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1)

如阅读一本书(一)

作者:湿陷性黄土地基

时间:2020.09.19

半年前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1972)。当时我正处在毕业前夕,所以并没有时间去阅读它,把它丢进MarginNote立项后便置之不理了。一个星期前我又开学了,并且我敏锐的预测到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会有大量阅读文献和书籍的任务,按照旧例,我那“混沌”的大脑和“随缘的摘录习惯”很难帮我完成阅读任务,于是我灵光一现,想到了这本“吃灰”的书。遂趁着暂时没有作业,花了一些课下时间通读了一遍。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是能够在日后帮助到像我一样有阅读任务的可怜读者的。

考虑到不是每个朋友都是罗先生一样的“时间管理大师”,而且388页的书籍必定会耗费想要阅读这本书的人的珍贵“996ICU”时间,恰巧我也需要在阅读此书后重新巩固一下思路,于是这篇文章便出炉了。希望它能够满足你对这本书的好奇。

严格意义上说本文并不是一篇读后感。而是我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拾取了文中一些我认为有价值的观点并加以个人的理解进行的二次创作。如果咱俩的脑回路类似,恭喜你,阅读这篇文章对你来说轻而易举,并且我们在很多观点上将会达成共识。反之,也会出现你不认可这篇文章的情况。

无论是否认可此文,我都建议你亲自去阅读这本书(毕竟我也不敢保证此文语言优美、内容严丝合缝、逻辑严谨,我只能在我认知能力的范围内尽量做到这点),因为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时至今日仍然是值得讨论和思考的,而你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独立思考,要单纯的从我这里获取资讯和增加理解力更让人欣慰。

感谢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分享。

感谢你看了无关正文内容的613个字。



引言

相信会有人会遇到过以下几种的情况:

1.看到一本提升智慧的书,决心挑灯夜战,拜读一番,准备在几天后的辩论赛场上让隔壁的小花为自己的“智慧”折服,倾心自己。却不料十天后“智慧语言”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脑子空白之下又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些个“大海小池塘”、“祖师爷的教科书”、“金科玉律”之类的话语,在会场上留下快活的气氛。

2.看到一本关于各地人文风情的书,相信它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一雪前耻,遂再次挑灯夜战。却不料20天后的会场上自己“言之凿凿”说出的“马里亚纳海沟下生活着海绵宝宝”话语又引起了会场上所有人的耻笑。

这便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导致的窘况:既没有增长了智慧,也没有获得了知识。

只要你在孩童时期接受过义务教育,你就有机会接触并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每个人看书的目的也不同,为了考试获取高分,为了消磨时间,为了获得家长的表扬等等…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关于如何阅读”的训练,所以他们很可能在阅读时采取了错误的阅读方法,走了很多弯路,事倍功半,最终获得了来自别人委婉的评价:“他(她)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干”。

不同种类的书籍,有着不同的阅读策略。而这篇文章,就是在和大家分享这些阅读策略。

即便你拒绝阅读此文,不掌握文中策略,你同样可以阅读书籍,并有所收获;虽然我不能保证的这篇文章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绝对正确的,但我认为只要你阅读此文,并有自己的想法(哪怕和文中的观点背道而驰),就会是有收获的。当然,我更希望你能够通过此文掌握一些巧妙的阅读技巧,从而提升你的理解力和知识储备能力。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里我会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高效的阅读一本书或者同一主题的不同书。这四个方面分别是:

1.阅读的目的

2.四种阅读策略

3.书籍的大致分类和应当采取的阅读策略

4.阅读的好处和一些玄学内容

在第一部分,我会分享“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在第二部分,我会分享“四种阅读策略: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内容并加以分析。其中「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会是重点,或许在此部分我会分多篇推送完成”。

在第三部分,我会分享“书籍的大致分类和阅读他们应当采取的具体策略。这一部分比较简单,所以我会少说一点。”

在第四部分,我会分享“阅读的好处和一些玄学内容,这部分很难用逻辑和理智去评判,所以这部分内容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写下来的意义)”

简而言之,第三部分是最重要的“应用工具”,读懂第二部分是你读懂第三部分的必要条件,第一部分则是综述和引入,最后一部分则是读书的一些好处。重要程度也是递减的。



第一部分:阅读的目的

我们获取资讯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毋庸置疑,社交媒体(Twitter、Weibo)和新闻软件(BBC News、Tencent News)能帮助我们“获取资讯”,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也能帮助我们完成此目的。但有些时候我并不推荐你使用他们来获取“非实时资讯”(即便是获取“实时资讯”,你也要谨慎使用它们),因为它们并不增加你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

首先它们能够提供给你的资讯实在是太多了,就如同极少的资讯一样,对你的理解力来说都是一种阻碍。例如我们在Google上搜索“如何做蛋糕”,仅0.75秒,我们就检索出了大约1亿9千万个结果。同样,在微信公众号上搜索“中国各地美食”,我们会得到2921条结果。这么多观点不一样的结果任你挑选。这其意味着,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资讯泛滥阻碍我们的理解力发展。

其次,这些媒体出于各种考量,对自己的资讯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包装,使得「思考不在需要了」。这种情况在长期出现各媒体口径一致的社会上更加严重,它们做了一切努力,目的就是让观众(读者)能够轻而易举的接受它的观点,更有些阴险的媒体,通过一系列的策略,直接剥夺你思考的权利,把它的观点施加在你的身上,并试图让你相信这是你自己的思考结果。遗憾的是,陷入这种困境的观众(读者)不在少数,并且他们还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此外,大数据时代的每个人都是裸奔的,媒体会根据你的样本数据给你制定“你喜欢”的新闻而非“真实的”新闻。

所以,倘若你需要获取有价值的资讯,又恰好想保持“独立且清醒的头脑”,那么阅读书籍、期刊、文献,绝对是你最好的方式。你对于资讯的理解,绝不是仅限于知道“存在”。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可以轻易归纳出阅读的目的:获取资讯和增加理解。

我们将“获取资讯”和“增加理解”放在一起解释,是因为它们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获取资讯”能够让你知道“陈二狗昨天偷吃了一个苹果”——“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增加理解”则让你思考“陈二狗为什么要偷吃苹果”——“为什么是陈二狗?为什么是苹果?为什么发生在昨天?媒体的报道是否失真?陈二狗偷吃苹果的背后是否有什么隐情?”等等。而不是像打了鸡血一样在社交平台上叫嚣着:“陈二狗,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看新闻了,新闻上说你不好,所以我…我恨你!你…你虽远必诛!”

增加理解后,你甚至还能透过这则资讯听懂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严格上来说,阅读的目的有三个:“获取资讯”、“增加理解”、“消遣娱乐”。

“消遣娱乐”的目的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你但凡通过阅读达到了其他两个目的之一,你就一定会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但反过来却并非如此。

为了“获取资讯”而阅读:凭借出色的智慧和或过人自信(二者有一即可),相信我们在阅读新闻、文章时,我们的“资讯”储备已定能够增加,但它却对我们的“理解力”无任何裨益——我们只是知道了有这回事。

为“增加理解”而阅读的解释和前两者有些不同。我们举例说明:通常意义下,假如在课堂上我们有了疑问,我们可以询问老师,从而省下思考的时间。你通过倾听老师的话去理解你的疑问,从而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在生活中我们有了疑问,老师却不在场,我们获取答案的最佳策略是把问题列出来,并且通过思考和分析在书中寻找答案,而非各种媒体(关于这点请看上文)。当我们有了疑问,能够明确的提出问题,你就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书本来增加自己的理解力,此时你会发现,书本取代了课堂上教师的职位。

“获取资讯”适用条件很广:“f(x)在[a,b]上可导且导数恒为0,则f(x)在[a,b]上是一个常数”是“资讯”,“第十二届海峡论坛本月20日召开”也是“资讯”。只要是消息,能够流通的,能被读者获取的,都是“资讯”。

“增加理解”适用条件则很窄:仅限那些水平高于读者书籍。这类书籍读者一开始读者很费劲,双方的理解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但也不能是“鸡同鸭讲”的水平,毕竟读者阅读这类书籍就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理解力,作者阐述的内容也正是来帮助读者增加理解力的。读者要借助以后我们会分享的一些技巧来把双方的“理解力”缩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学到东西。

在上述两个过程中,“获取资讯”和“增加理解”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主动”和“达成共识”。倘若你没有对与某些知识的欲望,你是不会主动向老师或者其他主体寻求疑问的动作的。“达到共识”是指当我们在和老师(或书所代表的作者)沟通时,老师能够通过他的语言将道理深入浅出的讲给你听,通俗地讲,就是当你和老师智商不一样时,老师会主动“降智”以向你解释。但这也要求你主动向上寻求一个共同平衡点,老师讲的话你能听得懂并且能够被你掌握,你讲的话老师也能听得懂并且你俩意见相同。而这个平衡点,就是“达成共识”。寻找这个平衡点,主要靠读者自己。读者需要主动地、凭借自己的心智去阅读,由浅入深。

所以说,阅读其实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

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步骤,让书本教授我们,从而帮助我们获取「资讯」,并且增加我们的「理解力」,既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同样也是这系列文章的最终目的。

总结:

这一篇我们花了大量的文字讲述阅读的目的:获取资讯和增加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阅读一本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