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几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

语言是很奇妙的东西,我们给孩子的回应方式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总体来说,回应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共振互动型

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关注。比如在婴儿出生后,婴儿笑,母亲也同样给予微笑;婴儿哭,哪怕母亲在另一个房间,也马上冲过去抚慰婴儿。

确认孩子的感受是对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和周围的人比较容易相处。

2)以母亲为中心型

在这种关系中要以母亲为主,婴儿像是母亲的玩具,什么反应要按照母亲的预期来。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婴儿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取悦母亲的方式,与母亲建立“没有自我”的关系。

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可以适应社会,但是很难真正融入社会。他的内心看似完整其实是空虚的“假自我”。很难真正与人建立起联系,因为建立联系对他而言是损耗能量的,会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从而让自己特别累。

(3)无关反应型

比如孩子兴冲冲的想过来跟妈妈分享一个苹果,妈妈回应:“哇这个苹果好大啊”或者“那我们先去把苹果洗一洗然后一起吃”,这个就是对孩子所关注内容的回应。如果妈妈的回应是:“你的衣服怎么这么脏啊”,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无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茵成为“无关反应。”

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他会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之中,会有“存在性焦虑”,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并不是父母离开孩子孩子才会有抛弃的感觉。在我们身边有时会看到年轻男女谈恋爱,女生一天要打十几个电话要知道男生在哪,行为上说是不放心男生,潜意识其实是因为感受不到情感链接的存在,“你不搭理我,我就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了”,这就是一种“存在性焦虑”。

(4)情感逆转型

情感逆转型的人最明显的特点是反人类情感。这样的母亲似乎专门和孩子真实的感受过不去,总忍不住要逆转孩子的情感。反人类情感的人善于把任何气氛都逆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严重怀疑自己,不敢对未来有任何期望。

如果不幸,我们是在后三种模式的亲子关系下长大的,并且已经为人父母或者正准备进入父母的角色,请记得一定向内看,察觉自己,同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亲子关系。这样最大的受益是自己,也是疗愈自己的一个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单了解几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