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这种教育方法太可怕了!

图片发自App

1.时刻关注孩子

书中的玛丽琳为了实现当医生的梦想,果断离开丈夫,两个孩子。独自找个住处,在一所学校里奋力学习。

天公不作美,就在临近考试时,她由于怀孕而晕倒在马路上。她被送到了医院,丈夫詹姆斯这才得到妻子的消息。

由于对丈夫和孩子的想念,以及亏欠,她不得不回归家庭,再一次迎接孩子的降生。

可是这也就等于为自己的梦想宣判了死刑。她的生活被迫回到围绕丈夫,孩子,家务转圈的态势。

她的梦想,女人独立的梦想彻底破碎了。

可她的心并没有死。

后来她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莉迪亚身上。莉迪亚有和自己一样的蓝色眼睛,她聪明,乖巧,好学,简直是另一个自己。

她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莉迪亚身上,并且只关注她的学习。只要和学习有关的,任何条件她都答应。

比如,莉迪亚每天放学都声称自己是去同学家学习,她就满心欢喜。她不会去想莉迪亚是否真的去了同学家。

她认为莉迪亚适合看什么书,总会旁敲侧击的,用温和的语言寻求莉迪亚的同意,可怜的莉迪亚为了讨好母亲,只会一味回答:

是的,妈妈!

好的,妈妈!

她彻底丧失了拒绝的能力。

她的时刻关注和莉迪亚对父母一味讨好的心态,最终逼迫她一步步走上自杀的道路。

2.替孩子做一切决定

很久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关于南京的一位女孩。她母亲是教师,从小在父母的严加教育下,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后来顺利考进美国的耶鲁大学。

可就是这样一位在父母眼中,异常优秀坚强的女孩,突然有一天在学校自杀了。从遗书上看出,她是早就有了自杀的念头。这么多年来她备受抑郁症的折磨,平时却总是一副坚强独立的样子,终于到了难以忍受的一天。

她在遗书上平静的说:“不要救我,我活的太累了。”

而她的父母知道消息后,难以置信。他们怎么也不明白,向来有主见有原则,独立又坚强的女儿怎么可能会选择自杀。

可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们不相信。

她的父母后来才幡然醒悟,女儿平时的乖巧,柔顺不过是伪装。

她把最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将父母喜欢看到的一面发挥到极致。那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时间久了会觉得累,再想摘下假面,已经做不到了。唯一的解决办法唯有死。

所以,一味的夸孩子懂事,教育孩子听话,自己省了不少麻烦,对孩子来说却是致命打击。

作为父母,我们一切为孩子考虑,希望他们能避开所有成长中的坑,走上最正确最顺利的那条坦途,将来出人头地,有个非凡的人生。

对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干涉。

我小时候痴迷看课外书,我爸抓到一次,啪的一巴掌扇过来,立刻头晕眼花,脸上火辣辣的疼。

在他看来,看除了课本以外的书籍就是“不务正业”,没有用。

后来我对画画产生了兴趣,自己一个人偷偷买来纸笔,照着画册临摹,画的极好,贴在房间的墙壁上,我妈看了直夸我的马画的传神。

我说,那是美术课上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敢告诉她,自己想学画画。我知道他们不但不同意,还会为了让我打消念头,用打击的方式教育我一顿。

所以,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他们认为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的大学才是正经事,别的技艺没必要学,反正大了就忘了。

3.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反抗是不可能的。因为害怕父母的说教,为自己不能体恤父母感到愧疚,正是这种愧疚让我们隐藏真实的想法,一味迎合父母的喜好。

一个体育教练,因为体育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对孩子考大学有加分,逼迫孩子疯狂的学习滑冰。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带着孩子参加训练,每天光练习基础项目都要两个小时,孩子稍有不从,非打即骂。

对孩子说:“现在对你狠,你总有一天会感谢我!”

的确,在严格的看管下,孩子的成绩在那个领域已经首屈一指,知道的人都要称赞他教育有方。又是一则别人家的老公,孩子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的励志典型。

但是那个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谁又知道呢?

或许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的确从中培养出了兴趣。

也或许孩子在那样的逼迫下,心态渐渐扭曲了。

而父母们在沾沾自喜的同时,完全不自知。

就像书中的玛丽琳。她的理念是,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出去工作,而不是整天围绕孩子丈夫转。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和想法。

这当然无比正确。她渴望自己的女儿不要过自己这样的生活,鞭策她,引导她去走向和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

她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她的无私和伟大,没有人会去指摘。包括自己的孩子,如果违背,孩子便会产生自己是不孝顺的,大逆不道的心态。

4.如何发掘孩子真正的兴趣呢?

无论做什么事情,得先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比如正规的学习方面,父母适当关注。可以为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的分配时间。

比如只有认真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

每天看书达到多长时间,如果达不到,剥夺孩子看动画片,玩耍的时间。

当然在孩子学习看书时间,父母可以做家务,做饭,洗衣服,切记不可自己玩游戏,刷剧,那样不会有任何效果。因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大人。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要耐心听取,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说自己想学跳舞,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不要一口回绝,更不能打击。

可以先带孩子去试试,假如孩子是真的喜欢,就让他学,不要在乎学了能有什么用。

只有试过了在孩子心里才不会留下遗憾,以后有什么想法和心里话才愿意与父母分享。

5.不要问有什么用

现在的人活的都太焦虑了。谁都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而有出息的表现方式就是有没有用,有用代表能挣钱。

挣钱是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了。

这本来就是一种病态风气,病态心理。

可是一个人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一直做下去,在做的过程中收获的充实与成就感足以丰盈他(她)的内心。

不会在乎到底学这个有没有用,能挣多少钱。

有的人励志考上清华,北大,将来进入世界五百强,或者当教授,这是他们获得成就感,体现价值的方式。

也有的人专心画画,在画中得到宁静与沉淀,这就是低人一等吗?

人生没有高低贵贱,那些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活出自我的人才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声告白】:这种教育方法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