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曲黎敏教授讲解中医知识时,她讲到: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取象比类,西方人在认知一个事物时,他们会说:“这是什么”,就是对事物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描述;而中国古人是说:“它象什么”,是要对事物的特性进行提取,比如说阴阳,可以分为白天黑夜,男人女人,水与火,甚至人的身体五脏六腑里全都有阴阳等等,因为它们内在都有共同的特性,所以被分为一类。
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依靠的是黄帝发明的指南针。中国古人对方位的习惯表述方式为:南上北下,左东右西。因为南代表的是炎热,而火性为上;北代表的是寒凉,而水性润下;东方为木,代表生发之气;西方为金,代表收敛之气。当我们习惯于这样的表述与思维方式时,往太阳底下一站,马上就能将这些概念对应到现实中来,头为阳,脚为阴,肝气左升,肺气右降,就很容易理解传统文化的这些内容。可是现在的地图全部是北上南下,指南针硬是被改成了指北针,原因在于西方人在航海时,最初依靠的是北极星指向,因此他们把北定为上,这是有他们的历史原因的。可是我们现在这样照抄过来,完全违背了中国文化取象比类的特点。
再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绘画方面的,西方绘画讲的是焦点透视,能把一个物体画得非常立体,感觉就象真的一样,而且追求精确,总结出了黄金分割点,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注意一点,这个数值只能是大约,它永远不可能绝对精确,就象圆周率一样);中国绘画讲的是散点透视,你单独看一个物体,它并不会象真的一样,但是你站在一定距离看整幅画,会有明显的立体感,甚至会产生融入其中的感觉。中国画的美感不是用数值确定的,而是画家心中自然流淌出来,就象星球大战第一集里一样,摧毁死星的时候,目标宽度只有两米,战机要在高速战斗飞行中击发导弹,导弹要直线钻进去很深,同时不能碰到两壁,才能击中能源核心,所有的战机飞行员用计算机瞄准、用眼睛瞄准、用手瞄准全部失败了,只有卢克用心感觉,一发击中,原因是他能感知到“原力”;国画的画家也是一样,虽然借助手、眼、笔、墨来绘画,但关键是他的心处于“恬澹虚无”的状态,真正的美自然地流淌在笔尖,形成传世之佳作,根本无须刻意去计算与规划“我这一笔多长,下一笔多短,从水平多少度穿插”等等,如果一个中国画的画家是这样绘画的,那么毫无疑问,他的作品会被古人列为“工匠类”作品。
第二个例子是做饭方面的,西方人做饭会用到天平,每一道菜肴,食材是多少,就会称量等比例的食盐等调味品,非常精确;中国人做饭,无论你是看食谱还是看视频,里面的厨师永远不会说我用了多少克的食材,所以要称量多少克的食盐这种话,而是说“食盐适量”,原因是中国文化认为盐能调动元气(即肾气),你一天的元气调动多少和盐的摄取量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在古时有些地方缺少食盐,人就会没有力气),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元气的调动有多有少,你如果是统一的标准,那么有人就会摄取过量致病,有人则会摄入过少致病,所以中国古人有句话“过犹不及”,你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改变,绝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我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深深感觉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伤害,这种伤害甚至是难以弥补的,如果我们不注重这些一点一滴的文化传承,那么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传统文化将会彻底被我们遗忘。现在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呼吁“废除中医、汉字拼音化”等等,而往往还会有不少人跟风,把西方的快餐文化当成宝,把自己民族的瑰宝当成废品,这种思潮的存在并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西方文化本质上的特点:掠夺性。西方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现在称之为“能量掠夺理论”,而能量目前是以金钱的形式来体现的,凡是阻碍他们攫取金钱的存在就要被摧毁。
讲到这里要跑一下题了,中医之所以不断被人呼吁要废除,除了人们对它不了解,以及庸医误诊等等,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医费用极其低廉。名医扁鹊说他有两个兄长,每一个人医术都比他高明,他的大哥在人病初起时就能发现,然后用适当的食材做一顿饭请对方吃,病就好了,对方甚至不知道自己生过病;二哥在病起后能发现,然后采取按摩、针灸等方式就能将对方治好;扁鹊的医术是最差的,在病重时才能给人治病,然而这时病人才重视医生,所以他的名气最大。好的中医能够用针灸甚至引动对方的情志来治病,花费低廉。而西医是一整套的产业利益链,如果病人都跑去看中医了,这一整套的利益链上哪里挣钱去?所以必须要扼杀中医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这里写的是错误的,西医也是有医德的,这些是正确的没有错。对于个体而言,相当多的西医素质很好,但是我现在讲的是全局宏观层面。请不要忘记了,鸦片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被西方人称为“福寿膏”,说这是能够增福添寿的好东西。另外,我本人重病后采取的是西医治疗,病情是控制住并好转了,所以西医医生并非有错,有问题的是西方文化的底蕴)。
回到正题上来,“取象比类”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国文化的起源是河图洛书,第一部经典是“易经”,易经就是取象比类的典范,它是把世间事物,分成六十四个卦象,你把遇到的事情对应相应的卦象,就能知道怎么办,所以说易经有预测的功能。其实在我的理解看来,并不是预测,而是易经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世间的规律进行了高度概括总结,只要是这种类型的事物就必然会有这种发展规律(就象是前面提到的火上水下,你点了火,火苗永远是往上烧的,你倒了一桶水,水永远是往下流的),所以虽然当时这件事只进行到了一部分,但是这种类型的事物发展规律必然如此,接下来自然会发生相同现象。这种计算能力是远远超过现代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所以我经常在想,要是有人能用八卦的原理开发一套计算机底层代码程序(最低级的机器汇编语言),不要使用0和1,而是用阴阳即 -- 和—进行编程,再把阴阳生克规律作为运算依据,把易经的内容做为主程序,那么一定会改变计算机的世界(最起码我能确定的一点是,如果是这种底层代码结构,286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和586应该是不相上下甚至要超过的)。
现代量子物理学提出了一个理论,称为“测不准”原理,意思是说在量子层面上,没有任何物质是能够被准确测量的,譬如大小、质量等等,因为它们的运动变化快,而且同时具备“波”(能量状态)与“粒子”(物质状态),你只能用概率学来推测它的轨迹。
我在学习佛经时,里面有讲到,不要使用“是”这个概念的,有“是”就有“非”,就会引发二元论,二元论就是有你有我,一旦有了你我之别,纷争必起;但是有“真”、“假”,真假却不会引发对立,比如说你看到水里有一个月亮,马上知道天上有一个月亮,这是不会引发纷争的。
所以,就象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讲的“心物一元”,当东西方文化发展到极致,研究的其实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一个从内入手,一个从外下手的区别罢了。然而,这需要时间,在趋于大同之前,我们得努力保护东方文化和地球母亲,不要被人类无止境的欲望给摧毁了。
尾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写了好几篇关于中西方文化的文章,这是我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原因是我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给别人讲传统文化的时候,经常会碰壁,讲中医吧,说不如西医有效果,讲书法吧,说不如钢笔和计算机方便,讲禅定静心吧,说是宗教迷信。这让我感觉到传统文化已经非常危险了,所以心中产生了一种紧迫感,不由自己就写了这些。如果有一天,周围的人都能够遵循黄帝内经的道理去养生,能够写书法,画山水,与人言谈无粗言厉色,那么我就不会再担心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了。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