面。

情绪和初心。陆澄在南京鸿胪寺暂住,忽然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非常忧愁苦闷,难以自持。王阳明说:“这正是用功修养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不能用功,平时讲学有什么用?平时天天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时候正要磨炼你的‘致中和’。父亲爱儿子,自然是人之至情,但天理中也有一个中和适度,过了,就是私意。各种人情事变,一是要面对,二是要接受,三是积极处理,四是对自己处理不了的,要学会放下、顺从。唯有顺从,才能不失了心的本体,也不失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性,因为你的初心是爱,是要他好,也要自己好,为什么变成了怨呢?

2023/6/9 发表想法
未发之中的关键,在于至诚;至诚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自己诚,不自欺,能率性而为,尽己之性,尽他人之性,尽万物之性,是谓厚德载物,化育天地。
化育天地,就要先化育自己。
随时反省,永不自责,只要不断的完善,优化自己,闻过则喜,要对自己诚实,人首先是不能欺骗自己,才能改善自己,唯天下之至诚,才能尽物与人的本性.本性的力量是巨大的
按我的理解来解释一下哈。
从胸怀宽广的角度。
人要学会容忍自己的小缺点和暂时做不好的事,学会不去苛责自己,慢慢也会对别人包容很多。
我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成长的时间,只要努力总会做好,所以我变得不计较小事,脾气也好了很多。
想想吧,即使对自己很严格,时刻提醒自己提防,还是只能改善部分缺点,毛病多多,更何况是别人呢,很正常嘛。
在交往中,谦让退让持守,并不意味着怂吃亏被欺负,这是厚德载物,是对你中正平和,行为品德的考验升华。
生活中要有双发现真善美的心灵,时刻点赞,积累正能量。如果不小心发现别人的缺点,第一步一定是先检查自己的毛病是否暴露。只要别人大德不亏大节不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去管。自己都修炼不完,还去管别人

随时要自省,永远不自责。在情绪未发之前,能居于不偏不倚之中,发出来,就能发而中节,恰到好处,无过不及。如果看到一个人遇事没有‘发而中节’之和,就知道他没有‘未发之中’。”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事上磨炼。忍耐、自控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心中本体的中正平和。喜怒哀乐之未发时,就没能中正平和,遇到事发出来,又不能中节,怎么办?首先还是接受。接受自己,是接受他人的开始。

如果自己一有错就自责,那就太累了。如果首先接受自己,然后时时自省,不一定“有错必改”,也允许自己犯一定范围的“错”,这样修养自身就比较自在。如果不能接受自己,那会犯精神病。

随时要自省,永远不自责。自省是中正平和,自责是心理疾患。

未发之中的关键,在于至诚;至诚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自己诚,不自欺,能率性而为,尽己之性,尽他人之性,尽万物之性,是谓厚德载物,化育天地。
化育天地,就要先化育自己。

2023/6/9 发表想法
真正用功的同学,不需要讲夜气,白天有事无事,都是志气生发集聚、发生作用之处。圣人自己,更用不着讲夜气了。”
人容易在金钱和美女的在外因素影响心志,所以为什么人要格物,要一日三省,静坐冥思。人生路宛如一个城市的交通,你首先必须明白终点目标,导航就是规划,错一步就耗费很多时间。占卜不是算命,算命是个悖论,算命的目的是为了趋吉避凶,如果算到了凶,又避开了,那算命岂不是没算准?所以占卜是预测和推演,提供思考路径,行动指南,更重要的是提供义理。

养浩然之气,就要从“夜气”开始养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
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代表事物大成;
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
五爻:代表事物成功;
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比如乾卦: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龙在深渊里藏着,事物刚开始,积蓄能量,别着急);
九二: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事物开始崭露头角,或遇到贵人,得到机会);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事物小成,不要骄傲,要小心、谨慎、谦虚);
九四:或跃在渊(进入更高层次,新旧更替,故迷惑在渊中);
九五:飞龙在天(如日中天,大功告成);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过高,事物终极,物极必反,慎之慎之)。

占卜不是算命,算命是个悖论,算命的目的是为了趋吉避凶,如果算到了凶,又避开了,那算命岂不是没算准?所以占卜是预测和推演,提供思考路径,行动指南,更重要的是提供义理。《易经》是“易”之经,讲变化。如果得到滋养,没有东西不生长;如果得不到滋养,没有东西不消亡。这就好比学生们在晚上的时候都会暗下决心,明天上课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第二天到教室里呢,又打瞌睡开小差了。或者干脆在宿舍里睡懒觉,不去上课。孟子就说,你要养气,养浩然之气,就要从夜气开始养,不要把夜间的志气给弄丢了真正用功的同学,不需要讲夜气,白天有事无事,都是志气生发集聚、发生作用之处。圣人自己,更用不着讲夜气了。”

2023/6/9 发表想法
居仁行义,就是心在腔子里。是在仁里面,以仁义天理,应万事万物,而不是在仁外面努力往里走,或出出进进。

孔子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弃它,就亡失。出出进进没有一定时候,也不知道它何去何从。”这就是在说人的心吧?

居仁行义,就是心在腔子里。是在仁里面,以仁义天理,应万事万物,而不是在仁外面努力往里走,或出出进进。

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胜过别人。王嘉秀,是王阳明的学生,据说他喜欢谈论佛、道。佛家以超脱生死轮回来诱导人信佛,道家以长生不老来诱导人信道。我们看别人的学问,只是学习他对我有教益的,不是要去和他比个高下,决个胜负。

学习不可有“胜心”,因为你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胜过别人,一想胜过别人,就偏了。学儒家是为了修养自己,不是为了胜过佛老。别人的学问,我根本不晓得,我哪敢去评价?

小人之学呢,荀子说:“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耳朵进去,嘴巴出来,就是“为求人知”,为了让人知道我这么有学问,而学的东西根本没往心里去,更不会落实到行动中了。

下学是耕耘,上达是收获,上达是下学的结果,没有上达功夫,只有下学功夫。是他自己没认真听讲啊。

如果讲到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则是通天彻地,

2023/6/9 发表想法
学习一定是为了修养自己的,为了提升自己的心性与能力的,学以润身,而不是与别人比个高低,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让别人觉得自己厉害没有必要,核心是要优化自己,提升心性,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佛家以超脱生死轮回来诱导人信佛,道家以长生不老来诱导人信道。佛家是看淡生死,道家是固执长生。儒家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出世入世,是罗曼·罗兰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占卜之事,君子不信。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唱一代人的歌,这无法比较。

武王的谨慎,也不亚于文王。第一次动员军队之后,他还觉得时机不成熟,就自己班师回朝了。又等了两年,武王探知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良臣比干、箕子忠言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太师疵、少师强见纣王已不可救药,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百姓皆侧目而视,缄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时至而勿疑”的遗嘱,果断决定发兵伐商。

当敌人出现败象的时候,不能失去机会。占卜之事,君子不信。想定了的事,占卜结果是宜出战,则出战。占卜结果是不宜出战,那也是敌人不宜出战。

2023/6/9 发表想法
行事儿要有自己的定论,自己的主张,认定的事情,觉得必须做的事情就去做,而不是靠着所谓的占卦来决定做与不做,比如什么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什么用抛硬币来决定是否做,都是无稽之谈,认定的事情就要做.
这就是心学,我要和你为战,最起码的是要自己的内心不恐惧,这样才能诚,才能胜。敌人不宜,则我宜。

儒家的中道,是变化的、动态的“中”,子莫执其中道,他不是不为自己,但不会像杨子那么绝情绝物;他不是不兼爱天下,但是不像墨子那样舍身徇人。孟子说,能执其中道,就接近正确了。但是,道无定形,中无定在,必须随时应变,与势推移,该为我时就为我,该为人时就为人,这就是“权”。

儒家的中道,不是执中,而是时中,是根据时势而变化的、动态的

中国的“经权之道”,有原则,又有权变。权,也是自由裁量权,所以在上位者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一切皆可权变。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说了的都可以不算,他能根据他的“结果正义”标准随时改变。

我们来看看王阳明怎么回答。
先生说:“中道就是天理,就是权变,随时在变,怎么执得住?必须是因时制宜,很难事先预定一个规矩。后世的儒者要把道理一一说得没有纰漏,确定一个固定的格式,这正是执一。”

“善念存守在心里,就是天理。这个念头本身就是善,还要去想什么善呢?这个念头本身就没有恶,要去什么恶呢?这个善念,就像是树根发芽,立志者只要时刻确立这个善念就够了,它长出来的树干、枝叶、花果,自然全都是善,不需要他去刻意为善去恶,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立志达到纯熟的境界而已。”

王阳明说:“精神、道德、说话、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乃至万物,都是如此。”收敛,就是惟精惟一,减少事务,减少思虑,聚焦起来。

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不能把自己仅定位为工具。

他的意思是,学者不能光搞学问,而是首先要能自食其力,有一技之长,能自己养活自己。如果经济上不能独立,那对学问也有干扰。

学者当务为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坦然中道,这是儒家在日用常行,应事接物待人上,时时刻刻的修行。

王阳明说:“克制自己的私欲,必须彻底扫除干净,一丝一毫都不能存留。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私欲残存,众多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修养“无私”,是很难的事情。人岂能无私?我自己的体会,是从修“无我”入手。修“无我”,主要有两手:一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心里多装着别人,这样,自己的私心自然就会少些;二是修“子绝四:意必固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期必,认为结果一定会怎样;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执著于自我,放不下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清单-《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