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阅读次数多于编写次数

代码阅读次数多于编写次数

维护者 > 作者

如今这已是程序员的共识,提醒我们初次编写代码不应该为了追求方便而牺牲将来阅读和修改此段代码的人。

“代码的阅读次数多于编写次数”传达的意思是,通过保持代码简单、编写测试和文档等方式来降低维护代码的难度通常是一个不错的投资。这是为软件开发周期的全局考虑。

代码的使用次数多于阅读次数

用户 > 维护者 > 作者

代码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代码是被用来实现用户需求的工具。软件应该有一个目标,应该为某个用户提供服务。无论代码编写得多么好,多么易于维护,也无论使用的技术有多复杂,如果不能实现其目标,并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那就没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与其猜测或询问用户需要什么,不如尽早而频繁地将程序放在用户面前,并从他们的反馈中获得的改善信息融入到程序中。

“代码的使用次数多于阅读次数”传达的意思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编码工作,否则一切将是徒劳。

代码运行次数多于阅读次数

用户 > 运维 > 开发者

此处的“运行”指的不仅仅是执行一个程序;我指的是在生产环境中运行代码的所有方面,包括部署、升级、观察、审计、监视、修复、下线等等。正如Dan McKinley所说:

通常情况下,保持系统可靠运行的长期成本往往总是远远超过在构建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不便之处。

我花了一些时间才完全理解这一点,因为根据我的经验,许多正在构建的软件实际上从未真正投入生产,至少不是大规模。大多数软件是根据从未经过测试的假设而构建的。但当你在生产环境中运行代码时,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保持简单和愚蠢)原则会呈现出新的维度。这不仅仅关系到代码,还涉及降低复杂性并及时了解它们的故障情况;发布软件,并确保发生故障时仍然能正常工作。

“代码运行次数多于阅读次数”传达的意思是,在小规模软件系统中,不要过度设计程序,保持简单和愚蠢,以便及时发现和修正问题。

商业视角

我说过,在开发过程中牢记用户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这是在这样的假设下进行的:有用且运行良好的软件,对用户有价值的软件,才会对组织也有价值。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生产良好的、可用的软件,而业务则负责将其转化为金钱。大部分软件都是如此,特别是消费者软件和企业软件。但这种抽象被证明过于简单化,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商业视角纳入到我们的工作流程:

商业需求 > 用户 > 运维 > 开发者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预算:我们没有无限的资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衡量成本和收益。有营销,有最后期限,有利益相关者和投资者。甚至还有个人兴趣和政治因素等。单独考虑我们的软件、我们的团队或我们的用户显得是有意义的,但当我们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时则不然。有时,我们需要致力于创造收入,而不是取悦用户。

也就是说代码程序要迎合商业模式。

各种问题代码

1、难以维护的代码

这是本文开头探讨过的问题。这种聪明但懒惰的代码会变成意大利面条,只有某个特定的人才敢碰。

2、无法使用的软件

这类软件的开发团队没有听取用户的意见,或者是他们将技术放在了第一位。过度设计的程序,“现代化”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破坏浏览器功能的 Web 应用程序等。

3、在我机器上正常运行

这类软件没有考虑运维。这些软件过于复杂,有很多组成部分,虽然数据负载很小但采用了花哨的数据库,由一个小团队管理的微服务生态系统。过早考虑大规模架构的软件。半夜因软件出现故障而被唤醒的人与设计软件的人是不同的一批人。

4、正确的事情

将代码视为目的本身。由自负的工匠、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家和Lisp黑客构建的软件。

5、简历驱动开发

开发软件时不考虑任何风险,开发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

6、虚构的软件 

这类软件即便构建完成也很少(或永远不会)投入生产,我称之为“虚构的软件”。Charity Majors 称之为“活在谎言中”。

另一种虚构的软件是没有用户的软件(但有规模)。这类软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或解决了错误的问题,或者没有受众。这些软件采用了一些炒作的技术,并一直使用,直到出现某种用例。

7、晚期资本主义

由风险投资支持的软件,这类软件没有商业模式,或其商业模式是成长直至垄断然后剥削用户。

如上所述,我认为软件的目的是为最终用户解决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满意,而不仅仅是交付代码。然而,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以来,虽然软件无处不在,但我发现坚持这个立场越来越艰难。

有很多正在开发中的软件根本不关心用户,或者企图操纵用户,或者将用户变成产品。这类软件不仅限于社交媒体,作为用户,点击开始按钮就会弹出各种窗口,我甚至无法在不受到此类骚扰的情况下顺利地预订房间、订购食物;打开浏览器上网搜索就会得到一堆垃圾结果。

似乎做好软件开发的工作与该行业的盈利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关系,我认为这解释了为什么许多软件专业人士越来越不适应该行业。虽然我们不能无视经济现实,但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强力地坚守道德底线,不伤害用户。虽然用户不一定始终优先于商业,但商业也不应无条件地居于首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人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