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就会是什么样的人


最近《人民的民义》这部反贪剧火的一塌糊涂,我想不仅是因为它尺度大,而且不一般的接地气,剧中很多案例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真实的案例。但这篇文章要谈的是电视剧中让人很多人诧异的人际关系: 为什么中央检察院侦查处长侯亮平的死党是反贪局长陈海,反贪局长陈海的朋友是警察局局长赵东来,就算被侯亮平称为“输在起跑线上的人”发小蔡成功也是实打实的暴发户,同时剧中官员的老婆不是官员就是富商和高级知识分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豪华的朋友圈在生活确实罕见,可是对于那些官场和商场的达官显贵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中国人向来讲究门当户对: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圈,你有什么样的圈子也会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不同的事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亲戚朋友对于当下的中国人来说,不只是简单的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更多意味着政治经济资源和发展的平台。

不仅在中国如此,有人问前美国总统小布什为什么在仕途上如此顺利他就曾说过:"我继承了我老爸一半以上的朋友。"在中国我们都知道当年王健林给国民老公王思聪几个亿创业,却很少有人关注王思聪从他老爸那里得到的朋友和圈子。

前不久马云的湖畔大学开学,一期的学费几十万想必很多人都是去取经怎样发财致富的对吧,可是马云立刻啪啪啪的打脸过来,湖畔大学不教大家怎么赚钱,而是要和大家讨论一些赚钱以外的东西,比如艺术哲学,因为能来湖畔大学上课的人都知道怎么赚钱。不教怎么赚钱,那岂不是很亏呢,看看一起上课的人有哪些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与其说是一个昂贵的学校还不如说是一个高质多金的社交圈,这背后的价值也是可想而知的。

一个人的圈子不同,他人生的格局就不相同。

如果一个人他很穷可以估计他身边肯定也存在一些和他一样经济不是很宽裕的朋友,一个人经常打游戏坐吃等死那么肯定又一群随时可以和他开黑撸串的老铁,一个人谈吐高雅思想上进你也很容易发现他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修养有加。

社会学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其实就是他生活环境的写照,美国一个统计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个人的财富和智慧就是身边五个最亲密朋友的财富和智慧的平均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过如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和身边的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为一个人的本能会适应他身边的环境,他会不断观察调整自己让自己和周边的人尽量少些不同。昔日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今天仍然不断上演着,也为天价学区房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人的天性禀赋难以决定,但一个人的朋友是可以选择的,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可以选择猪朋狗友酒池肉林,也可以选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刚认识一个人怎样了解他的品性呢?

无论是交友恋爱,想要尽快速地了解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什么,做什么,而是要去了解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圈子交什么样的朋友,他对自己身边的朋友怎么样。因为一个人的言行很容易伪装,而一个人的圈子却不一时半会儿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的圈子必定是一个人魅力、学识、能力的集合,也最能反映最真实的对方,古人所说的观其友知其人,在今天依然适用。

在统计学里讲的“二八定律”在朋友圈的发展中同样适用,社会上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会越来越厉害,而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只会越混越差,要想自己不被马太效应所淘汰就必须让自己的水平保持在那前百分之二十的圈子,你才能够一直保持进步,相反如果你甘于平庸,平庸也会如影相随。

一个人的生活圈子和他朋友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如果一个人为了进一个好的圈子溜须拍马,奴颜婢骨,那他顶多也只是一个交际花或者宦官,这样不仅不会被更高层次的圈子接纳,还会被人投以鄙夷的目光得不偿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一个人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了才会吸引到对等的人与之相遇,身边的环境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要想拥有高质量的朋友圈,你必须修炼自己高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和别人平等的交换,才能维持更高质量的朋友圈。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民的名义》: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就会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