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佛的心态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中记载: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这一笑便成了成语“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

这事儿其实是这样的:有这么一天,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释迦摩尼一言不发,手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

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

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意思,叶读“摄”)妙悟其意,破言为笑。

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世尊的微笑

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种无言的心态——安详、静谧、调和、美好

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妙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

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世人的笑包含了多少世俗

摩诃迦叶的修行如何达到“拈花微笑”的境界——我们不能妄自揣摩,但是从人生修炼的角度来看,是一种逐步深入的进程。

当然,您也可以“立地成佛”、“顿悟”,这是慧能禅师的法门,如果按照神秀禅师认识的层次来看,大致如下:

番一:人——明己

当您发心要修炼自己的内心,必须先从我们现在的立场和程度做起。

我们是人,修炼就必须从本位开始,即:

见己性:知晓自己的本性。

明己志:明白自己的志向。

告己心:告知自己的内心。

当您成长慢慢变得成熟,知成败、明进退,就坦诚告诉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想法,成就一番伟业,不辜负大好韶华。

明己

此为“明己”

番二:天——循道

这个世间,没有人能任意胡作非为,而成就自身的“伟业”。

譬如这场疫情,您在想什么?做什么?最后给世间留下了什么?这些都将成为“天”对您的拷问。

世尊在六年绝食苦修后,感慨始终无法开悟,可能也是一种因为“违道”之后的叹息吧!

如果做父母不尽父母的责任,做儿女不尽孝道,做师长不尽师道,做朋友不尽友道……

称其为“人”都存在问题,又谈何“修炼”呢?

循道谈何容易

所以“循道”是人生修炼的必经一环。

番三:声闻——解脱

“声闻”,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后,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并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声闻里有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为:

初果须陀洹(七返生死),

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

三果阿那含(不还生死),

四果阿罗汉(解脱生死)。

阿姜查

题外语:阿姜查说:“不必让自己成为什么,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所谓解脱的意义,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质行为的影响,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

番四:独觉——开悟

“独觉”,事实上独觉和声闻是一样的意义,但由于修行入门的不同而异其名。

声闻是听到佛说法、僧说法或从经典中看到脱离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证果的。

独觉

独觉则是在没有佛教的时代,没有佛经可看的时代,也没有什么人说佛法的时代,从自然界某种现象的启发,得到佛法的真理及开悟解脱的。

这两种都叫作出世间道,也叫做出世的佛教。

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并不容易的事。

番五:菩萨——无我

先打一个小比方:有座房子发生火警了,外面警铃在响,到处是烟,此时你怎么想?

我想,最初的反应,是想自己如何逃出去,这种只是关心自己安危而不顾他人的人,是不能称为菩萨的。

如果有人首先考虑到,如何使得老弱妇孺离开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这人就是菩萨心肠了。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曾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最大志愿是到地狱去救人,而不在于自己成不成佛。

这一点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的,当您信佛修行有了相当基础之时,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头搁在一边了。

因为,希望成佛的念头虽好,仍是一个“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希望自己成佛,您将永远不能成佛。

菩萨先要试着忘了自己,专为他人,接着虽然终日为救他人而工作,却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对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萨。

花开见佛

我们总希望自己在人生的修炼中:

明心见性,花开见佛……

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佛原来可能就在哪里,从未离开,仅仅是您转身的那一刻,

世尊就已经在微笑了呢?

修己身己心,仅仅是最低的层次,当您真正开悟,忘却了自身,超然于物外,依旧能够做到秉持善念,甚至无善无恶无他无我,依旧能够做到善行善果,那时候,您的笑容可能会和世尊一样,是一种

安详、静谧、调和、美好

的状态,也许这就是“拈花微笑”的真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拈花微笑——佛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