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刘媛媛《精准努力》:心态篇

我们做成每件事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我希望这些阻碍不是来自于我的内心。

我能力不足可以练习;

我进错能力圈可以离开,重新寻找;

我此时方法错误,彼时我修正精进;

可我不想自我否定,我不想过分焦虑,我不要逃避,不要自卑,更不想被负面情绪打倒。

我要全面的深入的了解自己,我的不足在哪里,我擅长的是什么。我得客观的看待自己,才可以分辨外界对我的各种评价,才可以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被自己打倒。

无论我们正走在失败的路上还是成功的路上,都不要迷失自己,怀疑自己,因为自己的存在才是成功的可能。

关于焦虑

焦虑不是件坏事。焦虑意味着我们可能在突破自己的极限,我们的能力“肌肉”在撕裂,一旦突破了现有的极限,我们就获得了一次进步。

应对焦虑本书给了以下几个方法:

1.重新去确认自己的计划、策略、确认进程到哪里了,如果都没有问题,就满怀信心地走下去;如果仅仅只是时间等太久,状态不好,就去运动、休息和学习,缓解一下。

2.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不要差距太大。过高的期待引起更多的焦虑。

3.给自己两个目标:一个是刚刚过能力范围的期待,一个是没有达成目标的低期待。低期待让我们接受失败,吸取教训

4.焦虑的时候,应该去积极行动醒来,做好充分准备,用勤奋缓解压力

5.拥有一个完善统一的人生哲学:自己选择的路,即便失败了,也应该明白过程中的体验才最重要

6.积极直面问题和困难,不要和身边的人比高低,去与遥远的顶尖高手对标,获取动力。

关于幸福

去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别总揣测别人的不开心和开心,我们应该学习开心的表达,由内而外的影响周围的人形成一个乐观的生活圈。

经常和开心的人在一起。

一个人的幸福并不是来自于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被消除,而是那些令人愉快的事情在发生。

关于性格

我们可能讨厌过自己的父母,更讨厌过自己。可是最后我们除了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这些发生过的讨厌没给我们带来任何其它的东西。

为什么呢?

因为人生除了自己真的别无仪仗。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好好坏坏的自己的存在派生而出的。即便是父母,和父母身上我们不满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别要求自己完美,它不可能实现。别羞愧于自己的缺点,尽量弥补就好。

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让它尽情的发挥。

分清真实的自我和展示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不要鄙视展示的自我,因为生存我们不得不去竞争和迎合别人,这是生存的策略;而展示的自我也不要偏离和否认真实的自我,因为真实的自我才是我的内核。

当我们既不强行束缚自己,也不完全改变自己,熟悉自己的风格,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世界,我们才能活成一个最舒服的自己。

这就是性格自由!

关于自卑和自信

没有人没有自卑过。

因为原生家庭的互动模式,因为青春期某个特殊的敏感阶段,因为积累(能力)的不足,还因为比较。

原生家庭我们会脱离,青春期会过去,可是能力不能不增长,如果我们有优秀的习惯,就知道那种成功的感觉,我们经历过做到的过程,就有还能做到的信心。

其次,赚钱可以给我们带来底气。金钱是生存资源也是对生活的控制力。充足的资金储备,能让我们无欲无求。自信不是要比别人拥有更多,而是拥有一个“足够”就行。因为“足够”,我们有保全自我的从容。

所以,如果“足够”,请别比较。

本书多处提到能力圈,甜蜜点。在建立自信这里,又一次提到:着眼于优势,获得成功,获得自信。

作者刘媛媛之前也有做会计的经历,她对报表也是非常不敏感,也遭受过挫折。如今,她在自己擅长的教育领域游刃有余,除了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以外,她真的是找到了自己的能力圈,甜蜜点。她多么“苦”啊,她甚至被压力逼得哭过,可是她就是热爱,因为热爱和笃定,她从不放弃!

自信除了来自于自我评价也来自于外部反馈。

当别人不喜欢我们的时候,我们怎么做?

找她的优点(我们可能也不喜欢他,但他一定还是有优点的),夸赞她,塑造对方,让她离不开你的夸赞,于是就不会做你太讨厌的事情。

本书还建议我们不要一有问题就把责任和问题揽到自己身上。“枕头法”教我们从四个方面权衡权责归属:我的责任,我做的对的地方,对方做错的地方,对方做对的地方。我们的头应该不偏不倚的放在中间。

关于情绪

为什么有些人很刻苦,却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

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和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

负面情绪是多么严重的内耗:

它发生于怒气(消耗),事情过去还会被我们反刍(又一次消耗),我们努力控制它时精力又被消耗,一旦控制失败,负面情绪还会来一次严重反弹,进一步消耗我们。

本书用ABC的认知心理学知识给我们重点强调要从根源上消除负面情绪,就是要去改变一些绝对化观念。

比如“都应该”、“必须是”、“一定会”的这些绝对化观念,需要被摒弃掉,关注事实本身,思想不要极端化,用理性脑主动介入,列明可能造成的结果,思考如何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本书还提供给我们了一个小妙招:用夸张和搞笑的方法,对人转述糟糕的事情,也能化解一些负面情绪。

如何做到不生气呢?

本书用作者的切身经历总结了五点,都是相当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指导,让我们在本文的最后一起分享:

1.理解是保持思想稳定,心态平和的好方法。越不理解,越痛苦。一旦理解某人某事,就可以从根源上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

2.注意自己和他人的边界。不要去干涉别人,控制别人,因为控制不到,我们就会难受。懂得人与人的边界,活得更开放,心境更开阔

3.让自己的见识更多,素养更好,心胸更宽广。这样,我们看到不快的事情,就更知道去包容,因为我们已经高人一等了。

4.心怀(更大的)世界。如果我们想去拥有更大的世界,就不会被眼前的小事,不会去深交的人所牵动。生活的空间也不会因为琐事而变得越来越狭窄。

5.如果温柔的方法都不能让我们不生气,必须得发泄,那就请我们记住:别评价对方的人格、别否定双方的感情基础

以上就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我们都能作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一起进步!

心态篇的导图奉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刘媛媛《精准努力》:心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