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人间的天使,每对父母在迎接自己的孩子到来的时候,也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的。但是随着那个只会哭只会笑、只会吃只会睡的小宝贝儿逐渐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独立行为能力和独立意志的时候,他们似乎并不怎么听话,动不动就发脾气、好心安抚还是哭闹不止、不讲道理,这次过去,下次依然是我行我素搞破坏,有的孩子甚至很小就学会了说谎,以自己的优势骗取大人的同情。
现在青少年的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小孩家长老师说不得,一句批评就引来悲剧。照说现在物资丰富,家长老师比以前也更民主,孩子们应该比以前更听话才对呀?
可正是物资的丰富和长者们对孩子更宽容,才让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西方教育理念的涌入,要求我们培养有鲜明个性小孩,一味强调接纳,认为小孩子就是这样的,我们就必须接受小孩子是这样的。
但是,正因为孩子是混沌未开的至纯之体,才需要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分清是非,辨别黑白,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接纳孩子,让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发展,他最后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真的无法想象。
如何培养出一个我们心目中想要的孩子,让他既阳光上进又心地善良呢?资深教育专家王普华从这本《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中,详细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彻底分析了许多令家长们困惑的教育理念,并指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
王普华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取得教育硕士学位。曾出版《帮孩子适应幼儿园》《幼儿成长揭秘――常见问题分析与家园共育策略》等专业著作和教材十余部。她培训幼儿教师上万名,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数百场,被誉为“老师的老师”“家长的朋友”。
多年来王普华致力于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家园共育、学习品质培养等课题研究与咨询,积累了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本书就是从我们教育的现状出发,针对许多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和建议。
一、谈无条件接纳
抚育孩子的一路上,种种状况层出不穷,过去家长们忙着劳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就靠着自己的韧劲一一挺了过来,有的孩子长大后满心是伤,有的孩子长大后把它看成了成长中的勋章。但是,现在家长和社会普遍在乎教育,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点点响动,都被我们无限放大,遭到广泛讨论。
其实孩子也就是个普通的人,不是什么西洋镜,不必要倾注那么大的热情来关注来讨论。我想,如果全社会把你当个黑猩猩来宠爱来围观整日谈论着你,你也受不了。如果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一大群人没日没夜的关注,等到他进入社会,在群体中不能享受所有人的关注与宠爱,他肯定是受不了的。
但现在,在有孩子的家庭,几乎所有人都把关注点集中在了孩子身上,一点风吹草动就过于紧张,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专家为了安抚这些过度关注孩子行为的家长,大声疾呼无条件接纳。
也就是说,孩子许多大人看似不可理解或不允许的行为,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正常的举动,随着成长期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等这个成长期过去,这种行为举动也会渐渐消失,如果超长时间某个幼稚的举动长期出现,才说明成长有些滞后。
但目前的情况是,无条件接纳几乎成了万能的灵丹妙药,孩子不听话不做作业,专家要我们无条件接纳,孩子反叛乱砸东西,专家要我们无条件接纳……父母可以不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但无条件接纳,到底该怎样无条件接纳?过分在乎孩子感受,生怕他心里一点点不舒服,真的就是好吗?如果我们一切以孩子感受为导向,那谁会在乎父母的感受呢?
人都是对等的,严格说来,父母不能因为自己有特权,就要求孩子以自己的感受为行为准则,但以孩子感受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怕也是说不通吧。
中国的教育《中庸》强调“中”,也就是说不偏不倚,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以人为杖柄。所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居其两端,事实居中,人必须围着事实转,才可以做到“中”。
然而,在儿童教育中,这个“中”又在哪里呢?
孩子看似天真无邪,一切行为都是无意识举动。但每个让父母头疼的行为背后,必定有着孩子明确的目的。但是因为孩子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父母无法以孩子的心态去理解其行为的动机,家长们往往以自己的行为准则去解读孩子的动机,就造成经常误解了孩子。
其实了解了孩子儿童时期的基本心理需求,我们就大体上可以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了。儿童时期的基本心理需求有五种:安全感、新奇感、意志感、社会价值感和自我价值感。
这五种心理需求就是事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从这五种心理需求出发,我们就可以客观的解读孩子的动机,继而很好的从心理需求的源头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关注点聚焦在行为上。
孩子们为什么会发牌气、不讲理、搞破坏、哭闹不止,一定是这五种基本心理需求没得到满足,外化在其行为上。
如果解决了心理需求,他们平复下来,就不存在这种行为问题了。而如果你没有帮助他解决心理需求,而是单纯地制止了他的某种不良行为,这次过去了,他下次一定会再犯,并且有可能因被压制过变得变本加厉。
无条件接纳指的是接纳孩子有心理需求,他们与大人一样,既有对生存的担忧,也有对价值感追求的渴望,既有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也对对突破自己的欣喜。
但对不好的行为,我们还是要有条件的接纳,不能一味纵容。如果你把无条件接纳理解成对孩子所有一切的接纳,你就会害了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的一切行为不再受限,等你回过头来,可能会追悔莫及。
二、谈观念养成
每孩子都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心理需求,那是不是每种心理需求,我们都应该予以满足呢?
从客观上来说,是的,但从主观上来说,并不是每一种心理需求都应该得到满足。比如说损人利己,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需要。
可是,我们为什么会有不良的心理需要呢?
这一切都是来自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观念是来自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有些是来自我们的直接经验有的是来自我们的间接经验。
比如你的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争斗中赢了,你感到很欣慰:幸好被欺负的不是我的孩子。虽然你不是明目张胆地表扬你的孩子,但你的言谈举不免露出赞赏的神情,这就会无形中鼓励你的孩子以胜取负,而不是以理服人。这就是直接经验。
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他的好朋友因拿了别人的苹果,而被妈妈狠狠地批评,并打手板,他就知道随便拿别人东西是可耻的,当他下次看到某样东西想拿时,朋友挨打的这一场景就会浮现在他脑海,他就不敢伸出手。这就是间接经验。
一个人的观念决定了他的行为,只有从小帮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他才会有更健康的心理需求。一个好孩子,想要一个东西,绝不会采取偷的形式,他会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希望爸爸妈妈帮他买一个。
正常的心理需求必须用正常的行为去实现,而父母的回应方式会强化了孩子的观念。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不断的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过程,这些经验不断的进入孩子的大脑思维系统,形成孩子的观念,从而使孩子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
所以,我们想得到一个听话的孩子,在无条件接纳他的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他的观念形成,使他的心理需求更健康。只有他的心理健康,错误的行为模式才有可能更容易纠正。如果一个孩子的三观不正,不管他的行为模式如何正确,都有可能给这个孩子带来不幸,有时候还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三、教育无非是相互回应,要得到一个好孩子,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正确的回应?
接纳孩子、不接纳孩子,都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不同的父母会采用同的方式回应孩子,而不同的回应方式会造成不同性格的孩子。
有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回应孩子,其实不回应孩子也是一种回应,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就像隐形人,这垟虽然没有表面上伤害孩子,也会让孩子非常自卑。
如果把回应分为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也许就能让家长觉得好操作多了。家长对孩子的精神回店的原则应该是无条件接纳,体现在对孩子的人格尊重、对孩子的感受、情绪和想法等方面的理解和接纳;行为回应则要看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则和道德要求而区别对待。
一个孩子的好坏在根上。只要精神层面做到富足,行为方面其实就不用太操心了,所以在精神层面的回应总原则是多给予少限制。而行为层面的回应总原则则是要少给予多限制,因为如果一个孩子心地再好,如果他的行为规范不符合大众通识,行为乖张,言辞不能顾及别人感受,在人群中也很容易被人排为异己,一生难得幸福。
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父母,一是不能通过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背后心理需求的父母,二是只关注自身的需求未得到满足,从没有真正看见孩子的父母。
第一种父母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多参与孩子互动,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逻辑,而第二种父母可能会陷入越努力越糟糕、越用力越反叛的局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可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与孩子的关系,需要从自身开始反省问题出在了哪里,及时调整方向,慢慢改善亲子关系。
想要了解孩子,我们只有走近孩子,看见他、倾听他,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在这里作者向我们提供了具体回应的五个步骤:
1、倾听
我们每个人只在自己心里,总希望别人能静下心来倾听我们,我们却很少有耐心去倾听别人,特别针对孩子,我们是更少缺乏倾听的耐性。
很多人认为我就是从孩子过来的,就孩子那点破事,有什么好听的。屁大点的事,就当成了天,等过了这阵,他就知道那不叫个事。可是,孩子正在经历着那点他以为大过了天的破事,你一定要坐下来仔细听好了,严肃对待。你回应得好,他这段就算翻篇了,而如果你回应得不好,可能他一生都会在这里打转,走不出去。
2、用描述性语言概括孩子的感受
任何的沟通都要做到双方尽懂对方的意思,用描述性语言概括孩子的感受,首先是看你理解得对不对,双方确认一下,如果你说得不准确,孩子会把重点再重申或心里还有气。而如果你完全了解了孩子的感受,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把它说清楚了,孩子会体会到被父母理解的快乐,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许多,就像卸下了一半重担。
3、接纳孩子的感受
有些人理解了孩子,但不能接纳,因为在他们心理有许多条条框框,不允许这不允许那,但英明的父母心里没有界限,对孩子的感受只有理解与认同。
4、启发和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认同孩子的行为。对引发纠纷和不快的事件,一定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多方位思考,让他想出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他提出的,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实现,而不是坐在那里与你唱反调。
5、评估并实施
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时时过问进展,要其反馈结果,随时帮他调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实养育孩子就是一个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你如何回应孩子,决定了孩子将以何种方式回应你、以及回应世界。王普华的这本《回应: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习惯》,让我们了解到作为父母的责任重大,我们不仅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还要用相互回应的方式教他们练习如何对应这个世界,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也让我们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