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呼吸机:热修复的新起点

1、ICU医生的拿手手艺——呼吸机

咱们今天上课以前,先开个“医院运动会”。

你是领导,站在主席台上检阅各个科的方队。

那你能通过医生手里的“武器”,判断他是哪个科的吗?

现在走来了一群脖子上跨着听诊器的,你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心脏科的。

接着来了一群拿手术刀的,你又猜对了,这是外科医生,拿手术刀做手术。

后面走来了一群手里拿着凿子、锤子的。没错,这是骨科医生。敲敲打打,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

又来了一群戴着高度近视镜,手里端着显微镜的。这是病理科医生,天天盯着显微镜看,把眼睛都看坏了。

最后来了一大堆医生,一起用力地推着一台机器。这个机器方“脑袋”,下面是空气压缩机,边上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子。

这是什么呢?

这个铁家伙一般你没见过,只要见过就是遇到大麻烦了。

这就是呼吸机。推着呼吸机的就是ICU医生。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ICU医生,他最拿手的是什么手艺?我相信每个ICU医生肯定会说是用呼吸机。有了呼吸机,才有了现代化的ICU。

那呼吸机是怎么来的呢?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又给医学带来了什么启示?

2、脊髓灰质炎与呼吸机发展简史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说过,病人危急程度是倒逼医疗技术研发的源动力。

先请你看一张图片,这是人类用“铁肺”大战脊髓灰质炎。

“铁肺”大战脊髓灰质炎

这一排一排的铁柜子就是“铁肺”,也就是第一代呼吸机。病人躺在里面,脑袋露在外头。铁柜子连上一个大风箱,一抽气,里面就变成了负压,这样病人的胸廓和肺就能够张起来了。

铁肺可以帮着病人呼吸。

为什么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需要这样做呢?

脊髓灰质炎,也就是小儿麻痹症,你可能见过因为脊髓灰质炎而残疾的病人。但是,可能没见过其中的严重类型。

严重的脊髓灰质炎不仅肢体的肌肉瘫痪,病人呼吸的肌肉也会瘫痪麻痹。没有呼吸机的时候,病人就只能活活憋死。更让人痛心的是,这种病主要攻击5岁以下的孩子。

有活下来的病人这么描述窒息的感觉:

你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脏还在跳,你拼命地吸气,却完全吸不动。

把没法呼吸的病人放进“铁肺”里,他就能呼吸了。

但是“铁肺”有个问题。

虽然它可以帮助呼吸,但是解决不了病人的咳痰问题。所以,用“铁肺”治疗脊髓灰质炎效果并不好。

1952年,脊髓灰质炎在欧美再次爆发,这次不能用“铁肺”了。

当时,丹麦哥本哈根的两位医生提出,需要把病人的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在气管里插上管子,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用一个皮囊连在管子上,捏皮囊,气就打进去了。这就解决了病人的通气问题。

其次,还可以通过这个管子给病人吸痰,也就解决了肺部感染问题。

这么做,使抢救成功率达到了75%。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种皮囊看着简单,其实它是现代呼吸机的一个简单模型。

用外力、用正压把气体打到病人的肺里去,帮助病人呼吸。这就是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皮囊

再后来,发明了专门正压通气的机器,替代了皮囊和医生的手,这就是今天的呼吸机。

现代呼吸机

现代化的呼吸机,已经用到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流量传感技术、智能报警系统,还可以提供各种呼吸模式,以应对不同的病情需求。

呼吸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安全。呼吸机,成了生命支持中最重要的一环。

3、医学治疗是热修复

能支持呼吸,就能先把病人的生命维持住,这给医生治病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们知道,救命和修机器不同。

修机器的时候,可以先让机器停下来去修某个零件,修好了再装回去。这是冷修复。

那治病行吗?

脊髓灰质炎是病毒攻击了咱们的神经系统。能先让生命这台“机器”停下来,再去修理神经吗?

当然不能。

其次,神经修复需要时间。如果没有呼吸机先保住命,哪来的后续修复呢?
修机器可以冷修复,但是,每一项医学的治疗技术都是热修复。
热修复是个计算机术语,它的核心就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去修复功能。

平移到医学上。“热”,就是活着,是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修”,就是干预,是医生用药、用刀去作用于疾病部位,切除病变组织,修理缺损,或者改变某种机能。

“复”,就是自我修复。


在大病的时候,只有先“热着”,先“修”,才有最后的“复”。

在呼吸机出现之前,对于大病,医生们很难“修”。

为什么?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力很强,可能还没等人体的自我修复起作用,就已经夺去了生命。这个时候,必须先让病人能呼吸。

先活着,然后才有然后。这是热修复。

大手术的时候,需要深度麻醉,麻醉就会让呼吸受到抑制。只有用呼吸机去控制呼吸,让血里的氧气足够维持生命,医生才有可能做手术。这也是热修复。

呼吸机的出现,代表着现代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它让更多复杂手术和更复杂、更高级的治疗技术得以实现。

呼吸机就是热修复的新起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三个字——热修复。

热修复的关键,首先是必须“热”。我把“热”分成了三个层面:


4、热修复的三个层面

“热”第一层:器官支持。

比如,咱们前面说过的打开心脏做手术,那就必须保证心脏里面没有血。这样,外科医生才有可能做手术。

如果心脏不射血了,怎么保证给其他器官供血呢?怎么做到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做到“热”呢?

体外循环技术就是用一台机器把心脏里的血引出来,然后经人工在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加上氧,除掉二氧化碳,然后再输回动脉系统。

这样,既保证了外科医生可以打开心脏做手术,又保证了其他器官不缺血、不缺氧。尽量接近生理状态,让病人在“热”的状态下,完成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心脏大手术。

支持器官的功能,越接近生理状态,病人就越安全。

“热”的第二层:降低功能。

有时候,我们甚至用“冷”来保证热。

举个例子。

比如心跳停止,抢救成功之后,或者严重的大脑外伤,或者溺水,这些病人都会发生脑细胞的损伤,救治难点就是怎么修复受损的脑细胞。

如果脑细胞还在快速地工作,快速地代谢,快速地履行功能,那么修复起来就非常难。

那怎么办呢?

研究表明体温每降低1度,大脑代谢率就会降低5%。

所以,我们可以人为地把病人体温降下来,用“冷”降低脑细胞的功能,这样不就增加了脑细胞修复的可能性吗?

这个时候,“冷”就是为了保证“热”。

我们用药物、呼吸机,再加上降温措施,让病人在高度的镇静和肌肉松弛状态下,体温降低到32-35摄氏度。让大脑先休息,然后等待自我修复。这同样是一种“热”。

“热”的第三层:器官替代。

比如,爆发性心肌炎的孩子,心脏短期内发生了剧烈的心肌结构变化。心脏不射血了,怎么办?

再比如,爆发性的流感肺炎,肺在两三天内就快速变白了,不工作了。这个时候用呼吸机也保证不了病人的生命了,怎么办呢?怎么做到热修复呢?

生命支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做到短期内替代心脏和肺工作,维持基本生命,这是最高级别的“热”。

用到的设备就是“魔肺”,它的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

“魔肺”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生命支持技术的最高水平。

它可以临时替代心脏或肺,或者两者一起替代。优先保证生理状态稳定,先保命。本质仍然是“热”,也就是生命支持,维持一个接近生理的状态。

我再给你讲一个病例。

几年前,我们治疗过一个美院学画画的大学生。他因为胃溃疡导致胃穿孔。胃里的食物和胃液流到了腹腔里,带来了严重的感染和休克。

外科医生紧急开腹,把这个穿孔修补好,又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又给了大量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手术后,病人转到了ICU。但是,即便是这么成功的手术,手术后病人还是继发了呼吸衰竭。

这个时候必须用呼吸机。

咱们正常人呼吸,空气里氧气约占21%,这个病人要用呼吸机把100%的纯氧打到肺里,才能维持生命。

我记得抢救的第一天晚上,护士脱开呼吸机给他吸痰的时候,这个病人咳嗽了一下,一口血水,顺着气管插管,直接就喷到了天花板上。然后,他的监护仪“嘀嘀嘀”地报警,他的血氧快速下降,心率快速上升。

这说明,这个病人的呼吸衰竭到了最危险的地步。

你觉得这个病人救治成功的希望有多少呢?

他的父母问我:“孩子还有没有好的可能?”

我说:“病情确实太重了,这个时候呼吸机是保命。然后给他时间,慢慢修复。”

第7天,这个病人的病情果然好转,他脱离了呼吸机,拔了气管插管,转到外科继续治疗去了。

后来,我还见过这个孩子,他毕业后回了老家大连工作,没有遗留下一点健康问题。

今日得到:

1、呼吸机。推着呼吸机的就是ICU医生。

2、呼吸机的发展

第一代呼吸机就是一排一排的铁柜子——铁肺。

把没法呼吸的病人放进“铁肺”里,他就能呼吸了。

但是“铁肺”有个问题。虽然它可以帮助呼吸,但是解决不了病人的咳痰问题。所以,用“铁肺”治疗脊髓灰质炎效果并不好。

3、第二代,气囊。

气管切开,在气管里插上管子,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用一个皮囊连在管子上,捏皮囊,气就打进去了。这就解决了病人的通气问题。

其次,还可以通过这个管子给病人吸痰,也就解决了肺部感染问题。

4、这种皮囊看着简单,其实它是现代呼吸机的一个简单模型。用外力、用正压把气体打到病人的肺里去,帮助病人呼吸。这就是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5、第三代,呼吸机。

后来,发明了专门正压通气的机器,替代了皮囊和医生的手,这就是今天的呼吸机。

现代化的呼吸机,已经用到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流量传感技术、智能报警系统,还可以提供各种呼吸模式,以应对不同的病情需求。呼吸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安全。呼吸机,成了生命支持中最重要的一环。

6、热修复:

修机器可以冷修复,但是,每一项医学的治疗技术都是热修复。

热修复是个计算机术语,它的核心就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去修复功能。

平移到医学上。“热”,就是活着,是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修”,就是干预,是医生用药、用刀去作用于疾病部位,切除病变组织,修理缺损,或者改变某种机能。

“复”,就是自我修复。

在大病的时候,只有先“热着”,先“修”,才有最后的“复”。

7、呼吸机的出现,代表着现代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它让更多复杂手术和更复杂、更高级的治疗技术得以实现。呼吸机就是热修复的新起点。

8、热修复的三个层面

“热”第一层:器官支持。支持器官的功能,越接近生理状态,病人就越安全。

“热”的第二层:降低功能。有时候,我们甚至用“冷”来保证热。

“热”的第三层:器官替代。生命支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做到短期内替代心脏和肺工作,维持基本生命,这是最高级别的“热”。


9、用到的设备就是“魔肺”,它的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

“魔肺”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生命支持技术的最高水平。

它可以临时替代心脏或肺,或者两者一起替代。优先保证生理状态稳定,先保命。本质仍然是“热”,也就是生命支持,维持一个接近生理的状态。

10、重点

. 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告诉我们呼吸支持的重要。

. 保证人活着的同时让人体修复,是医学上的热修复。

. 热修复的三个层面:器官支持、降低功能、器官替代。

11、机器永远不会累,但是它却可以停下来。但人即便再累,也必须永远走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0-14呼吸机:热修复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