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诀3.7.5初试啼声---暹罗之行与日本册封

3.7.5初试啼声---暹罗之行与日本册封


郑和笑道:“在我出洋的时候,佛门弟子和穆斯林的双重身份,总是能给我带来非常好的交往机会。因为内外大洋、无论大小国家,其大多数国王或酋长不是信佛、就是信奉真主,故我们总能找到共同话题,以便开展外交。”


“永乐元年,是靖难成功后的头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出使远洋。当时是从广州出海直接到暹罗,见到国王罗摩罗阇(Ramrachathirat、大城王朝第二乌通王二世)。”


“在暹罗(泰国),我自称是大明国的奉佛信官郑和,告知其永乐皇帝已在大明朝即位,赐暹罗国王驼纽镀金银印。暹罗国的地理十分重要,后来我还参与调解了他们与占城、苏门答剌、满剌加三国的纠纷。”


小武大为惊讶道:“你去调解东南亚各国的纠纷?而不是去悄悄打探,失踪的建文皇帝是否躲藏在南洋?”


郑和咧嘴一笑,道:“当时我人微言轻,又怎么可能打探到如此隐秘的消息?但是能与暹罗国王面子上交好,已然成功了第一步。”


“暹罗国乃南海大国、对周边的威慑极大。相关三国都曾向大明投诉,其各自使者的海船遇到风浪飘去彭亨(北马来西亚、当时属于暹罗管辖),结果暹罗人将大明皇帝回赐给几位国王的印诰全部夺走。”


小武思忖道:“这么说来,暹罗国王自认为是南海之霸主,其它国家都是他的附属国?”


郑和点头笑道:“有这个味道。而暹罗国王亦派使者来我大明朝回访,回返时也遇到了大风浪、飘去了安南。结果使者们尽被安南人所杀,仅一人留在狱中。”


“我大明朝灭了安南(1405年,永乐四年)之后,顺带救出了暹罗使者孛黑---永乐六年我亲自送他回国。此时大明对他们有恩,又显示了灭安南之强,暹罗这才认真回礼,愿将别国的使者释放、印诰归还。”


小武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要建立真正可靠的外交关系可不简单,真得恩威并施呀!不然,像暹罗这样的地区大国,招待你们也不热切,不一定会给大明朝十分面子。”


“只是没想到,东南亚多国使者居然都有过海船被风吹跑的迷路现象发生!他们航海水平都不咋地!而你呢?你为啥没有被风吹跑?”


郑和笑了笑,柔声道:“第一次出使去暹罗的过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以前的海图谬误连篇,根本没法用!”


“途中我们的船队累次校正路线、牵星图样,重画海岛水势山形。真个是无处不观察、无处不测量,每天都不敢睡囫囵觉、唯恐半途出事情。最后也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这才对以后的航海事业有了信心。”


小武点头笑道:“原来是这样呀!你对航海一定是非常有天赋的。而依我看,海上还是船大些更安全,更不容易被风吹歪了航道。”


“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吧?所以你以后的船队才会拥有那么大的宝船!但关键还是永乐帝对你言听计从,若你跟他说需要很大的船,他也得同意花钱去建造才行呀。”


郑和微笑道:“我正是永乐帝的心腹,自然深受信任,不然怎么可能让我统领巨大的远洋船队?而我也的确需要大船,但除了航海安全舒适以外,大船看上去难道不让暹罗等国震惊吗?如此,我的使命才更容易完成。”


“不过正因为皇上信任我,那更不能在航海中出什么岔子,毕竟这些船只都是大明才有的稀世宝物啊!所以对于航海一事,任何时候我都不敢粗心大意。”


小武肃然起敬,道:“不错。说起航海来,放眼整个世界历史,又有谁敢说比你更厉害呢?我绝对相信你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性。同时我也确实没听说过,郑和的船队里有哪艘船、被风吹到不该去的地方去了。”


“另外,从外交的角度上看,既懂佛教又懂回教,确实是你的巨大优势!那么中国三大教中的道教呢?你又有多少认识?毕竟这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呀。还是你完全不了解?”


郑和柔声道:“你说完全不了解道教?这怎么行!出洋的时候,船队里总需要大量的大明水手吧?即算我不信道教,可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信道教的。”


“道教中的神祗很多,我也得一一去了解。水手中东南方的人多,原本拜什么神的都有,甚至包括大伯公、黄大仙什么的;但于我们最重要的却是天妃娘娘(妈祖),因为传说她的法力可以保佑跑海人的安全。”


“于是,我曾奏明天子,在几个重要的港城都修建了天妃庙---比如南京、太仓、泉州、长乐(福州)等地都有。这样每当大伙儿出海前、或是回返后,都要集体去拜妈祖谢恩。”


图表7南京天妃宫正门

图表7南京天妃宫正门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恍然点头道:“原来如此!那么,在那几个港城之中,对你出洋最重要的一个,你觉得是哪里?”


郑和稍微想了一下,便道:“太仓!这个地方的各方面都很发达,对航运货殖等方方面面来说,具有各地都难以比拟的总体优势。”


小武有些奇怪,喃喃道:“太仓我听说过,只是苏州的一个县呀?虽然也在长江边上,但是被上海所挤,如今地方并不大。”


“对了!我记得清朝时一开始还没有上海,但是江南沿海却有所谓的‘苏松太’地区,也不知道是怎么划分的。”


郑和摇了摇头,道:“我不清楚什么上海,但是苏松太地区的地理和功能划分非常清晰。大明的苏州、松江、太仓三州呈品字形相连,其中苏州负责太湖方面的水运、太仓负责长江口方面的水运、松江负责杭州湾方面的水运。”


“太仓也不是一个县,全称为太仓直隶州。包括镇洋、浏河、宝山、吴淞、嘉定、崇明、启东等地(一度还包括舟山),乃是万里长江到东海出口的第一咽喉要地。”


图表8苏松太地区(上海建市以前)

图表8苏松太地区(上海建市以前)

【明清两朝区划,今苏州、上海地区】

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身躯一震,恍然大悟道:“原来还包含了吴淞、宝山、嘉定、崇明等地,这些不都是上海的地方吗?原来明朝人所说的太仓,并不仅仅是太仓一县,而是包括了整个北上海在内的航运大枢纽!”


“同时,松江府指的却是南上海,跟长江的关系不大。所以,你们那时的太仓航运中心、就和我们今天说的上海航运中心,其实是区别不大的!原来竟然早在明朝,就把这里设为直辖市(直隶州)了!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小武自言自语了半晌,回过神来却又道:“那么,为什么你看好太仓、或者说北上海这里的港口呢?而明朝却没有一个出海的重要海港在北方,比方说,天津?”


郑和摇了摇头,道:“要是跟太仓、南京等地进行比较,也只能选择泉州、广州等南方海港,而不可能是北方海港。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与海上针路的水下地形有关。”


小武看过一些资料,倒是明白明朝人所说的‘海上针路’、指的就是航线,因为其画在海图上看起来就像是穿针引线的轨迹。


图表9太仓浏河镇的郑和像

图表9太仓浏河镇的郑和像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只听郑和继续说道:“大型的港口多半都设置了船厂。产自福建船厂的大船都称为福船,这类船吃水很深,大多能跑远洋。不过,福船沿大明海岸线北上,也就只是驶到太仓为止。货物要再往北运的话,只能在太仓换船,转为平底船装载。”


“然后又有两种走法,要么走长江换运河北上,要么沿东海边北上。但是北方黄海之滨的水下沙多且平坦、容易搁浅,只有吃水浅的沙船行驶才比较安全。”


小武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福船和沙船有别?我学到了!原来跟沿海大陆架水下的地质构造有关!表现出来就跟船只的吃水深浅有关。你既然只跑远洋,那么北方的海港就只好不去了!”


郑和柔声道:“北方的海港也不是不能去,驾驶大海船的话,离开海岸线稍微远一点就行了,只是受限制比较多,而且也不经济。”


“永乐二年,我第二次出海,是从宁波桃花渡出发、出使日本。日本的港口相对就要北一点,但是针路上水比较深而不会搁浅。不过,北方的冬天十分危险,航海时得小心防范船只被冰层冻住。”


小武很诧异道:“你居然去过日本?去干什么?见到了谁?”


郑和笑道:“我见到了日本国王足利义满!找他主要有两件事情。其实日本还有一个大觉系的天皇怀良,本应算是日本之主。故在大明之初,洪武皇帝并不认可日本的‘持明系’将军,还拒绝了同室町幕府之间展开贸易。”


“但后来到了建文时期,因时常有些倭寇进犯我国,皇帝便想让日本自行约束。只是日本天皇无为已久,如今征夷大将军(幕府将军)掌控日本已达3代,故只能请足利义满将军去执行此事。所以建文帝便同意封其为日本国王,那还仅仅是我出使日本之前两三年的事情。”


小武这才明白其中原委,点头笑道:“原来你是去告诉足利义满,建文皇帝同意他当国王的承诺,如今还是有效的、大明还是认可的!也免得幕府将军有别的想法。”


“不然的话,如果建文帝真得逃去了日本,足利义满说不定把他偷偷地藏起来了……”


郑和柔声道:“不管怎么样,依照日本先前的国书,大明朝册封日本国‘准三宫源义满’为日本国王,赐国王金印。”


“从此以后,足利氏改称源氏,世代有资格成为日本国王了。于是源义满(足利义满)十分高兴,对我顶礼有加、盛情款待。”


小武笑了,道:“日本有一部名著叫《源氏物语》,我以前也是看过一些内容的。原来这源氏就是从幕府的足利氏演化而来的呀!”


“那个足利义满我恰好也晓得的,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面的那个‘傻’将军呀。他果然是一直在装傻呀,其实聪明的程度一点也不比一休和尚差呀!甚至还有大智慧,哈哈哈……”


图表10足利义满与一休和尚

图表10足利义满与一休和尚

[“傻”将军源义满与”聪明”的小和尚]

图片来自互联网


郑和并不明白小武在说些什么,接着道:“第二年,日本新国王源义满就派使者前来大明回礼,同时将在对马、壹崎等地抓获的倭寇首领20名送了过来。”


“永乐皇帝问过日本使臣,在其国内该当加以何刑?答曰:烹杀。于是在南京街头将20人尽烹之。”


小武嘴巴化作“O”型,心道:“你们真是可以的。日本这一国家显然已经搞定,建文皇帝即便未死,日本也不可能再跟他有任何瓜葛了。”


郑和淡淡道:“永乐帝已经批准同日本国进行贸易,源义满应该心满意足、别无他求了。而明日贸易既多了之后,能跑日本洋面的水手也活跃了起来。”


小武也点头微笑道:“中日之间的航道很多跑海人都是熟悉的,早在宋朝就是如此。你就不必重新测量海图了,要招聘水手也很容易。”


图表11大明朝日月旗(国旗)

图表11大明朝日月旗(国旗)

【远洋船只悬挂的明朝国旗】

图片来自互联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浣洋诀3.7.5初试啼声---暹罗之行与日本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