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公冶长》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杨伯峻:《论语译注》

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周武王伐纣后,伯夷、叔齐耻于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

这段史料还催生了“不食周粟”这个成语,原本意思是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现比喻某人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然而,跟伯夷、叔齐有关的不仅仅只有“不食周粟”这么个成语典故,还有本章所提到的“不念旧恶”。以现代汉语的词汇特性来划分,“不念旧恶”也已经稳定成为一个成语了,这里暂且不表。我们还是回到本章的内容来谈谈。

我比较疑惑,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有没有相关事例作支撑呢?即孔子以什么事实依据来判定“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呢?

“不食周粟”的直接事实依据很清楚,《史记》上记载的也十分明确;可“不念旧恶”的直接事实依据,我寻了很久,目前也没有查到。可能是我们的史料遗失过多,有关伯夷、叔齐的记录残缺不全;也有可能是我的水平有限,目前就是找不出来相关的佐证,唉!

不过,有人还是赋予了“不念旧恶”的衍生事例(不是100%在文献上呈现的,而根据相关的逻辑合理性来推测的),说是伯夷、叔齐虽不满于商纣王的残暴,但周武王伐纣时,却还是极力维护商纣王朝,这就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因此,殷商的老百姓会感念他们,对他们没有怨恨,所以称“怨是用希”。这么说,还是蛮合理的哈!

好了,不纠结那些史料了。孔子以古贤人(伯夷、叔齐)举例,其实就是为了强调“不念旧恶”这个关于人的优良品格。

“不念旧恶”是一种极高的人格修养,即不计较过去和别人的嫌隙、怨仇。鲁迅的“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便是对“不念旧恶”的最好注脚。

我们常说的“感恩”,跟“不念旧恶”也是很相似的,即多记别人对你的好,少记点和别人之间的不愉快。

一个人如果总是记着别人的好,把各种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那么,他的心灵就会盛载希望、充满阳光。

一个充满阳光的人,更容易汲取正能量,更容易“化险为夷”,更容易“得贵人相助”,从而实现“吉人自有天相”,前途自然而然,也越来越好了。

相反,假如一个人只喜欢记着别人的不好,甚至各种猜忌别人,喜欢不自觉地把人或事往不好的方向想,那么,他的心胸就会越来越狭窄,很容易把自己弄到一个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最后,长叹一声“命不好”!孰不知,命运往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孔子以古贤人为例,就是要启示我们应注意修炼心性,避开人性的某些弱点,“不念旧恶”,少积怨,放下心里的执念,轻松做自己,真诚过生活


【附录】百度百科

《伯夷列传》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

文章借助夷、齐善行,和所谓暴戾凶残、横行天下的盗跖做比照;以操行不轨,违法犯禁的人和审慎小心、有崇高正义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恶者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绝;而善者遭遇的灾祸却不可胜数。这引起了司马迁对所谓“天道”的怀疑,“天道”并不总是能准确地奖赏好人、惩罚坏人,不总是能主持正义,我们是否还要相信“天道”的存在呢?司马迁在此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只是接着指出“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称赞了伯夷叔齐的行为,而其名易显。这或许也是一种“天道”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公冶长》篇:“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