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领导“背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今天是5月份新一期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4天。也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回顾下这个假期,整体过得很舒适,很惬意,因为疫情没有出去玩,就在家附近玩一玩,觉得也很好,比如:

第一天,老公过生日,召集邻居来家里玩,吃蛋糕、打牌;

第二天,跟女儿来回骑行十多公里,骑自行车,打卡新江滩;

第三天,写作业,看书,补觉。

第四天,去公园捞鱼,学着做三明治,烙煎饼,烧五香小龙虾。

第五天,跑步、陪女儿打羽毛球、……

五天假期,看上去很长,但过起来很快。总的来说,就是把平时没有做的好吃的做一做,把平时没陪孩子玩的事情一起玩一玩,不慌不忙,自在极了。明天就该上学的要上学,该上班的要上班了,一切回归正常,真好。

下面,就来说说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内心想要仁的那一刻,仁就来了。”

学习心得:

这个世界上很多高级的东西都是既难又不难的事,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悟到,是否从内心深处愿意去做,难怪此前有位领导反复强调,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悟性”,虽然听上去玄之又玄,但细细想来,确实就是那么回事。

这也告诉我们修身养性是需要自觉的,“仁”是内在的品德,外在的情感表现为关怀、仁爱他人。如果一个人真想成为仁者,只要其内在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到,因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

 

02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吴:国名。鲁为周公之后,吴为太伯之后,都是姬姓。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本应叫吴姬,因同姓不婚,故去掉她的姓(姬),改称吴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因关系亲近而偏袒,难道君子也有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是鲁君的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君若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此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学习心得:

1.在古代,讲究“子为父隐,臣为君隐”,这样做的原则是对于小恶、小过,做子女、臣子的要为自己的君父遮掩和隐藏。这里体现的是孔子“臣为君隐”,放在职场,就是可以在关键时刻维护领导的形象。

2.“苟有过,人必知之”,体现了孔子“闻过则喜”的谦逊态度。并且知道自己错误之后,能够勇于承担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尤其在这里,孔子明知道自己国君的行为不合乎礼,但仍然回答“知礼”,在外面维护领导的形象,这也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体现。被别人嘲笑时,孔子没有抱怨自己两难的境地,而是表现出了“闻过则喜”的谦逊态度。孔子的境界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3.由此联想到身在职场,难免会出现需要替领导“背锅”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呢?

现实生活中,会有几种人:

一种人会硬刚,尤其是出入职场的年轻人,习惯于强调自我的个性,觉得明明不是我的错,凭什么要我背锅,我就得指出来,显示出自己特别正直的样子;

一种人“背了锅”表面上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心里很委屈,就到处跟人说,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帮领导背了锅;

但是对照这里,会发现孔子可以说是“背锅”的高级做法了,也堪称“背锅”的最高境界了,很值得学习借鉴,你觉得呢?


 03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一起唱。

学习心得:

体现了孔子的好学,真正的“见贤思齐”,哪怕就是在唱歌这件事上,遇到比自己唱得好的,也要再次欣赏,跟着学习。

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把自己装作十项全能,不愿意漏出一点点不完美的地方,这其实是不好的。


04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文莫”(mín mù)通“忞慔”,努力、勉力,表示人很勤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也能做到勤奋地学习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品行和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

学习心得:

这也是孔子的自谦,孔子一直强调,他并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所以他一直在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的学习。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很谦虚的说自己在实践、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这也告诫我们,知行合一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事情,知道未必就能做到。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实践,让自己更好。


05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抑:“只不过是”的意思。

云尔:这样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和仁人,那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那我是能做到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生做不到的啊。”

学习心得:

这句话是孔子的自谦。因为他真的是可以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非常好学,非常勤,而这是我们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

由此联想到几句网络上的话:“你的顿悟有时候只是别人的常识,你的追求有时候只是别人的起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有时候就有这么大。但对我们这样的平凡的人来说,即便有差距,也要不停地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让自己的修为更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值此一生,都要努力修炼,这样才不枉人世走一遭。


06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诔(lěi):向神祗祷告的文章。衹(qí):地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么治病的吗?”子路答:“有。按照《诔》的指示,我可以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无事。”孔子说:“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学习心得:

孔子相信仁的力量,相信尊严和仁道。这句话表明孔子对于生死和疾病泰然处之的乐观态度,即“尽人事听天命”。

由此引申,可以联想到一个心理学的效应——安慰剂效应。它指的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也就是告诉我们,在实在非常无助的时候,可以去尝试着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安慰。

你可能感兴趣的:(替领导“背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