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后感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富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历着苦难,到最后所有的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福贵失去了金钱、爱情、亲情、友情。无数曾经得到拥有的都一一失去,到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

《活着》从较为轻快的开始讲到艰难的苟活再讲到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的宁静。看完后我的内心如波涛汹涌,压抑、心酸。在福贵的漫长生命中,一生惨淡不幸,从养尊处优的富家少爷到因赌钱输的一无所有、妻离子散。但是福贵并没有放弃活着,他学着像真正的农家汉子一般,蹒跚学步地耕种着租来的五亩田,养活着苍老的母亲、伶俐的凤霞。但不幸一次又一次光顾了他,他的女儿凤霞因为一次发烧而又聋又哑,儿子有庆为救县长的老婆血被抽干而死,外孙苦根因为吃豆子而撑死,亲人们相继离他而去,他依旧坚强地活着,只是活着。余华在序中这么写,“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职责,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福贵将自己的思念、寂寞、孤独都寄托在老牛身上,他忍受着生活的苦难,认真而努力地活着。

人生的路上,总要有些障碍,就让我们用毅力跨过它,用珍惜的眼光看路边的风景,忍过这一时的苦难,也许就有美好的明天。

还是那句话: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