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企业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什么咱说不清楚,但做平台不是创新,申请专利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一定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持续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才能够真正做出被用户所喜爱的产品,才能够真正让用户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给你带来更多的用户。
王辣辣通过社群做兰小花牛肉面和酸辣粉的故事很有料。我们可以认真学习下。
王辣辣投资餐饮,与一般人做事不一样,换言之,就是先有用户,再有产品。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辣辣做记者的时候在兰州待过整整一年,后来到香港之后就非常思念兰州的美食尤其是牛肉面,试图在家里做兰州牛肉面发现根本做不出来,直到认识了合伙人杨欣如,他是一个真正的兰州人,到深圳做工程很多年,攒着资本就是想某天开一个牛肉面馆。
辣辣是接近90后的80后,有新的思维,杨有死磕产品的心,所以第一次见面就决定合作了。
但是,辣辣没有立刻开店,相反,先做粉丝营销的工作去了。
还没开店的时候,辣辣就在朋友圈发布,说想开一家牛肉面店,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参与做最初的梦想赞助商,然后就有了后来的兰小花群。
后来我还征集大家一起命名,一起想slogan,甚至一起找定位,也就是说关于品牌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先跟粉丝互动最后才下来,因此有个好处,粉丝非常关注兰小花的成长,在装修的过程中,经常有粉丝自己先去店里踩点拍照,看看花花进展到哪里了。
开业时候内测,不是根据周围的人群,而是从粉丝内部找出100人来做内测的活动,采集意见,加速传播。这就是先经营粉丝,再经营产品和店铺。
辣辣的这个思路,就是一开始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老顾客,而且与他们之间是因为情感因素,所以他们还会主动带客人,这对于这种经营餐饮的新人来说,不仅缩短了以前老店的客户累积阶段,更重要是给辣辣及粉丝们带来巨大的信心。
辣辣的这个营销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先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做品牌可以很好玩的印象,其次大家认为参与的过程贡献自己的智慧也是一种价值体现,另外这个过程也是我自己学习的过程,还帮我连接到有共同兴趣价值观的人群。
后来有人分析,之所以能聚人气,持续凝聚社群,有三个核心:
1,辣辣是一个90后,本来可以拼颜值,但是辣辣在展露颜值的同时,更多的笔墨是在拼独立自主拼智慧,这样的魅力更容易聚人气。
2,社群的初始人群就是为了一碗正宗的牛肉面,这是我们的共同价值观,我们因为价值观而聚集到一起。
3,社群的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在社群的存在感与参与感,很多人还交成志同道合的朋友。
王辣辣酸辣粉只在海外做,海外中餐其实还是一个蓝海,在海外很难找到非常正宗又非常有体系的中餐连锁店,在国内市场上确实有很多酸辣粉和牛肉面,但从用户角度来看满足他们需求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空白,至少当我想吃兰小花那样的牛肉面,国内是找不到的。
比如酸辣粉,我做酸辣粉是在我经常出国旅游之后得出的,中国人在国外待了几天以后会非常想念中国的食物,尤其会想念口味刺激感很强的地方小吃,而酸辣粉无疑是有代表性的,它不需要格外的说明,但中国人都知道,在吃了几天当地菜之后,很多中国人看见这三个字都会立刻high起来。
辣辣做清迈店的时候,开业第一个月就引爆了全城,几乎所有华人倾巢出动,几乎都要到店里品尝一下,然后发各种社交媒体做传播,现在做餐饮一定不能忽视社交媒体,因为餐饮本来就非常具备社交属性。
其实无论是王辣辣酸辣粉,还是兰小花牛肉面,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从广义的牛肉面,比如台湾啊,日本啊之类的牛肉面,狭义来说就是兰州牛肉面这个特定品类。
这个品类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遍布全国各地用户教育已经基本成熟,有一定的接受度,其次是,做法多数都是对兰州传统古法牛肉面的简单粗暴的模仿,没有以匠人心态认真琢磨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对自身定位偏低。
还有,经营方式也非常传统,对新的业态环境准备不足,辣辣自己并没有浸淫餐饮行业,对于传统餐饮丰富的行业知识,把握并不全面,但是这个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的团队可以打破一定行业规矩,结合社群的势能,做一些看上去不那么传统的事情,在一个传统的行业传统的单品内,做一些不传统的重构,迅速积累势能。
比如我们兰小花内测这两天,全国各地近百名粉丝赶到现场,我们团队产品经理对他们进行产品讲解,他们也对我们产品提出建议,然后大家一起互动一起玩,他们不再觉得好吃的牛肉面不是只有苍蝇馆子才能吃到,装修有逼格的漂亮的环境里,也能吃到最香的牛肉最劲道的面,而且还能跟同样爱面爱牛肉的吃货们聚在一起,产生新的连接。
传统有的路子是做产品再接客,但我的打法却是先社群后产品,即想好了做给谁吃才去做。客户是参与者,制定者,链接者,他们构成了一个孵化器,孵化了王辣辣,孵化了兰小花他们同样的获得正反馈,然后一起成长一起变的越来越好。
牛肉面的面及汤都非常讲究,面要选面,和面,揉面,打面,醒面,溜条,拉面,而汤有清汤和浓汤之分,其中清汤比浓汤更显功力,深知牛肉面的渊源的人都知道,在家里是做不出牛肉面的必须去有讲究有传承的餐馆,而牛肉,我们选的是西北的秦川牛肉,这种品种非常珍贵,每次都要提前预定然后从兰州空运到深圳,以后也将到全国各地,汤里没有放一粒味精,全部是天然食材熬制。
虽然我们知道怎样做省事,顾客甚至区别不出来,但我们还是传承古法,用最笨的办法,泡血水、撇沫、棒骨敲碎熬油、精选牛肉和几十种君呈辅佐草本调料,牛肉需要合理搭配,同时需要牛棒骨,肥瘦会讲究,还要土生的老母鸡、牛肝羊肝,最后丢弃很多原料。
汤的鲜度来自调料和母鸡,肥(油质)来自棒骨的骨髓含量,清澈来自火候把控和人员的辛苦“撇沫不丢油”,营养配比由不同性状的调料来配合,其实,百年传承绝不仅仅是汤的味道——养生、滋补、物尽其用和君臣辅佐道理都在其中。
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需要更加强大专业的团队,用来更快更好的复制,还有在标准化与口味之间寻找平衡点。
辣辣理解的互联网是一种创新,一种颠覆,一种更接近于人的本质的需求的打造产品的方式。
也不是一个行业,而互联网+也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以互联互享互动的有效信息为纽带,将分散的社会生产要素加以整合,创新改变组合更具效率和更有针对性的生产要素最后想说,无论做什么,首先都还是要创造利润,有能力活下去。
现在很多人都因为看不懂互联网公司的玩法,看不懂互联网公司先有用户,后有产品,先有社群,后有盈利模式,先做势,后做事,等等互联网思维的玩法,就觉得互联网思维是忽悠。
而王辣辣这样的90后,基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包袱,没有任何成见,他们具备着鲜明的互联网思维,他们降维到传统行业,和传统行业的精英结合起来。基本上可以说是所向披靡,这么玩着做,有时候也许能够改变一个行业的格局,甚至颠覆一个行业。
其实类似王辣辣这样的案例还很多,比如,我指导的一个朋友用互联网+高端保健品的模式,不到1年的时间,玩着做,把一个快倒闭的企业,5个人,每个月做到近百万的销量。
比如,小米公司的社群做的也不错,与辣辣一样的思维和运作模式。看样子这个路子是可行的。
学习辣辣的传统餐饮业加社群模式,对于艺校的招生和培训,我们该如何思考呢?
利用原有的客户资源,梳理,进行沟通互动,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想法,组建一个主题社群,让他们参与建设、组织和管理,调动他们的资源,整合资源,这个很重要。
第一步,建一个主题社群,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好处,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话题。
社群建好了,一定要运营,要投入。
建立自己的鱼塘,掌握30%的家长
先在公立学校免费讲座,办培训班,来引流,然后建群。家委会、班级群,发挥现有资源的力量。
找一个好的老师,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到公立学校免费讲座。然后引流建群。公立学校需要公益讲座的。比如六个步骤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讲座。
目标鱼塘是公立学校。讲座之前有一个提纲,上面有老师的二维码。在学校引流,建立精准的家长群。
第二步,运营。
持续一周的语音讲座,知识分享,有价值,大家感兴趣。话题可以是讲座的延续。围绕招生的主题互动交流,听取意见,征求建议。
有的人觉得在学校里讲家庭教育讲座,在群里不好讲具体学科所以无法转化,这样的人说明你在运营的过程中很少互动,家长的问题无非就是三类:第一、亲子关系类的比如孩子不听话;第二、学习习惯类的比如学习没兴趣,上课不记笔记;第三、学习方法类的,比如苦学无果找不到门路。 所以只要你高频互动很容易从单纯的家庭教育话题导入到学科教育。大家知道为什么饿了么这款APP比美团值钱的多呢?关键点就在于饿了么是专业做外卖的,那么多人每天都要在这款app上面点餐,这就叫高频互动,互联网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强弱关系的链接,如果链接是高频的,那么这个价值链就会有无数的交易机会。
第三步,资源共享。
第四步,实施操作。
为什么群建起来却没人报名?
这是个最关心的问题。 通过微信群跟家长的高频互动会给你带来无数确定性的交易机会,这是我认为目前效果最好的招生手段了!往往很多人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有些校长也建了群,也在互动,结果就是没人来报名,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我分析第一个原因在于你的心态,微信群的运营每一步都是在积累信任,当你的信任没有积累到质变的时候家长是不会做出行动的,这样就需要你把整个通过微信群的成交过程设计成一条线而不是一个点!这就需要你打造有吸引力的营销主张,关于如何打造有吸引力的营销主张,我在腾跃公众平台发表的这篇文章里有详细阐述。
第二个原因就是你必须把线上的家长引流到线下,才能把弱关系逐步转化成强关系,这就需要你组织线下活动,通过一周的运营组织群线下活动是非常容易的。 组织免费的学习参观活动,体验活动,有奖参与活动等等。
第三个原因,就是讲课的内容问题。
讲什么,怎么讲。 讲的内容,可以征求家长意见,大家比较关心的内容,容易产生粘性。
至于怎么讲?肯定是微信群语音讲课的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多的微信群,如何能同步讲课呢? 在这里我要讲个经验,在大家建立微信群的时候大家首先不要建大群,一个群初期发展最好是100人以内就可以,加入也不需要绑定银行卡,最重要的是,群太大其实僵尸粉很多,活跃互动的就那么几个人。
可以把要讲的课提前讲好,到了晚上八点直接转发语音就可以了。这样的好处就是每个课你只用讲一遍,然后把语音资源储存下来,再建新群的时候直接调出来转发就可以了。 这样会极大的节约你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把本地50%以上的家长引流到我们的群内,彻底永久的解决你的招生问题。
群运营的问题出在哪里?
1.群内人员混杂,导致大家在群内找不到共同话题,每个人在群内没有归属感,这是导致僵尸群的根本原因,总之就是定位不清晰!
2.群内人员互动较少,基本属于中央集权式的,这种情况主要是群内成员相互之间不认识,属于极弱关系链,所以很难互动起来。
3.群内成员相互认识但是话题缺乏持续性,主要原因是你没有好的运营产品把大家凝聚起来。 总之微信群的运营需要从一开始就要清晰定位,对群成员的属性分析后分类运营,精准抓住用户的需求点,通过高频互动积累信任,最后通过打造有吸引力的主张策划活动由线上引流到线下进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