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岗村只有一所学校,学校只有学前班到三年级,共四个班,算上校长在内一共只有四名非编制的乡村教师。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困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年头村子里多是些留守的儿童和老人,要让孩子们步行几公里去旁边更大的村子读小学家长们都不放心,就凑钱盖了个院子几间瓦房建起一座小学。可硬性条件实在不足,也没几个人愿意当个每月工资仅几十块钱的乡村教师,所以仅开设了四个班,孩子读完三年级就要去旁边王庄小学接着读四年级了。
太阳挂在树梢,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徐岗民办小学里叽叽喳喳跑出来一群孩子,孩子们大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迎接他们的是长达两个月的暑假。
徐倾阳满心欢喜的从学校出来,背上背了个蓝色布包,这是奶奶亲手给他缝制的书包,包里静静躺着几本“快乐暑假”。
今天是领通知书的日子,吃罢中午饭徐倾阳就叫上邻家小伙伴一起到来学校领通知书。期末考试徐倾阳又考了个全班第一,通知书上两个鲜红的“100”映红了徐倾阳的有点苍白的小脸。在班主任点到徐倾阳名字时,徐倾阳昂首挺胸上了讲台,一口气领了四张奖状,有“三好学生”,有“乐于助人”,有“优秀班干部”,还有个“热爱劳动”奖。
领完通知书回家的路上,徐倾阳两手各拎着两张奖状,大摇大摆的往家走去,生怕村民们瞧不见。
“阳阳期末考多少分啊?这咋得那么多奖状。”一个大爷跟徐倾阳打招呼。
“双百!”徐倾阳努力绷住自己的表情,试图表现出一种习惯了拿第一的淡漠。
“哟,厉害啊,”大爷乐呵呵的笑着,“好好学,长大了考大学给咱村争争光。”
徐倾阳心头乐呵,嘴上却谦虚说道:“全爷爷,你家徐华这次考得也不错,进步了挺多的,老师给他发了个进步奖。”
“那跟阳阳也差远了啊,赶紧回家去吧,让你奶奶也高兴高兴。”
徐倾阳嗯了一声,一蹦一跳的回家去了。老大爷乐呵的看着这孩子雀跃的远去,赞许的点点头,背着手转身走了。
“奶奶!”徐倾阳刚到大门口就喊了起来,“我又考了双百,老师给我发了四张奖状。”阳阳爷爷奶奶二人正在灶屋张罗晚饭,看着孙子拿了黄灿灿的几张奖状回来,徐奶奶会心的笑了,徐爷爷正坐在灶门前烧柴火,接过孙子的奖状看了看,脸上带着常年慈祥的笑容,笑道:“好啊,这回能把堂屋西墙上贴满了,明儿个杀个鸡吃。”
突然想到什么,徐奶奶小声对孙子说道:“阳阳你去堂屋里玩吧,家里有客人,你去陪着说说话,晚饭得一会儿。”
有客人?难道城里姑姑回娘家来了?徐倾阳拿着自己的“战利品”往堂屋走去。
倾阳家一共有四间瓦房、一间平房灶屋,坐北朝南的堂屋左右两边偏门连着东西两个卧室,堂屋门口房檐下是一个水泥走廊,农村人家里瓦房房檐下喜欢修一条走廊,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晒晒粮食、晾晾衣服。打开走廊西边尽头的红色三合板木门又是一个房间,那是倾阳太爷爷的房间,只是这时候空置着,里面放了些农具。
赵婷雯正坐在一把带靠背的小板凳上发呆,她还没能回过神来,赵立伟真的把她扔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匆匆离去了。她打量了下这个陌生的房间,屋内东西不多,正对门的墙壁上挂了一副巨大的毛主席画像,贴墙摆着黄色的条柜,柜子正中间放着观音像,右边靠墙放了一台崭新的彩色电视机。除此之外整个屋子里只剩一张小方桌、几把小板凳,在没有别的家什。
陌生的环境,简陋的房间,让赵婷雯不由得有些烦躁,心底又生出几丝怯意,她不知道接下来怎么面对,也担心爸爸是否真的要过两个月才来接自己。
她的目光最终停留在墙上整齐贴满的奖状上,徐倾阳这个名字吸引了她的注意,仔细想想自己获得过的奖状、奖杯似乎也没有这么多,难道这个破落的小村庄里真的有爸爸所说的比自己出色很多的同龄人?
其实徐倾阳之所以有这么多奖状,一方面确实因为他的成绩优异,另一方面也实在是农村小学的奖状像不要钱一样。不同于大城市奖罚制度的严苛,农村学校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颁发给学生,又都是同村低头不见抬头见,做老师的也希望这些孩子们能有个快乐的假期,所以基本上每个学生期末时都能领上一张奖状。即便你不是班干部、成绩差、不热爱劳动、不团结同学,老师也能给你发个鼓励奖。
就在赵婷雯心里开始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徐倾阳产生敌意时,一个身材瘦小的小男孩出现在门口。这个男孩个子比赵婷雯还要矮上一些,面相倒是生的清秀。这男孩生着浓黑细密的眉毛,纤长的睫毛忽闪忽闪,脸色有些不健康的苍白,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打量着赵婷雯,红润的樱桃小嘴略微张圆,表情有些惊讶。
这男孩自然就是徐倾阳,他吃惊的发现屋里的客人居然是位衣着光鲜、面相精致,犹如瓷娃娃一般可爱的小女孩。徐倾阳平日里见过的女孩大多生着小麦色的皮肤,穿得是十几块钱一身的衣服,常年带着农村的乡土气息,而眼前这种女孩徐倾阳只在电视上见过,怎么电视里的人儿跑出来了?
“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赵婷雯瞪了徐倾阳一眼,把徐倾阳当成了出气筒。
徐倾阳倒不在意这女孩凶巴巴的态度,反而觉得稀奇,电视里的人真跑出来了,这小女孩说的还是普通话,在徐倾阳的理解中,只有电视里面的人才会说这种话。
徐倾阳将书包奖状往小方桌上一放,一溜烟跑去了灶屋。
“奶奶,堂屋里那小妮儿是谁啊?”
阳阳奶停下手中的活,解释道:“是你一个大伯家的闺女,你该叫姐的,去陪她玩一会儿,她一个人该没趣了。”
徐倾阳看看奶奶,又看看爷爷,转身又一溜烟跑回了堂屋。
“我奶奶说我该叫你姐姐,你叫什么名字啊?”徐倾阳主动示好。
赵婷雯轻哼了一声,冷淡说道:“听不懂。”事实上,中原地区的方言发音是比较接近普通话的,只要不是一些地方特有的土话,赵婷雯基本都能听懂,但她只是单纯的不想搭理徐倾阳,一来是自己情绪不好,二来也不想莫名其妙多出来一个农村弟弟。
徐倾阳却真的以为这女孩听不懂自己的方言,心想自己可能要卖弄下自己的普通话了。普通话这个东西不说当地的农村孩子,就是小学里的几名老师也都从来没有讲过。但徐倾阳常常看完电视都会幻想自己成了剧中的角色,在脑海中经常说着电视里一样的普通话,就是没有机会真正的说出口过。
“姐姐,”徐倾阳嗲着嗓子,有些难为情的用自己那半吊子普通话开口了,“你叫什么名字呀?”
赵婷雯有些厌恶的白了徐倾阳一眼,嗤鼻说道:“你能闭嘴吗?听你说话我难受。”
徐倾阳悻悻地闭上嘴,走到条柜前打开了电视。农村里还没普及闭路电视,大多是在院子里竖一个长杆,接上一个搜索电视信号用的天线。天线能收到的频道不多,但徐倾阳也习惯了,他随便切换了一个正在播放着西游记的频道,不时偷瞄一眼旁边坐着的小姑娘。
俩人就这么沉默着,不多时徐倾阳就被电视机里的剧情所吸引,忘记了身边还坐着一个陌生人。
晚饭终于做好了,如往常一样,一盘炒丝瓜,几个馒头,一锅白粥,一小碟咸菜。但又比往常多了一样,徐奶奶用蒸布垫着手,端上来一小碗热腾腾、黄灿灿、漂了一层油滑的蒸蛋羹,放到了小方桌上靠近赵婷雯的位置上。
赵婷雯还在生着赵立伟的闷气,心里想着用绝食来抗议自己这种悲惨的处境,但一闻到混着芝麻油和鸡蛋的香味,肚子不争气的叫了几声。
“奶奶,没有我的蛋羹吗?”徐倾阳左手拿着半块馒头,右手捏着双木筷,眼巴巴的盯着赵婷雯面前的鸡蛋羹。
徐奶奶从馒头筐里拿起徐倾阳掰下的半块馒头,边坐下边说道:“想吃明天我再给你做,你雯雯姐是南方人,怕是吃不惯咱们这的稀饭馍菜,下次逢集我去赶集买点米,到时候再给你们做好吃的。”
徐倾阳哦了一声,狠狠地啃了一口手中的馒头,盼望着对面的女孩能剩下几口鸡蛋羹给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