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题解】

《内经》在自然观、价值观上接受的是道家思想,它认为人类的道德是一个退化的过程。因此,反推之,上古就是人类道德水平最高的时期。

不仅如此,《内经》还认为上古是人类生活最合乎理想的时期,那时的人类完全取法于自然之道而生活,能够享尽天赋百年寿命,而当世的人们因违背了养生之道,难获天赋之年。

天真”即天赋予人的真精真气,上古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明白保养天真的重要意义,故以《上古天真论》名篇。

【主要内容】

本篇讲述了如下主要内容,我梳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上古之人为什么长寿?当世之人为什么容易衰老?

1、上古之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而当世之人则相反。

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尊重自然,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用保养精气的方法来调和身体。他们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他们能保证形体和精神的协调统一,享尽自然赋予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人世间。

而当世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把浓酒当作甘泉无节制地贪饮;把放纵欲望、任意妄为当作生活的常态;甚至,喝醉酒后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他们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不明白如何节省精气神,只是一味地追求感官快乐,违背自然,不能领悟生命的真正乐趣,饮食、起居等都没有规律。所以,他们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

2、上古之人有敬畏之心,而当世之人则没有。

上古时期,民风淳朴,整体风气比较好。对通晓养生之道的圣人的教诲,人们能够保持敬畏之心,能够遵守圣人的教诲。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对于四时不正之气,能够及时回避;心态上也能做到清净安闲、无欲无求。这样,身体里的真气就顺从、能控,精神保持得很好,而不耗散,哪儿来的疾病呢?

是以知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他们懂得心闲而少欲,心情安宁而不恐惧,虽说身体上劳动,但不过分疲倦。真气从容和顺,与各自的欲望相匹配、契合。吃嘛嘛香,穿啥啥美,甭管什么风俗习惯都能喜欢、不排斥,互相之间也不羡慕地位的高低,人们日渐变得自然朴实。

当世之人因为没有敬畏之心,也就做不到这样了。他们私欲过强,心情处于焦虑之中,常怀恐惧,心累不已。

第二,普通人自然的生理变化是怎样的呢?

1、女子的自然生理变化规律

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开始充实,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发育成熟,任脉畅通,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所以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到了二十一岁,肾气平和,智齿生长,身高长到最高点。到了二十八岁,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到了三十五岁,阳明经脉开始衰微,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到了四十二岁,三阳经脉之气从头部开始都衰退了,面部枯槁,头发变白。到了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2、男子的自然生理变化规律

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开始充实,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到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发育成熟,精气充满,如男女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了。到了二十四岁,肾气平和,筋骨强健有力,智齿生长,身高也长到最高了。到了三十二岁,筋骨粗壮,肌肉充实。到了四十岁,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干枯。到了四十八岁,人体上部阳明经气衰竭了,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到了五十六岁,肝气衰弱,筋脉迟滞,手足运动不能灵活自如了。到了六十四岁,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身体感到为病所苦。人体的肾脏主水,它接受五脏六腑的精华而加以贮藏,所以脏腑旺盛,肾脏才有精气排泄。现在年龄大了,五脏皆衰,筋骨懈惰无力,天癸竭尽。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

第三,养生达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1、真人

至真之人,养生修养最高的一种人。

2、至人

养生修养仅次于真人的一种人。

3、圣人

能够安居平和的天地之间,顺从八风的变化规律,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从来不生气。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效仿世俗,而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不使思想有过重负担。以清静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也可寿至百岁。

4、贤人

贤人,能效法天地的变化,观察日月运行之规律(来感悟人体的变化)。分辨星辰的运行,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阴阳和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以求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也可以延长寿命而接近自然的天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