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人类的境况-【刘擎】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笔记

汉娜·阿伦特

(1906年10月14日-1975年12月4日)

    原籍德国,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

    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论革命》、《共和危机》、《耶路撒冷的艾希曼》、《黑暗时代的人们》。


阿伦特哲学的核心问题

    对现代性的忧虑与反省,体现在她对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批判。


阿伦特对自由的理解

    人在政治中才能获得自由。


《人的境况》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与工作与行动、权利与暴力与体力、地球与世界、财产与财富等诸多概念的区分,强调了人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自动化和经济现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复数性”和开端启新的行动能力,从而重树人们对于人类事务的信念和希望。书中对性的描述和颇具思辨性的文字令人耳目一新。


人的哲学:三分范畴

    劳动(labor)、工作(work)、行动(action)


劳动的实质

    劳动的本质是苦力,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必然存在的行为,源自动物性而最缺少自由。


工作/生产(work)

     “生产”  包含了技能、技巧在内;所生产出来的东西尽可能避免被迅速消费掉,因而具有一种持存性,在时间上更为悠久。


行动(action)

    “行动”是在公共领域中展开的、唯一属人的最高形式。在公共领域中的行动排除了任何仅仅是维持生命或服务于谋生目的,不再受到肉体性生命过程那种封闭性的束缚。


言谈的政治意义

        如果不是想要直接动用暴力,那么,言谈所具有的措辞和劝说便是政治方式本身。


三分范畴的区别

劳动:几乎没有个体性;

工作:部分具有个体性;

行动:充分表现个体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15.1 人类的境况-【刘擎】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