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图片发自App

接近一年的尾声,心里琢磨着避开白天的嘈杂,趁着夜色带孩子感受一下春节来临前的气氛,却发现平时这个点已冷清的街道,竟然还熙熙攘攘的,路边还到处是摆着红彤彤的卖对联的小摊,各种熟食,水果,年味儿立马浓浓的扑面而来。

小时候的年味儿,是从小年腊月二十三前开始的。老家习俗小年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家善恶之日,所以,妈妈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张罗着去集市买灶糖供奉灶神,灶糖也是算好数目的,我和弟弟还小,妈妈总是多买两块,先让我俩解解馋。那时候感觉灶糖就是最美的甜食,就等着二十三供奉完迫不及待抓一块塞嘴里嚼,甜呀。

那时候天气比现在冷,条件也比现在差。记得爸妈总是临近年前好几天就列好单子,买几斤肉,几斤豆腐,豆皮,计划做几个凉菜,热菜,爸爸负责采购,妈妈将肉做成丸子,烧肉,过油肉,将豆腐油炸好,放在西屋不住人的储仓间。储仓间没灯又冷,但生性就胆小的我,时不时派上弟弟进去抓点半生不熟的,带着冰碴子的肉,或豆皮吃,我们还互相叮嘱别跟妈说,所以就有了我妈经常喊,这什么什么是谁吃的,都快吃完了[阴险],随着日子的好转,有了牛肉,茶叶蛋,猪头肉什么的,西屋的门槛我们姐弟仨就溜的更勤快了。

当然,年味儿可不只是吃。农村庄户人家灰尘大,一年的灰尘攒下来,有柴火熏黑的地方,有墙皮脱落的,屋子顶棚也是纸糊的,黑一块白一块,所以一过二十三爸妈就念叨着,二十四"扫舍"也就是除尘,扫舍可是一项大工程,二十四一大早爸妈就动员我们仨往屋外搬东西,最后大件动不了的用布遮住,然后爸就踩一凳子用笤帚扫墙壁,屋顶,整个屋子比现在的雾霾天还严重,完了,灰尘落一落,妈头上扎一毛巾用掸子,抹布收拾低处。

扫舍完了,就是擦玻璃,洗床单被套什么的,后来家里翻新房子,贴了瓷砖,又多了一项擦瓷砖,估计是我不喜欢出门玩,整院的玻璃瓷砖,总是我一个人承包。包括扫院子,我和弟弟一人在一头,扬起灰尘,那叫一个快,什么脏呀,呛呀,根本藐视。

年味儿足足的,包括冻的瑟瑟发抖和爸,弟弟一起挂灯笼,贴春联。

年前一星期,基本是忙碌的,到了年三十晚上,爸爸便拿出提前为我们买的红红绿绿的花炮,九十年代,农村条件还较差,很多人家都不置备花炮,所以我总是把周围小伙伴都叫来,一起看,觉得挺过瘾的。然后全家围着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边包饺子为初一作准备,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听爸妈说去年赵本山演什么什么,今年牛群怎么怎么了,谁谁嗓门好,各种欢乐,各种期待。

最开心的事,过年挣压岁钱,年三十儿晚上,爸妈总是等我们都睡着了,悄悄将两三张崭新崭新的十块钱压我们枕头下,80后的那个年代,压岁钱真正就是一种美好的寓意,第二天一早,我妈就会收回那几张大钞,换给我们几张一元或两元,一边还说着,攒起来给我们上学用。

弟弟还很小时候喜欢响鞭炮,妈妈总是给我一角钱,吩咐我带弟弟买摔炮,一角钱十个摔炮,我们都还小,看着别人往地上一摔,噼啪一声,感觉挺好玩,但我们太小没力气摔,所以拿一块砖头放地上砸,多数砸坏了,偶尔一次响,也高兴的不亦乐乎。哈哈

现在成家了,这些也成了回忆,一切重担只有年迈的父母挑了,忆甜的同时更增加了失落。

现在每年的过年,都会听到有人说没年味儿,其实不是,年味儿浓着呢,只是现在的你找不到儿时过年的感觉。七八十年代经历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小时候你平时能吃到个啥,买一块2毛钱的面包都能馋半天,现在的你过的啥日子,有人成天酒场上喝得东倒西歪,什么吃的喝的穿的没见过,你还会为了过年那一大桌子菜而期待吗?你还能找回小时候那种一睁眼就欢欣鼓舞穿上新衣到处显摆的雀跃劲儿吗?所以,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我们的日子都好了,你记忆里的过年感觉变了,而已。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万家灯火通明,孩子喜笑颜开,有了盼头,爸妈身体健康,有了珍惜,姐弟工作顺利!过年了……年味儿足足的,年味儿就在我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