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某年轻女士来信说发现丈夫包二奶,准确率为99%,余下1%可能也是包二爷,现在尚未挑明,想暴毙二者,财产也不用分割,或者自己也报复出去当二奶,毕竟有资本还年轻。
答(根据新阳光李克富老师课程整理,问题为编者所加):
1、咨询师如何看待这个来信(要有目的意识)?
要紧的是搞明白这个写信人的目的是什么,别迷惑于故事本身,如果给出自己感觉,就是这个女人想“炫耀自己”,至多就是回复“你可能真的有资本”以满足她的自恋。这个感觉当然可能是错的,为此要互动,互动中搞明白目的,但不要自作聪明直接解答,不要被故事催眠,要有意识去问“你需要我帮你什么”。
2、来信者破坏别人家庭想法如何解释(避免过于专业分析)?
可用斯德哥尔摩征现象解释,有暴徒抢劫银行后,银行职员不仅向着暴徒说话,还有人嫁给了暴徒,这是“向攻击者认同”,你打我于是我打他,学会用同样防御方式应对事情。正向认同例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反向认同例子生活很多。我们可以少用专业分析,更多现实考虑问题,如这个女士不想离婚如何做,想离婚则属于律师范围,杀死他人是她的事情但这个可能是气话,真实咨询中要注意判断可能性。这涉及咨询保密以及例外原则,对于法律配合或者涉及任何人重大生命安全的要例外。
3、如何帮助被出轨者(关注角色互换)?
这个来信者看似是个受害者,但要注意受害者是个社会学名词,心理学认为受害者也会是施害者,至少是个维持者。比如本案例,真爱丈夫可能早就发现了,责任在谁?是否存在情感问题?出轨是情感问题的结果还是原因?是否可能是不得不出轨?这些只是假设与可能,强调必须互动才能了解,不能仅仅道听途说,要知道有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进行分析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目的是促进心理更健康以及实现咨询目标。为此要不断探讨,什么是心理咨询可以做的,也即是目标何在。
4、如何理解结婚与离婚难易(个体与关系)?
这世界只有结不了的婚,没有离不了的婚,之所以离婚不成是存在心理冲突,要通过面对面互动反馈,围绕咨询目标走。
5、咨询与心理咨询区别何在(三基训练重要性)?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这个女士不是求助者,因为没有觉得自己错也就不愿改变自己,只能“咨询”帮助她而不是“心理咨询”帮助她。还有如果赤膊上阵直接给人支招,不是协助了。
咨询目标设定是基本理论范畴的东西,没有目标的咨询就不是心理咨询,只是凭借一腔热血,成为咨询或者聊天而已。
来访者不能转化为求助者,就按照非专业咨询路子走,但心里要明白这不是心理咨询,只是收费的咨询而已。
6、婚外性与婚外恋区别如何(具体化技术)?
婚外性即常说的偷情,偷的是性,如同小偷偷钱说明缺钱,偷的目的是过上好日子,偷情是缺少性,偷完回家好好过,目的不是离婚,不想离婚,只是弥补不足。婚外恋本质是恋爱,移情别恋,目的本着结婚去的。本案例看得出老公更多是偷情,可以问这个女士“这么好的条件为何让老公偷情了呢”,当然不能直接发问,目的是打破固有思维,即“过于理想化婚姻”,所谓自我全能感,自恋,原始防御,打破是痛苦的。
7、理解三种情绪表达判断心理健康程度(具备法律伦理心理意识)?
心理健康者直接表达诉求,不健康者压抑情绪用带情绪方式行事,不正常人直接诉诸不当行为,案例女士说暴毙他人时候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这要判断是情绪宣泄还是行为表达。假设老公该死,只能是法律权利,心理上看出心智成熟,以及自我强度问题。
大众看到现象,就现象论现象,咨询师要看到本质,受害者施害者互换关系,伤害无数次才会奋起反抗。大众看到横向展示的结果,咨询师不仅横向看,还要纵向看。
你会如何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举出生活实例。
百度百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这是一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人是可以被驯养的。广泛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反向认同”,即由不解变为理解,所谓“不打不相识”。
生活例子,比如家暴者可能小时候有过被家暴行为,发誓自己长大不会,结果会变本加厉。校园被霸凌者,原本受害者,摇身一变成为霸凌者,东野圭吾的《恶意》主角就是这样。
2、简述咨询与心理咨询的区分要素。
“心理咨询”定义有五要素:咨询师、协助、求助者、心理问题、过程。全部具备才是心理咨询,否则就是咨询而已。
容易犯错的是把“协助”变为主持主导主宰,类似直接冲锋陷阵,典型的包办替代,背后是自以为是上帝情结,这也反映心理咨询特点,那就是间接性、曲折性、缓慢性等。
“求助者”界定也是问题,具备感受痛苦、愿意担责、付费这三条才是,指责别人的不是,不认为是问题的不是,不付费的不是。
“过程”说明不是一蹴而就,直接给个答案妙手回春不是,急功近利不是,锦囊妙计不是。
3、简述原始防御机制——自我全能感。
百度百科,“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巨婴心理”,也有人叫它“全能自恋”。
出生至6个月大的婴儿都处于“全能自恋”状态,即认为所有事情都能够实现、所有需要都能被满足。但若这些需要无法得到监护者的准确照顾,婴儿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并会演化成一种心理缺失,从而致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追求回到“全能自恋”的状态。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非常有杀伤力,可能导致一个人将其他人和万物都当做自己的棋子来对待,而不能较好地尊重对方。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人的成长是自恋——同性恋——异性恋的过程,如果固执于全能自恋则是心理发展停滞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