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读后感 《大国大城》读后感 大辣子

与《置身事内》高度关联的一本书,作者是上海交大经济学教授,“长江学者”陆铭,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作者曾参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9》背景论文的写作,负责总结中国区域发展的历程。从这一学术研究中他深刻理解了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区域发展规律,并将之总结为“在聚集中走向平衡”。

本书中,反复强调论证的四个观点:1.任何限制劳动力自由移动的制度都会限制国家的发展;2.追求经济均衡发展应以各地区的人均GDP均衡为目标,而不是盲目追求各地区的经济规模和总量均衡,追求后者会带来产业的重复建设和低效率,恶果最终由国家买单;3.参照世界经验,人口的聚集是国家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转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所必然产生的,城市病会随之产生,但聚集产生的正效应将远远大于负效应;4.大城市人口不会无限增加,人口的集聚会在一个时间点达成平衡,这个平衡由经济规律所决定。

作者通过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简单的想象,就可以引发读者仅运用朴素的价值认识和判断,再加上基础经济学理论,就能够对目前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城市化发展中面临问题的理解。

一是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作用。市场的力量引导“人往高处走”,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西部人口移向东部,而政府引导资本向西投资,造成了劳动力与资源配置的方向相反。制度也需要市场化,才能将“动钱(把资本移向劳动)”和“动人(把劳动移向资本)”形成良性互动。明白了为什么政府一直增加西部的投资,将资源向贫穷的地方输送,却没什么效果。盲目兴建开发区、园区、新城,得不到收益,反而加重了西部债务负担。要实现地区间的平衡,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西部不具有东部先天的气候、港口等优势,是做不到像东部一样发展的。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愿意进城的农民将其宅基地对应的建设用地指标以市场价格转让给就业所在城市。这个用地指标可以在城市面积扩展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增值。把市场三个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合理配置,使土地间接流动;使高技能劳动力流向他们富裕的地方;使资本流向它们稀缺的地方。注意!资本稀缺的地方是回报率高的地方,而不是总量少的地方。

二是经济学的平衡定律,是个朴素但有用的原理。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作用下,会达到一个均衡价格。城市的人口到了一定的规模,会逐步形成新的平衡。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在一个城市中是互补的。要“以业控人”实则南辕北辙,通过引进高技能劳动者的同时带动更多低技能劳动者,最终会对城市创造能多的消费。记得大学民法课上,老师组织大家对“如何治理成都市交通拥堵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A.单双号限行B.高峰期或核心路段收取拥堵费C.新车上牌摇号,这三个其他城市普遍实行的方案供大家选择,还有很多同学发散了很多其他方法。这节课上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对自己与城市的关系产生思考,记得当时我的发言是“不作为。行政手段的干预会降低市场作用下的最佳效率。”现在结合看到本书中提供的发达国家的数据和我国上海与东京对比的例子,完全不作为不引导恐怕不适合现状的国情,东京和香港的人口密度远大于上海北京,私家车保有率不低但出行率很低,通勤主要依靠公共交通,这还需要长时间市民的逐渐磨合,达成公共出行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平衡。

三是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空心村”问题,农村青壮年去城市打工,将老人和儿童留在农村,守着空置的耕地和宅基地。青壮年为城市的基础建设、消费性服务业奉献了劳动和青春,享受不了教育和医疗,最后带着伤病和没有提高的文化素质,把负担带回农村。大城床与小城房的选择、一纸户籍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样的矛盾冲突是小说和影视剧里不朽的话题,最近热播的《心居》也是集中展现了这个问题。有十几套房的展翔在上海人眼里依然不是上海人,在上海参加了高考的顾清俞被施源的妈妈看做是命好,通过冯晓琴决心开养老院的视角,展现了城市老人现状已经切实在面对的困境。作者说“今天我们特大城市面临的城市病,是不是因为若干年前决定城市建设的预测人口规模远远低于实际人口规模。”放在我们身边,海湖新区的道路规划远远不及目前该区已经承载的商业和生活聚集的需求。

作者在最后,写了一封信。在整本书都进行了理性的、实证的、数据的分析后,用感性对读者说“我能做的,只是把真相告诉人们,慢慢地改变人们的一些看法,地区间和城乡间的矛盾不至于像种族矛盾那样难以解决,但愿有一天,在我们国家,歧视的言论和行为会被认为是可耻的。”与普通人相比,他好像是个“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说着一些太过理想的理论。与真正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相比,他是一个有良心的有专业知识的人,真诚的呼吁“但愿城市的管理者不要把一个主观想象的人口规模凌驾于普遍规律之上,延误了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供给的机会。”

最后,说个题外话,也算题内话。长期生活在N线小城市的我,好像一直很安于现状,几乎没有想过要挤破头去大城市。去年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有位同事通过分析某个企业的情况,间接了解到青海的省情。有一天下班他很认真的问我,为什么不离开西宁。我仿佛是遇到了灵魂拷问,因为他真的很认真,认为这个地方工业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气候都不好。当时的我很直觉的回答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可是这个问题在我看本书的时候,时不时冒出来,又去思考自己和城市的关系,是个人选择城市,还是城市选择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4月读后感 《大国大城》读后感 大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