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记忆力是门手艺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超强记忆力是个邪道功夫。

有兴趣的人可以在网上看看这篇文章。

https://www.jianshu.com/p/034e3dc9b8ad(文字版)

https://www.ximalaya.com/jiaoyu/3679958/12685198(音频版)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万维钢老师,他在得到上的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一季的总订阅人数已经有15万+,第二季的订阅人数已经接近12万。

这么厉害的老师写出这么“惊悚”的标题,我不得不看。

作为曾经获得过记忆大师头衔的我来说看到这样的文章标题,第一反应当然是“反驳”。

文章挺长的,万维钢老师在文章中也提出了许多观点,我总结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三点与你分享。

1.再强的记忆力也不能把零散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知识。

2.用超强记忆力背数字毫无意义,不是成体系的知识,真正的牛人会把精力用在追求更高级的知识上。

3.超强记忆法不但对学习无益,而且可能有害。

先看第一点,再强的记忆力也不能把零散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知识。

再强的记忆力确实不能把零散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知识,但这样描述会让听者陷入一个误区,搞得好像不强的记忆力就能把零散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知识一样。

记忆力是记忆力,把零散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知识又是另外一种能力,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得出此消彼长的结论,不知万维钢老师是粗心大意还是“别有用心”?

李笑来老师曾经说过,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就看这个人脑子里是否有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同时这些概念之间是否有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再来看第二点,背数字毫无意义,那不是知识,真正的牛人会把精力用在追求更高级的知识上。

嗯,会背数字算不上知识,真正的牛人会把精力用在追求更高级的知识上。

比如:写作、演讲……

但,会背数字真的毫无意义吗?

这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会背数字好像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当他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时,它还毫无意义吗?

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不就是最大的意义吗?

我想,任何获得吉尼斯纪录的人都值得人们尊敬,尊敬的并非是他们的技能,更应该是他们的勇气,坚持与信念。

万维钢老师也许不知道,关于记忆力还有许多比赛,比如最为出名的世界脑力锦标赛。

世界脑力锦标赛共有十大比赛项目,截止目前已经成功举办27届,在中国获得记忆大师称号的人已经有500+。

而在这十大比赛项目当中,主要就是以记忆数字为主。在最强大脑前三季的选手当中有一半都是世界记忆大师。

万维钢老师可能更想不到的是,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时,当中国选手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时,那是何等的自豪与光荣。

最后一个观点更是劲爆:超强记忆法不但对学习无益,而且可能有害。

哇塞,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至于为什么有害?

万维钢老师的观点是,记忆大师把时间都花在记忆上了,而没有弄清楚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谈谈我自己吧,除非要比赛、考试或是要登台展示,我很少会刻意地去记住什么,我想其他的记忆大师也是一样的,在有手机有电脑的时代,我们才不会傻乎乎地把时间放在记忆上,除非是“迫不得已”。

而在万维钢老师的文章中,好像记忆大师总觉得自己记忆力好,不管什么都用脑子记一样……然后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谢谢万维钢老师的提醒,我会谨记在心。

大家都听过技多不压身这句话,如果要考试,我们在记忆方面就具备了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至少,我们不害怕记忆。

特别是在校的学生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如果他们能掌握一些方法,肯定事半功倍。至于万维钢老师的观点:

我们所学的知识往往有很强的结构性,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根据知识原本的逻辑和原理记忆。而正如我们前面介绍过的,超强记忆法追求的是用想象力另外建立一个联系!这是把已经搭好了的乐高积木先拆开再重新排列,不但多此一举,而且是破坏性的。超强记忆法用得越多,理解度可能就越差。所以练习超强记忆力不是做学问的正途,而是邪道。(原文复制粘贴)

还好万维钢老师用到的词是可能,而不是肯定。

万老师如此描述,鄙人真心不敢苟同。

想像是为了方便记忆,而理解同样也是为了方便记忆,它们的关系更像是情同手足的姐妹,而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当从这篇文章的观点来看,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万维钢老师对记忆法只是一知半解,因为想要提高记忆的效率,最简单也是最核心的方法就是通过联想,如果一个人记住了却没有理解,那不是想像的错,而是他根本就没有理解或是忘记了原文的意思。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我们上学时会学到“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很多同学就会经常忘记三者之间的关系,你用我的方法,我保证只听一遍再也不会忘记,即便你很久都不复习。

用谐音的方法把三苏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洵轼辙)想像成“寻思着”,你就能马上记住了。我在“寻思着”三苏的关系,按顺序排列:苏洵是父亲,苏轼是哥哥,苏辙是弟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另外万维钢老师在文章开头中提到例子,根本就不是轨迹记忆法,更准确的说法是数字桩定位记忆法。

记忆宫殿这种方法相传最早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就有了,它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飞到了我们的眼前,你说它没有价值?

你有表达观点的权利,我也有独立思考的义务。

大家所看到的关于记忆力的神奇展示,几乎都用到了记忆宫殿。

参赛的记忆力大师大多都是普通人,他们只不过愿意艰苦地训练而已。而且他们除了记忆力这一个特长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了不起之处。

不幸的是,我就是万维钢老师眼中的那个除了记忆特长之外的“废人”。

但,真实的情况难道不该是普通人通过做成一件事,然后把做这件事情的感悟,精神代入到下一件事情当中去吗?

请注意这里的做成指的并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而是你至少能把这件事情做到超越大多数人。

而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坚持。

不管是弹琴也好,画画也罢,我想万维钢老师的写作能力也离不开坚持吧。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任何超强的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通过做成一件事让自己真正理解坚持的意义,这是所有普通人走向优秀的起点。

也许万维钢老师不会想到的是,在他眼中的邪道功夫,是有心人刻苦训练的结果。

在2018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的世界赛中,有一位选手在5分钟的时间内记住了608个数字,打破了原先的世界纪录……

嗯,是我们中国选手,真棒。

我们只是单纯的喜欢记忆,那并非邪道功夫。比如我自己就是因为看了最强大脑而对记忆法产生了兴趣,然后走上了这条路。

按万维钢老师的逻辑,是否能得出以下这些结论:

超强的奔跑力就是邪道功夫?

超强的计算力就是邪道功夫?

超强的……就是邪道功夫?

毕竟在交通如此便捷的时代,谁都不会通过跑步而去往目的地。

在购买计算器如此方便的年代,谁也不会通过心算得出计算题的答案。

……

那是否说明跑步与心算就没有价值了呢?

显然不是。

万维钢老师说:世界上有很多功夫可以把“简单”积累成“复杂”,即“从量变到质变”。比如,你研究过很多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在你脑子中发生化学反应,让你思考数学的方式上一个档次。但是记忆力功夫没有这样的效果,量变永远是量变。你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也就仅仅是背诵了很多位圆周率而已。(原文复制粘贴)

大家对于记忆圆周率,记忆数字还是存在一些误解。

记忆比赛最大的一个“缺点”是它不具备观赏性,而且比赛环境必须非常安静,所以它不像其它比赛一样,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

但这不应该成为排斥它,误解它的理由,这是这个比赛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

就像篮球比赛一样,很多喜欢看篮球的朋友也喜欢打篮球,为什么,因为它具备观赏性。而这恰恰也是记忆比赛所不具备的。

而在篮球比赛中,某些选手的罚球命中率高达90%,如果你平时经常打篮球就知道它有多难。

即便你不打篮球,想想也知道90%的命中率意味着什么。

有谁会说,投篮就是投篮,量变永远是量变呢?

还是那句话:任何超强的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通过做成一件事让自己真正理解坚持的意义,这是所有普通人走向优秀的起点。

我想把这样的态度放在其它领域,也一定会有收获。

比如现在的我在尝试写作,写得怎样我还是心里有数的,但想要写得更好,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一直写呗。

这个道理早在1000年前就有人说清楚了,这句话我想大家都听过:我亦无他, 唯手熟尔。

本质上看,道理都是一样的。

喝咖啡的不要瞧不起吃大蒜的,吃大蒜的也不要觉得喝咖啡就是装。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也不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没有走过这段路,或许我会被万维钢老师的观点深深吸引。

但正因为我走过这段路,所以更明白自己经历了些什么,更明白当初是怎样坚定的信念才能让我坚持到现在。

超强记忆力是门手艺,这门手艺你可以选择不学,但请尊重拥有这门手艺的手艺人。

万维钢老师,我们没有走火入魔,我们只是喜欢记忆。还请你高抬贵手,刀下留人。

谢谢万维钢老师。

最后我用一张罗振宇老师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的一张图来结束这篇文章吧,礼尚往来是我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强记忆力是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