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最后一次抵达

                    死亡是最后一次抵达

        人过中年,脚步就缓下来了,淡褪了“向往与憧憬”的颜色,没有了诗人笔下的“战胜死亡的年轻”,衰颓和疾患并进而来,死亡的概念便悄然爬上心头。

        最近,断续着有一些名人辞世而去,网上也是凄凄哀哀的一片。评书大师单田芳驾鹤西去,知名主持人李咏猝然病故,武侠小说泰斗金庸也溘然长逝,他们都曾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深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也给小民的世界留下了影响力。

        对于名人而言,至少我们还能知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信息,他们留存给这个世界的印痕,不会立刻无影无踪,而对于那些更多卑微的“老于户牖之下”的草野无闻者来说,他们的消亡,我们又知道什么呢?

        所以,既然死亡必然来到,任何人都躲不掉,那我们不必太过苦痛与悲伤,只藏着一些怀想,不做健忘的愚夫,紧抱着隔世的温暖的情感,为自己豁达。

        李咏曾经在一个节目里说“假如你的生命还有一天,你会做什么?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这倒真契合泰戈尔的浪漫吟唱“死如秋叶之静美”。假如死亡来到时,留下的不是嘈杂和惶迫,而是悄无声息的宁静,我想这是最好的。

        何必害怕死亡?恍恍惚惚的人世间,死亡的阴影未见而常在,衰老、病弱和死亡永远是正在进行曲。我们的不甘,除恐惧而外,大抵是留恋可欢可泣之事,舍不下可亲可爱之人,就像韩磊唱的那样,“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然而上苍是公平的,手术刀救不得,良药医不得,金钱买不得,意外抗拒不得,为如此,且随它去吧,只要有尊严地活过,快乐过,幸福过,爱过,恨过,便不白活。

        庄子的老妻死了,庄子鼓盆而歌。在庄子看来,生与死都是一样的,都只是自然的一个过程,生是时机,死是顺化,人若能够随顺生死之化,便是真正的坦然与平和。并非庄子不懂悲伤,不悟人伦,而是他窥见了生死的秘密,所以他长歌当哭。庄子是真正的智者。

        而我们却做不到,我们总陷在亲族血脉友帮的漩涡里,为死亡发酵着不可遏抑的悲伤。我们的坚强吹弹可破,我们的脆弱深植胸怀。我们一下子走不出来,我们走出来的时候脸上也还挂着泪痕,却看不到庄子在我们身后偷笑!

        重庆长江二桥上的悲剧告诉我们,生命何其脆弱,总在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偷偷跨向往生。昨日尚能饮啜,今天已挂墙上,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我们无法知晓。劳生碌碌,草木一秋罢了。就像流行歌曲,热闹传播过后总是悄无声息地衰亡。即便你是名人贵人,最终也只落得烟消云散尘埃不剩的结局。唯亲人们,在逢年过节祭祀的时候,寄托一点礼节性例行性的哀思,仅此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的终极意义其实是一场悲剧,方向早已明确,结局早已待定。

        我们可以努力,为生命拓展一些宽度,增加一点长度,积蓄由初生而饱绽的热量,创造由空白而丰富的精彩,这是个体生命自觉而本源的追求,我们的旅程应该是积极而奔放的。但纵然缱绻流连,目的地也早在那里了!向前一看,缥缥缈缈,不知哪一天便是休止符。

        生命比任何东西都金贵万千,但并不意味着苟延残喘的可喜。假如不能随波逐流,那便粉身碎骨,古往今来的择死者,并非全无意义。屈原站在传统文化的源头,王国维站在传统文化的末尾,一个投江,一个沉湖,怀着同样深沉的绝望,为他们执守的理想、钟爱的文化殉葬。在他们那里,活着比死亡还痛苦,那死亡便是更好地活着。这是现世的厌世者所不能比的,冲动、赌气、短视、抑郁,非理性的纵身一跃,都是辜负了十月的娘胎!死亡的后续只是几声叹息,甚至不屑。

        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一个残疾人的彻悟,了然存世的意义,非万不得已,不必求死。活着,是对自己最大的厚待,高贵地活着,不论长短,每一个尽头,便都是顺理成章的结尾。

        以迎候的姿态面对死亡,笑对专属于自己的那一次终极邂逅,等待我们今生的最后一次抵达。在生命的终点站上,会吹几响喇叭,送几阵哭声,或者还有几排凄脆的炮仗,而后曲终人散。这是最后的仪式,生者严肃死者虚无,谁都逃不脱岁月或疾病的摧毁。

      所以,紧握余生,顺逆不惧。不追浮名,谨守晨昏。欣喜于自己粗重的呼吸,静听妻儿甜美的鼾声。松开胆怯的拳头,抚摸掌中清晰的年轮!

        只希望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时候,不要太过草率,认真一点,便是对永恒最大的安慰!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亡是最后一次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