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拾感三,不适应的生活

每个人离开自己习惯了的生活环境可能都会觉得不适应,尤其是到一个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安排又不熟悉的环境。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吧!

我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现在离开家乡又十几年,对于家乡的生活方式我是很知道的,但是再回来,却有很多的不适应。

不适应生活一:

家长里短的的谈话,插不上嘴

东家长西家短的婆婆妈妈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早上、中午、下午还是晚上,总会有一些人七七八八的聚在一起,聊天说地,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国家大事。声音洪亮的、嬉笑怒骂的、激烈争论的,最多的就是这家如何,那家如何,有时候还相互耳语几句,像是说了谁家坏话。

有人觉得这些是无聊的闲人做的无聊的闲事,有人觉得这是茶余饭后的调料,给无聊的生活增加了乐趣。

我觉得这是生活环境造就的一种生活文化。

可惜的是,我脱离了这种环境,进而连这种文化也没有学到。既没有说话的欲望,也没有接下话茬的能力。

有的人初到一种环境很快适应,迅速和周围的人打的火热。有的人却是慢热型,相识相知是个缓慢的过程,而我属于后者。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这里的人事物都不熟悉了。

不适应生活二:

枕头被褥,敞开式生活

枕头被褥没有了熟悉的味道,枕头不再是以前自己睡的那个高度,被褥也不再是那个厚度和感觉,科学研究表明,在陌生环境人们睡眠质量不好(尤其是第一夜)的原因是:人的左脑在还不习惯的陌生环境中,一直保持着一种兴奋的状态,

这种脱离熟悉环境的不安全感,导致我不容易入睡,影响了我的睡眠。

和城市里关门闭户,对门不识的情况相反,农村的生活可谓是敞开式的。只要家里有人,门就是开着的,一大早就是有人串门,热情的问你早上做什么吃?

所以要起早,要收拾妥当,要随时做好能够站在陌生人跟前的准备,千万别以为在自己家就可以随心所欲。要不然没人会觉得尴尬,尴尬的只是你自己。

不适应生活三:

为了不起夜,晚上不敢多喝水

在我家乡,农村的厕所大都在院子外面,为了夜间上厕所方便,晚上都会在院子里放个桶。这个如果习惯了这种方式可能也觉得没什么。

可是十几年的离乡生活已经让我不太适应了,而且在家乡生活的那个年龄我基本是不起夜的,所以那时候也没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但是现在我真的觉得挺尴尬的,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矫情了。

但陌生的院子,而且你不知道谁可能也会起来,真的心里有负担。

首先你得听着动静,确定现在没有人要起来。然后快速的翻身下床,快速的解决完自己的事,整个过程还要小心翼翼,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小一点,避免响声打扰到别人。等到一切结束后重新回到被子里,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秘密活动似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乡拾感三,不适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