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整理

一、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发展的结果。这样《指南》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共同的目标导向。

附:最近发展区

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教育的意义,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斯基发展观中的重要理论。就条件而言,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想对儿童的发展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教师必须首先确立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即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一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由于在他人帮助下。儿童表现出了更高的智力水平,与其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一段差距,维果斯基将这一差距称之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2.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基础上,教学不仅仅跟随儿童已有的发展成果,也不是对儿童的简单机械灌输,而是真正建立起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的桥梁,积极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最近发展区意味着儿童在最近的将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包含着儿童发展的潜能,可以用来标志儿童发展的趋势。就像从一颗嫩芽到花朵绽放的过渡是蓓蕾,在一定程度上蓓蕾的发展决定了花开的程度,这蓓蕾中的潜能是教学可以利用的、来自儿童发展内部的积极力量。

3.在教学中典型的更有能力者是教师,借助教师的帮助,儿童可以完成他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表现出可能达到的更高发展水平。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在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提供帮助可以为儿童搭建“最近发展区”,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提问、鼓励和建议策略进行指导,如在教学中应多表达“这个是什么呢?”“下一步该怎么做呢?”,而不是“这个要放这里”“这个应该是这样的”,要让孩子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更高水平的方法。如孩子在拼图时,是引导他关注拼图上的图画联系,每块拼图的方向和位置,而不是直接将他拼不好的那一块放上去。

4.最近发展区的实践是需要教师和孩子之间知识的共同构建。例如,在课堂上将一些贝壳分类,可以按照大小分,也可以按照颜色分,教师发现一个孩子身边有两堆贝壳,一堆答,一堆小,就问他:“你在干什么?”孩子回答说:“贝壳”。教师指着一堆大贝壳说:“对的,这些都是贝壳,但这一堆是,这时教师没有急于告诉他答案,而是故意拉长了声音等着他思考,并拿起一个大的贝壳和一个小的贝壳,指着那堆大的贝壳说:你打算把这个个放到这里呢?“哦,那些是大的!”孩子终于把大的贝壳放到大的那一堆去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儿童不能完全理解教学的目标,教师也不很确定儿童行为正处于什么水平,儿童在怎样进行构建,但儿童和教师都试图在最近发展区的范围里理解对方,儿童试图理解任务和教师的意图,教师试图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

5.对教师来说,为帮助儿童跨越其“最近发展区”,从开始的“不能”变为最后的“能”,提供的最重要的帮助是在恰当的时候、以适宜的方式表现出更高的智力水平或问题解决水平,把儿童当前尚未掌握的高级心智功能及其运作过程完整、正确地展示出来,为儿童的模仿和内化提供可以直接感知和学习的对象。就是在孩子最近发展区内提供一个支架,就能使这个孩子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行为。使用支架,不是直接告诉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通过巧妙的暗示来指明方向,使儿童能够借助教师的点拨引导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并在引导儿童过程中与儿童共同构建知识,参与到儿童的问题情境中去。例如,一个孩子要数数,任务是数到10,最初教师抓住孩子的手指,和他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他的手指,这时是教师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数数责任,以后,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帮助,在数数时,我、不再和她起数,而是帮她一起扳手指,再之后完全让他自己扳着手指数,这就如一所建筑的支架,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逐渐地把支架撤掉一样,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独立行为。教师不要等待儿童自然地发展到下一发展阶段而要在最近发展区内通过支架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做,对于教师是一种挑战,他们既要懂得儿童学与做的能力,要为儿童新的学习提供适当的支持,还要懂得何时撤掉支架,把学习参与、内化的责任给予儿童,实现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的自我发展。

二、指南的框架和内容:

三、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附:如小班体育活动“小猪运饼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的能力。教师在设计“请小猪运饼干”的任务时,要求幼儿将运回来的饼干按形状分类摆放。如果仅要求幼儿取回饼干后放入大筐中,幼儿练习平衡行走的目标就已经达成了,而教师这样设计活动就进一步将数学学习任务和体育活动自然地结合起来了。在这样的活动中,数学学习是一种附加的任务,幼儿在达成某些特定活动目标的同时,也巩固了某些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附:学习品质

四、健康领域

《指南》则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同时提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幼儿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不仅关系到幼儿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开展幼儿园健康领域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认识基础。幼儿在健康领域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围绕这样的健康观念展开的。

五、健康领域第一个子领域:身心状况

“身心状况”包括幼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状况,这是正确健康观念的重要体现。其中,根据幼儿体态发育、情绪表现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了幼儿阶段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具体目标,集中表现为幼儿在身体形态、机能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状况。

1.具有健康的体态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中提出了幼儿“具有健康的体态”的发展目标,并进一步提出“身高和体重要适宜”以及要逐渐形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等具体要求。这一目标对促进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指南》围绕幼儿健康体态的发展目标,从营养与健康的膳食供给、桌椅和床的卫生要求、睡眠时间的保证、定期的健康检查以及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保障要求和明确的工作方向。

2.幼儿情绪健康的发展目标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中提出了幼儿“情绪安定愉快”的发展目标。

良好的情绪表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安定与愉快是维护身心健康、促使其产生社会适应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条件。《指南》依据幼儿的情绪特点与发展需要,提出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在稳定情绪、保持愉快情绪、适度表达和调节情绪等方面的具体发展目标。幼儿的情绪表现与幼儿所处的环境及其内在的感受直接关联。在幼儿园尚存在忽视幼儿情绪和内在感受的现象,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例如,初入园的幼儿通常会因为与亲人分离以及环境陌生而产生焦虑、紧张、伤心、害怕等不良情绪,这时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要格外地关爱他们,帮助他们缓解分离焦虑,并通过引导他们进入到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促使他们体验到幼儿园生活与活动的快乐。但是,有的教师却无视幼儿的这种感受和需要,任幼儿哭泣或伤心,也有的教师甚至会吓唬或训斥幼儿。入园初期的幼儿若长时间处于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很容易致使身体机能的失调,出现身体不适、生病或夜惊、梦魇等身心健康问题。

又如,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有些教师可能会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维持进餐秩序、保持进餐环境的安静、督促幼儿快吃、要求幼儿不挑食或完成一定的进食量等方面,虽说教师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却会导致进餐环境过于紧张、压抑和沉闷,进而导致幼儿无法感受到进餐过程的轻松和愉悦,从而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再如,有的教师会对那些乖巧懂事、聪明能干、可爱随和的幼儿表现出明显的偏爱,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照顾,而不太喜欢那些调皮捣蛋或性格有点异常的幼儿,有时甚至会不自觉地对他们表现出不耐烦、拒斥的态度或行为。教师这种不公平、不接纳的态度和行为很容易被那些较敏感的幼儿意识到,很可能对其情绪表现以及个性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良好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形成安定、愉快情绪的基础。幼儿若能经常性地获得良好的感受和体验,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感受和体验,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模式和习惯。为此,《指南》在“教育建议”中强调要为幼儿“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要“欣赏”幼儿、“接纳”幼儿等,这对于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安定、愉快的情绪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同时,《指南》还强调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我们可以从帮助幼儿学习识别情绪、理解情绪和表达情绪开始,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那些转移、缓解或控制消极情绪(如生气、伤心)的方法,这是促进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附:情绪管理的十个方法:

方法1帮助孩子认知情绪

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完全不听。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能表达,他才能沟通,才能想办法。有时,只需表达出来,情绪就解决了。

方法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品味美好,有很多方法。比如,随时给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种细节。生活中的点滴很容易被忽视略过,我们指给孩子看,就是在延长这些瞬间、扩大这些细节。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好事拍照、录像、写日记记录、存档,经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另外,要提高品味的质量,就要培养孩子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地做事情的习惯。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小孩耳濡目染,都能跟大人学会做事情时合并几件事,这样似乎提高了效率,但实际上养成了分心的习惯。专心地吃饭、打电话、走路,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更多。品味美好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分享。我们都知道,不能强迫孩子去分享。鼓励孩子主动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小孩之所以有时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对所有权还缺乏安全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限,对环境感到不可控、难以预期。这些大人都要理解。分享好东西,把美好加倍,这是存在于人的天性中的。

方法3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我们平时要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以及能力上的种种不足,多去发现孩子这些优秀品格的表现,一旦发现,就及时肯定,这样久了,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

方法4对成长感的识别和强调

我们成年人都会在发现自己有所成长时感到欣喜,对于孩子来说,成长就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及时指出来,让他看到,告诉他,你记得不,你去年、上个月还是什么样呢,现在都可以做到这样了,进步、提高、成长,这是最能体现孩子自身价值的。随时抓住时机,发现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

方法5培养兴趣爱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机会

对兴趣爱好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着成熟的兴趣爱好的人,他们对新事情更感兴趣,学习能力更强。因为他们的学习更是出于内在动机,他们有更顽强的意志力和激情。兴趣爱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闲等等,它还可以像一个心灵上的朋友一样,让人在欢乐时去跟它分享、忧伤时跟它倾诉。另外,它或许还能给人提供一个新的身份,让你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方法6给孩子“心理玩具”

心理学家在做提升幸福感的干预实验时有一些看似很普通、有点幼稚的做法,比如,记录下来当天发生的好事,并解释为什么你感觉不错;写下能展现你好的一面的事情,每天去温习。据调查,每天写下件让你感觉好的事,这个做法效果很好,效果的持续时间也长我们自己也可以这样做,也可以引导孩子这样做。我们可以在情绪有些低落时,把这些好事当作心理玩具,拿出来玩味。我们也可以每天睡觉前或在其他空闲时间里,没事就在脑子里整理自己的这些好事。大家可以试试。其实这就是在训练我们转念的能力。

方法7不做情绪绑架

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可以让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饰。我们可以生气。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这不是好办法。总这样说,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让他对自己的为负责,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教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如果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那就跟孩子说,妈妈这会心情不好因为别的事情,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等情绪好了,马上就跟你玩。这样,孩子也可以学会,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练习自己去处理。他也会知道,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我们要认识到,消极情绪对孩子是有益的,是他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只有当我们自己接受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我们才能做到不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他的情绪,并且教给孩子去接受他的情绪。

方法9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

孩子发脾气,我们本能地想救火。如果认识到消极情绪的意义,我们就知道,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他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当然对于两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还是应该用转移法先去哄好,然后再讲道理。

方法10教给他处理消极情绪的办法

宣泄法:沙袋,倾诉法:找人聊天、玩玩具、画画;镇静法:数数深呼吸;转移法:看景色、听歌、运动做自己的爱好。

3.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目标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身心状况”中提出了促进幼儿“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的发展目标。

人的适应能力既体现身体对内、外环境极其变化的适应上,反映出身体机能和体质状况,也体现在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上,即我们常说的社会适应能力。《指南》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人体对天气冷热极其变化的适应、对日常交通工具的适应、对新环境和集体生活的适应等方面提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目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关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包含在《指南》的社会领域中。

围绕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指南》从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开展多种游戏活动、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这对幼儿提高幼儿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中,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如转圈)和器械活动(如玩秋千、坐转椅)来促进幼儿平衡机能的发展的教育建议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幼儿平衡机能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脑的功能和认知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为此,建议幼儿园应更多地配备秋千、荡船、转椅等运动器械,并引导幼儿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

附:安全感的建立

大家越来越重视安全感的问题,源于安全感的建立,将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

但是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什么是安全感,而不是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于安全感的原因,否则并不能对症的解决问题。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认为孩子第一个阶段的危机就是信任和怀疑。

这一阶段的主要影响来源于母亲。如果这个阶段,父母可以满足孩子的的需要,孩子就可以产生最初的安全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所以信任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比较独立、自信,与他人能友好相处、也更容易感受到快乐;而童年缺失或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容易自卑、敏感、多疑,不太善于与他人建立关系。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真实案例来演示:

孩子面对权威型或者陌生人群不爱说话,家长不要觉得丢脸而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须打招呼必须满脸笑容,反而是可以蹲下来抚摸孩子,询问孩子害怕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抚摸孩子躯体的行为会让他在生理上提升安全感;询问缘由并加以分析的行为会让孩子找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有哪些,以及“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好的。

不断寻找妈妈的孩子会以为,妈妈一旦离开,身边的环境和人群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而事实上,并不会有危险。

妈妈可以先尝试让家中其他的成员来替换自己,一边让孩子脱离依赖母亲的习惯,二是让孩子意识到其他人也是可以成为自己依赖的角色。

再者,家长可以慢慢的尝试让孩子一个人存在一个空间内,但是需要提前向孩子表达自己要去哪里要办什么事情,多久会回来。让孩子在时间和事件上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反而是那些突然间消失的母亲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不安全感。

安全感的定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指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