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由《摔跤吧!爸爸》的导演涅提·蒂瓦里执导的关于教育反思的电影作品《最初的梦想》将于今日在全国上映。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部早在2019年就在印度上映且被赞为“年度最佳印度电影”的影片不算是一部新作。
《摔跤吧!爸爸》曾在中国拿到近13亿票房,而这部《最初的梦想》曾是当年印度电影同期的票房冠军,是又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励志电影。
因此,即便该片在中国的票房可能难以超越《摔跤吧!爸爸》,但在这样一个不提“内卷”就不会谈竞争与压力的时代,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强化“失败教育”的积极意义,提升孩子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自我调控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和价值追求,这些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话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与自省。
从几个版本的预告片来看,影片属于结构严谨、铺陈饱满、群像塑造、笑中反思的励志喜剧片。
影片一开始就将视角对准了一名高考落榜的青年拉加夫。在每天18个小时高强度学习和去印度最好的理工大学读书的精神压力的双重压迫下,他同大多数人一样成为了自己眼中的“失败者”。而他选择了用跳楼的方式结束这饱受煎熬与挣扎的生活。
父亲意识到了自己在失败教育上的缺失,总是在用一种矫枉过正的鼓励和不计过程的奖赏,来“绑架”孩子的精神,摧毁孩子面对挫折与困难时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后知后觉的父亲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那时自己与伙伴被定义为“失败者”,但他们没有被标签和嘲弄所困住,他们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走上了“废柴”逆袭的道路。
至于结果,并不那么重要,追逐的过程、收获的成长和不屈的精神才是结果的定义。
正如预告片里所说:“你的结果,并不能决定你是否是一个失败者,更重要的是你在过程中的努力。”
拉加夫的父亲在一所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高校就读,但他被分配到了年年在冠军运动会里垫底的H4宿舍,舍友都是一些有些不良嗜好或者性格软弱的人。
在逆袭的道路上直面自己的缺陷与脆弱,在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意志中收获内心的坚毅和性格的升华,这才是接地气的励志故事,也是父亲在自我觉醒之后,对孩子的忏悔和对自我的重拾。
父亲对病床上的孩子讲述自己的失败经历与成长过程,其实是在重新建构孩子的心理与信念,是要让他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选择逃避和自暴自弃才最可怕。
仅从短短几分钟的预告片来看,这部电影不仅具有与《三傻大闹宝莱坞》相似的励志情怀和对友情、亲情的歌颂,也在对印度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影响等方面的反思与剖析上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补。
只是,《三傻大闹宝莱坞》更多地关注的是学习成绩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关系,而《最初的梦想》则是用体育竞技层面的比拼与对抗来展现不同形态上的个体成败与成长真谛。
《三傻》给人的启示是追求卓越,开拓思维,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来敲门。《最初的梦想》则是失败无碍前行,重要的是初心与坚持,还有一路走来的伙伴与坚强。
其实,两部影片给出的思考答案是相通的。前者所说的成功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而是相对于自我而言,是在坚持自己梦想与追求的基础上实现的自我评判的成功,无需他人指摘,更不必与人分个高下。
后者则是说一次的失败仅仅是一种短时间的结果,从这种结果中提炼出来的勇气、毅力、信念和信心才是更加重要的东西,才是激励和指引前行的不竭动力。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无论是鼓励教育、激励教育还是挫折教育、失败教育,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的,也没有哪一种教育方法可以一劳永逸的。
如何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有效平衡各种教育方式的比重和轻重,这是家长在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失败时刻,那这不意味着我们就是真正的失败者。能评判我们成功与失败的,永远只能是我们自己,而且是人至暮年的自己。
人生的价值从来都不体现在那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上,而是隐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闪烁在不断成长的道路旁,指引着一如既往的前行,映衬着从未放弃的初心,也铭记着那熠熠生辉的梦想。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闲暇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有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个人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一路同行中我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