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余莺儿上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说起余莺儿余常在上位,还真有点戏剧性!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而她这个常在就是她强求来的。

就算皇帝和苏培盛糊涂,果郡王可是用一句诗就看清了一切。皇帝让余莺儿留下,不用去采梅枝了,走出去时说了那两句词,余莺儿听后一脸糟逼,压根儿就不懂其意。果郡王故意说成是李白的诗,实际上是朱敦儒的。用这一招就明白了余莺儿是冒名顶替。

余莺儿用甄嬛说出的那一句词,顶替甄嬛,获得了宠爱。因为会唱小曲儿,被封为妙音娘子!从此就因为这个小曲而再三邀宠,实在是脸厚的不要不要的。

这余莺儿既能干出这等冒名顶替的事来,后面一系列的就自然不难理解了。

得宠后被封为常在,与沈眉庄官道相遇,竟然不向其行礼,还让沈向她行礼,还是身边的丫鬟告知才作罢!最后还迫使沈眉庄为其相让!这种得势便猖狂的人,如果再被封为更高一阶的封位,定能闹个鸡犬升天!

自视唱曲儿能打动皇帝,有恃无恐。没想到竟打扰了皇太后的礼佛,皇太后直接就去掉了“妙音娘子”的封号。像余莺儿这种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优势,还盲目去放大,挑战皇帝的耐性,迟早要被皇帝察息她欺君罔上。殊不知皇上对小曲,也只是图个新鲜而已,时间长了也会烦。

得势之时,不知道收敛,修炼自己的德行。和一个答应发生冲突,竟私自做主将答应打入慎刑司。自己本就不具备惩罚别人的权力,却越级强行处理,后被降为答应。

用小曲唱软了皇帝的心,一次次故伎重演,获得宠幸后,报私仇——故意让不肯再次禀报她见皇上的太监,徒手剥核桃,弄得两手是血,延误了皇上起床时辰,被太监首领责罚。能得最的人都得罪了,路肯定是越走越窄了。

因为欺负甄嬛,被皇帝亲眼目睹,一怒之下被降为官女子,被移到皇帝看不见的地方。最后因为被华妃利用,给甄嬛下毒,被皇上赐死。

一个本就卑微的生命,因为自己的不珍惜和做作,换来了陨灭,也是自己咎由自取的结果。总的来说,余莺儿本身就是一个采梅枝的底层宫女,没什么见识和修养,能上位都是因为偷听了甄嬛的那句诗词,歪打正着获得宠幸。

如果她能收敛点,珍惜皇帝的宠爱,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唱曲儿去邀宠,导致皇帝厌烦;能够巧妙地隐藏自己的本性,和各个阶层的人搞好关系,而不是仗着自己得宠就嚣张跋扈,或许还能够有一个差不多的结局。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呢!

一个人的品行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身居高位还是低处下位,都要注意德行跟地位相符合!“德不配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

余莺儿就是这样一个“德不配位”之人。言行举止间流露出的是底层人士的思想:自私、狭隘、高傲、附庸高雅,没有自知之明,使接触她的人,最后被识破,都觉得自己品味差,迟早都要避她于三里之外。就算有了天时,没有人和,你又何来成功之说呢?

需要刻意做的事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来,只有你的德行够了,上天才会眷顾你的。看人家甄嬛,不用刻意争宠,只是在静待中邂逅修行,邂逅花开,皇帝这只蝴蝶,迟早会闻到她的香气,就飞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甄嬛传》余莺儿上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