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风华”不在“绝代”的背后,是素质与制度的“无处安放”

        共享经济基于对剩余资源的充分利用,早在上世纪就被作为一个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项目”在西方开始实践。罗宾罗斯,作为共享经济鼻祖,在1999年就创办了汽车共享企业Zipcar。2009年,Uber在美国创立,迅速成长为时代的弄潮儿。而在中国,OfO小黄车的成立,开始了互联网共享单车的探索,一时间风头无两。

        随着“蛋糕”的做大,利润心作祟的人们开始疯狂入局,趋之若鹜的想分一杯羹。而一心只想随大流,不管不顾的涌入一个制度并不健全的新兴行业的结果就是投放量的过度超载,不断地烧钱但却并不能的到资金的回流,一轮一轮的融资也只是看似是“雪中送炭”,远远做不到对于整个行业的“锦上添花”。从宏观上来看,看似仿佛是行业的竞争,而实质上也许只是行业的乱象。

        如此多的品牌,在一二线大城市早已被巨头们占领后,只能一窝蜂似的涌向二三线城市,希冀来实现品牌的立足。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民众是否具备了“共享”的素质。结果显而易见,街头乱停乱放的“僵尸”车,影响着交通秩序,存在着安全隐患;部分民众企图将单车据为己有,而这种情况早已不是个例;还有,部分民众本着自己的东西不心疼的原则,对单车进行损害;破坏了整个行业的下层生态链。

        而最近引起热议的共享单车“坟场”,看着这些颜色各异的犹如五彩的“花田”,不禁有些触目惊心。一排排的单车被胡乱的码在网下,犹如是被过分捕捞的海产品,资源枯竭与资源浪费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背离了共享经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初衷,似乎走上了一条曲折的不归路。

图片发自App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各地政府都出台了想关“禁投令”,设置单车投放上限来限制其野蛮生长。同时更好来对整个市场实现管理。同时,相关企业也积极的通过相关规定来引导用户规范停车,例如摩拜单车微信公众号消息显示,当用户将车停放在运营范围外超过一次的话,将自动从账户余额中扣除5元的车辆违停管理费用。

        罚款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从经济上的处罚来进一步引导用户的公共意识,我们可以单纯语义上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解释,通过罚款,来引起用户的不适,他不想被罚款,那么慢慢的本能上就会变得遵守规则。天生的道德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还需要后天的养成,而通过严厉的处罚,似乎往往会成为唯一且有效的选择。不过,回过头来说,5元的罚款是否有点太过无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出回应,用“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进一步的宏观调控,与那只“看不见的手”一起来实现共享经济的稳定繁荣。

        规则意思,在我看来包括了制度管理和道德素质,需要全社会一起的共同营造,从政府到平民,从上到下一起努力。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即使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发展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得靠道德素质来支撑,何况我们现在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享单车“风华”不在“绝代”的背后,是素质与制度的“无处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