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日历,你可能会发现六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月份。
首先,毫无疑问,6 月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月份,如果把一年比作是一座山,那么跨入6 月就意味着即将登上了山顶,登高望远风景自然会是更好一些的,既可回首起点,又可展望终点,于是6月自然就更有意思了。其次,除了芒种、夏至两个节气外,6 月还有儿童节、端午节、父亲节三个节日是值得关注的。再细一考究,三个节日还有一个共性:不同程度地披上了悲情色彩。
先说父亲节吧。父亲节诞生于1910 年,和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
一样,来自于思念或缅怀及感恩,那父亲节自然就是思念或缅怀及感恩父亲的节日。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为父亲立节实在是非常
顺理成章的事,就象有母亲节一样。思念终归是要带点忧伤的,尤其
是缅怀故人,而对于象我一样已然失去父亲的子女而言,是更有切肤
之痛的。
父亲是一面墙,父亲是一座山。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道尽了多少辛酸,写哭了多少天下儿女,硬是把一位普通父亲的背影
演绎成了天下子女自觉瞻仰的丰碑。不管父亲的背影是挺直的,佝偻
的,还是苍老的,父亲还是那个父亲,即便是遥望背影已然泪如雨下,假若直面尊容那该是怎样地情何以堪啊。
当自己突然间为人父时,父亲这个词就更多了份沉甸和含义。我已记不清17 年前当我从产房中抱起哇哇啼哭的儿子时的心情,但可以确定的是,从彼时彼刻起,我才深切体会到为人父时特有的矛盾心情:喜悦而焦虑。喜的是一个新生命的降临,焦虑的是一份新责任的担当。这种心情总体上随着孩子地逐渐长大而慢慢淡化,但却在儿子不同成长阶段中周而复始的循环着,如果一定要用文字来表达,那就是牵挂,所谓牵肠挂肚,于是父与子的生命坐标便在不经意间合二为一了。
在父亲节之前,还有一个特殊的父亲节,便是端午节,而这位特
殊的父亲就是舍身捐躯报国的楚大夫------屈原,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父
亲。他的悲壮事迹让后人代代自发怀念,生生不息,足见其在华夏儿
女心目中的地位。如果说千千万万、普普通通有着和朱自清父亲一样
背影的父亲们体现了一种人类原始朴素、引起共鸣的亲情,那么象屈
原那样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父亲们则体现的是一种民族前进的磅礴
动力和铁骨精神。
父亲节感伤,端午节悲壮,那么儿童节便是惨烈了。这是绝大多
数人想都想不到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更不愿把听起来都那么欢乐、阳光、美好的儿童节与1942 年纳粹德国屠杀捷克利迪策村88 名无辜儿童事件联系起来的。但事实的确如此,这竟然是儿童节的起源。
与父亲节、端午节一样,儿童节发端的动因还是一致的,唯一不
同的是被缅怀的主角由成人变为了儿童。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实在是
大不幸的。莎士比亚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就暂且把这样的悲剧放一放,今天是儿童节,自然要说一下关于儿童的美好故事。
比如说发生在东汉末年山东曲阜的“孔融让梨”,故事的主角可
算是中国史上年龄最小且最懂礼仪的儿童了,小小年纪,彬彬有礼,这位孔老夫子的第二十世孙,毫无悬念地成长为一名官员、名士、文
学家,还是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再如“曹冲称象”,据传故事的主角是一代枭雄曹操最喜爱的儿
子,如果放在现代,曹冲大概率就是一位“最强大脑”般的人物,可算得上是史上最年轻的理科学霸了。
孔融贵在知书达礼,曹冲胜在绝世聪慧。而历史上以智力出名的
儿童还有一位,他就是北宋时期“砸缸救玩伴”的司马光,史称“司
马光砸缸”,临危不乱,急中生智,救人于千钧一发之际,可谓史上
最年轻的见义勇为者,着实非同一般。如果说曹冲是儿童理论家,那
司马光就是儿童实践家了,早早便露出了后来成为一代名相、治国能
臣的端倪。
说到治国理政,近代史上更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儿童,他就是后来
成为新中国开国总理的周恩来。他14岁时慷慨呐喊而出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实现自我鞭策的同时,也
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抛洒热血,义无反顾,
可谓史上最年轻、最豪迈、最务实的追梦者。
说了那么多历史上有名的儿童,想想自己的童年时代,乏善可陈,
惭愧不已,如果说他们属于超前启蒙的先知先觉者,那么自己便是混沌不开的后知后觉者,但毕竟世上还是平凡者居多,每个人终归还是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诗经》曰: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精阳。葽秀和蜩鸣是精阳的前奏,但又何尝不是为精阳不断储蓄能量呢。当然,此六月严格意义上讲非彼六月,但不管是此六月还是彼六月,六月总体上是充满朝气、活力、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