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这个词近几年火起来了以后,很多人似乎都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原生家庭在孩童时期带给自己的伤害,为今天的不幸福找到了理论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一个人现在的状况,来自于过去尤其是幼儿时期的经历,来自于你的环境和周围其他人。有了这个理论的支持,有的人开始迁怒于父母,有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给孩子的教育。今天读了《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作者讨论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与其他任何人无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建立起一套内部自尊体系。
首先,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我们的烦恼都源自哪里?
阿德勒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你可以自己做选择。具体来说,你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你的选择与其他任何人无关,与过去发生的经历也无关。这是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最根本的区别。
举个例子:作者提到了一位女学生,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哲人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做什么呢?”女孩回答说,有个男孩子,她很喜欢,很想交往,但因为有这个脸红的毛病,一直不敢表白心意。女孩还表示,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马上向他告白。
听到这,我猜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女孩怎么会有这样的不幸,这是谁造成的?可能是从小受到过父母的羞辱,导致见到陌生人就害怕;又或者是在爱情中受到过严重的伤害?如果你这么想,弗洛伊德会很同意你的观点。用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来解释现在的不幸,看起来是很有道理。但是,阿德勒不这么觉得。阿德勒说,如果一味靠过去的原因来解释事物,就会陷入到一种绝对的论断: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的全部都是由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这种观点叫做“原因论”。与原因论相反,阿德勒倡导的,是一种“目的论”。“目的论”会说,之所以女孩会患上脸红综合征,又总是治不好,不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疗法,而是因为,她的这种不幸,是自己的选择。这话怎么说呢?在阿德勒看来,目前对女孩来说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就是被自己喜欢的人拒绝,是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但只要有脸红综合症的存在,她就会想“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综合征”。这样就可以不必鼓起勇气去告白,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抱着“如果脸红恐惧症好了,我也可以拥有爱情”之类的想法,一直活在幻想中。正因为如此,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类似的情境有很多,就像是“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找不到对象”,或者“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再比如说"我不擅于人际交往,我性格内向“,那么当陷入这样一种想法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怎么做。也很简单,只需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尽量不介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和别人发生关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或者伤害,还可以用这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可以说,只要选择把自己的不幸当做武器来用,那人就会一直需要这种不幸。这种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结论,其实就是把A来做为自己不要做B的保护伞,如果用一句话说就是,他们都“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在阿德勒看来,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和不良情绪的源头。
因此,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你的一切现状,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阿德勒的心理学,也是一种关于“勇气”的心理学。如果你是一个正在努力克服挑战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在奋力攀登人生的另一座高峰的人,你需要这种主动赋予过去经历意义的勇气,你需要主动选择改变的勇气。
那么,如果我们可以正视自己的问题,如何找到自由、幸福的状态。
阿德勒认为我们需要从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尊体系。这套体系的建立,需要具体的行动,更需要心理层面的建设。
先来说行动层面。先从一个常见的现象说起:有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好好做作业,天天就知道打游戏。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会怎么做?大多数情况下,你应该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学习。上辅导班、请家教,有时候也免不了耳提面命,不做完作业,就家法伺候。但结果你也能想象得到,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很少会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上学习。当然,也会有家长会把心思花在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上。
但从阿德勒的思想出发,这都不重要。你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学习”这个目的,而应该是:孩子学不学习,这是谁的课题。学习这件事,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这样就免不了冲突。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说到这,你可能还是不同意,让孩子学习,应该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至少也应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课题,怎么会是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呢?其实也很简单,在判断是谁的课题时,你只需要考虑一点: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像是成绩不理想,考不上好学校等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所以,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
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在推崇放任主义。放任主义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阿德勒的思想不是放任主义,阿德勒提倡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保护。父母要随时准备好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持;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去指手画脚。这就是课题分离,你需要把帮助孩子成才的课题,和孩子对自己学习的课题区分开来。“课题分离”是建立内部自尊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很具体的行动指南。
说完了行为层面,我再来看看,在心理层面,如何建立这套稳定的内部自尊体系。
我们都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天然就喜欢得到认可,没有人喜欢被人指责、被人讨厌的感觉。
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从人类的这种喜欢被认可、讨厌被排斥的天性出发,想要不被任何人讨厌,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最有效的答案一定只有一个,那就是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对你能够接触到的所有人表示忠诚。假如周围有10个人,那就对这10个人都做出保证:我会努力让你感到满意。但请注意,此时有一个大矛盾在等着你。因为一心不想招人讨厌,你会表示忠诚于这10个人。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没有人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之前的这种承诺,不久后就会被拆穿,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失去信用,让自己感到更加痛苦。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别人,这是对你身边的人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相反,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追求他人的认可。阿德勒说,正是对别人认可的追求,扼杀了你的自由。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如果一味寻求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所以,在阿德勒看来,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够有勇气被别人讨厌。
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别人讨厌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一种状态。阿德勒是想告诉我们,“被讨厌”是自由生活的一种证据,是你按照自己方式生活的表现。想要行使自由,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不被别人接受。换句话说,“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事情,但至于“你是否讨厌我”,和我无关,那是你的课题。
总结一下,阿德勒所倡导的这种思想,放在今天,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形象的词来阐释,那就是“闭环”。确切地说,应该是“打通自身的闭环”。也就是说,你的行动,你的思想,都应该在你自己身上形成闭环。比如说,你赞扬别人,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别人接受你的赞扬;你向别人道歉,就会特别关注别人是不是会原谅你。但阿德勒的思想告诉我们,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心里相信这么做是对的,做这样的事有意义。万维钢老师曾有一篇文章,叫做“精英水平的道歉”。里面谈到,精英道歉,不会去关注是否能够赢回信任,而是“你自己想成为什么人”。精英的道歉,说的是你个人从这件事上吸取了哪些教训,获得了哪些进步。他们不会去控制对方是否原谅,他们只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