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经济——从滴滴顺风车事件谈起

                                      1

通证经济这个话题一直是个人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也认为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一套体系。

其实一直想写点东西,却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切入口。

今天也是有感于温州乐清滴滴的顺风车事件,又有了一些新的启发。有人会问,滴滴和通证能有什么关系?

是的,咋一看确实没关系,但可以说在这里滴滴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是一个中心管控导致无作为的例子。

之前也一直在思考通证经济的核心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核心本质还是激发组织中个体的活力!

通证经济,从传统的管理学以及组织发展的理论上来讲,也并不新颖,通证的核心也在于利用通证这个工具

来激发组织或者说社区中各个参与个体的活力,实现社区和个人之间最大的共赢。

                                       2

管理学,围绕组织展开,围绕人性的“善” 与 “恶”展开,早期本身就有很多的理论与实践。

早在19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就在其著作《企业中人的方面》中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其中X理论认为人们有消极的工作源动力,而Y理论认为人们有积极的工作源动力。

所以基于X理论,看到的是人性本恶的方面,他强调人是利益人,人们生性懒惰,厌恶工作。多数人必须用强制管控甚至惩罚、威胁,来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企业管理的唯一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的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效益。

而关于Y理论,则强调人性本善,人不是简单的经济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不但愿意,而且能够主动承担责任。所以在管理的时候要用信任取代监督,以启发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把责任最大限度的交给工作者,要营造一个创造机会、鼓励发展的积极环境,是一种更多授权,参与式、协商式的管理。

                                        3

回到滴滴顺风车的事件,结果确实令人遗憾,有很多原因造成了最后的悲剧,对于整个事件过程以及滴滴公司与温州警方之见的扯皮也不做过多评判,其实外人也很难评判。

我更想说的是,滴滴前员工的爆料的关于滴滴和Uber在管理上的区别,实质一定程度上正是X理论与Y理论的一种呈现。该员工反馈他之前是做Uber的,后来滴滴借助资本的力量将Uber并购了,他也成了滴滴的人,不过后来发现滴滴和Uber虽然在业务上高度重合,但是在管理逻辑和文化上却有天壤之别。

Uber的出发点是信任,管理的逻辑源于信任,信任员工,信任乘客,信任司机;

滴滴的出发点是层级管控,是压榨,压榨员工,压榨司机,甚至乘客;

他举了个例子来说,Uber支付默认是免密支付,因为它觉得如果你不是免密支付,那你就不信任我,那你也没有用我的必要了。如果乘客来反映没坐车却扣了钱,那客服第一操作就是查看乘客的资料,如果没有欺诈记录,就默认乘客说的是事实,会把司机的钱扣回来,退给乘客。但司机会来反映,我拉了乘客,本来已经收到了钱了,却被你们扣了。客服同样操作,如果没有欺诈记录,那也先把钱退给司机,乘客钱也不扣,这笔钱等于是Uber出的。但如果调查出来后发现有人欺诈,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司机封禁七天起步,乘客第一次正常退钱,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永久封禁。

                                         4

在Uber任何一个客服都有这些权限,都可以这样处理。Uber给员工的权限非常大,就算你不按建议流程来,只要能给出合理的理由也行。Uber车出现类似滴滴的事故也不少,但一旦出事不会像滴滴一样,第一反应是压下去,Uber是你该报警报警,该找媒体找媒体,因为这是你的权利,而且我自己做的没有问题,根本不怕。

Uber每一个客服的权利跟经理的权利都是一样的,门禁可以刷进任何一个Uber办公场所,可以封禁任何一个人的账号,扣任何人的钱。有人会说,那不怕员工瞎搞吗,前面说了,Uber的信任是写到企业精神里的,你是我的员工,我相信你。当然,任何操作都会有记录,找到你非常简单。其中,当然也有作恶的员工,比如收司机钱给司机解封的,这种最后都是被开除的。总之,信任员工的成本代价是有的,但换回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而换到滴滴这边,客服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顶多也就是五块钱优惠券的权利,屁大一点事都要层层上报处理。一出事情,所有客服能做的也是一遍一遍的说请乘客耐心等待,公司内部正在处理。其实客服也是蛮无奈的,她们在这个岗位上基本上也只能依靠标准化的语言和服务,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起码正常人的很多的主动性。所以到最后,乘客和客服的对话也才会显得那么无力。

                                          5

回到通证经济,其实还是开始时的那句话,我认为通证经济的核心本质是调动组织中作为一个个鲜活个体的人的活力以及主动性。以前没有区块链技术,没有Token的时候,这种思想一直也存在,比如华为的虚拟股,全员工持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只是操作的方式不同而已。

而技术的进步,区块链的应用,Token的应用,可能会为未来的实际层面的操作带来更多的可能。因为区块链也好,Token也好,各种共识机制也罢,最核心的都是在解决信任的问题,解决扬善去恶的问题,让好人好的行为得到好报,坏人坏的行为得到惩罚。当然,也正是基于人性的复杂,任何的假设,理论,工具可能都不足以应付所有情况,如何防止羊毛党,如何防止搭便车现象,如何实现作者,项目方,整个社区的共赢并为社会创造价值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证经济——从滴滴顺风车事件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