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挑担工”想到的

“挑担工”这个名是由小学教材中收录的冯冀才先生作品《挑山工》联想到的。

我想说的“挑担工”是指,前段时间单位修葺办公楼工程中搬运沙石的工人。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分别垂下一只大塑料桶,里面装着沉甸甸的灰砖、沙石等建筑材料。

因办公楼楼顶老化,隔热层和防漏层出现严重渗漏情况,修葺过程首先得将原隔热层和防漏层清除干净,单位没有电梯也没有临时搭建建筑吊车,所有建筑废料及建材都需这班“挑担工”肩挑背扛。

为什么对这班“挑担工”这么有感触,是因为自己曾在农村长大,由于过去交通不便,用肩挑背扛的方式搬运东西是经常的事,甚至自身都有一些经历。今天看到他们如此辛苦地劳作,我感同身受。

我最先留意他们是在他们肩挑废砖废沙的过程。刚刚投入工作时,他们是一人一担从五楼顶挑到一楼地下,个个迈着沉稳、矫健的步伐,默默无闻挑着约超百斤的重担。

没过多久,当我第二次见到他们时,发现他们开始一人一个楼层,相互协作传运了。我关切、好奇地问他们:“你们怎么转换了担挑方式?”他们爽快地回答道:“这样协作会轻松些,不用每个人下楼挑重担,上楼空着担,都要从一楼爬到五楼;而且,一人负责一层,用传递的方式,工作效率会更高一些……”通过对他们的观察,以及与他们的交谈,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智慧来自民间,他们不仅是有力气、有毅力的硬汉子,更是肯动脑筋和有智慧的朴实劳动者。这些灵活、变化、协作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中午下班时,我再次在楼梯间见到了这班“挑担工”,这时他们正在用餐。他们的午餐只有一盒米饭,饭盒里除了米饭之外,在一角还有横七竖八的几条青菜,几乎见不到一点儿肉类菜肴,另加一碗紫菜汤和一瓶普通的啤酒。如此简单的午餐和十分繁重的体力劳动形成鲜明对比,不禁让我心灵为之一颤。依我的想法,做重体力活儿,一定要吃好一些,这样才更有力气,谁知他们面临的现实与我的想法恰恰相反!

人与人是平等的,有时只因为分工不同,或者是出生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把握机会能力不同,才产生了不同的工种,以及不同的工作、生活境况。不论我们是对这班“挑担工”怀着尊重的情感,还是同情的心理。我觉得最起码的是,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人格。这一点儿在我们这里都做的非常好。我发现同事们在楼梯间遇到这班“挑担工”时,都会主动侧身或移步让他们先行,因为他们肩上挑着重担。

通过身临其境感受他们的工作,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只要脚踏实地,勤奋务实,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平台上,都能创造出属于各自不同的风采。

我乘这班“挑担工”兄弟不注意时,我悄悄地拍下了他们工作时的背影,这两张图片我会认真保存,存放到自己的心坎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挑担工”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