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何为良好生活》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刷《何为良好生活》。

本书201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豆瓣评分8.6分。作者陈嘉映,曾先后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本书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待生活,探索何为“良好生活”。可以近似等于“幸福生活”。

作者提到的良好生活,要着眼于品格提升和有所作为,从这个角度去生活,就是去过一种自我实现的生活。

我们从良好生活的三个问题,来看看良好生活的含义。

第一,我们能否从“是”推出“应该”,从事实推出价值?

这个问题问的是,你知道事实如何,是否就能推导出你要怎么做。

比如,你发现老板克扣你的工资,把原来约定的奖金数额减少了,这个事实是否就能决定你要辞职呢?这就是这个问题。

康德认为,仅仅把握事实,并不会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人之所以知道应该做什么,全部来自于某些根本的价值法则。

价值独立于事实。

我们回到刚才的距离,老板克扣你的工资,是一个事实;你要如何做,这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如果你的价值观不能忍受老板的行为,可能会去仲裁,或愤而辞职;如果你能够忍受,就当做自己不知道,或者去找老板了解情况。你做出反应的行为,都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事实是触发你价值观的引信。

我们努力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因为我们愿意让自己的生活追随某些价值,而不是因为了解到某些事实。

第二,我们如何克服知与行的分离?比如知道应该做什么却不去做?

知行关系是伦理学的核心。虽然国内外先贤们都觉得,知行应该合一。

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还是,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行合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在现实中做出一番努力才能达到的理想状态。

知识有深刻地知道和浅显地知道区分。

浅显地知道,只是属于“见闻知识”,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而深刻地知道,会成为品格特种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外在的知识。

做到知行合一,必然不能是见闻知识,而是深刻知道的、有切身体会的德性知识。

克服知与行的分离,要从品格养成上下功夫,只有知识不再是你的身外之物,变成切身感受的东西,成为品格特征的一部分,知行才能合一。

也就是说,必须要实践你知道的知识,才能知行合一,你知道的道理才能对你过好这一生有作用。

第三,追求良好生活就是追求更多快乐吗?幸福与快乐究竟是什么联系?

作者认为,快乐是有不同等级的。嗑药、无节制的饮食、沉溺于生理性的欲望,这些是低级庸俗的快乐。

我记得我们前面刷书时,塞利格曼说过,快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从伦理学角度来看,就不同了。有庸俗的快乐,有高尚的快乐。

闺女在二年级,有一天的品德课就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像看iPad获得的快乐就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从学习中体会到的成就感就是真正的快乐。

作者的想法应该本质上是这样。快乐从生理角度,是多巴胺对神经的刺激。但是伦理学要区分是什么行为刺激了多巴胺的分泌,庸俗的行为产生的是庸俗的快乐;高尚的行为,产生的高尚的快乐,高级的快乐。

高级的快乐,与幸福和良好生活的目标更为贴切。所以,幸福要放弃某些眼前的、暂时的快乐,而追求某些更具长远意义的快乐。

作者认为,与幸福相联系的恰当的快乐,是自然涌现出来的,往往不是我们努力追求才得到的东西。

比如你刻苦学习,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这个学习过程未必都是快乐的,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但当结果出现的时候,快乐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总的来说,快乐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与良好生活更接近,尽管不完全一样。

作者推崇一种人生状态,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就是各个年龄段有自己的使命。


好了,我们今天刷书到这里了,就到这里了。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明天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100| 《何为良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