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当老师~新手上路第4辑~作业?考试?哦,不!(作业篇)

当老师,做学生都逃不过这两关:作业和考试。听到这两个词我就头大。你可曾依稀记得当年为了完成因为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而被罚抄的那一百遍课文?我猜你也一定记得人生早期最重要的那两次考试——中考和高考,哦,不,对95后的朋友来讲,可能人生早期的重要考试已经不止中考和高考,或许已经前进到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的入学考试了吧!

凡是做学生的估计没几个会喜欢家庭作业和考试。可这糟心的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的呢?据说一位名叫Roberto Nevilis(中文名:罗伯特·纳维利斯)的意大利教师发明了家庭作业。他在1905年首次将家庭作业作为一种惩罚安排给学生。后来,家庭作业在全球流传开来,世界各地老师都纷纷效仿他,开始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

原来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难怪人见人不爱,花见花不开呢!学生们一定认为老师们都特别“变态”,特别爱布置家庭作业,以此来显示他们的权威,或是通过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来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再次证明其教学水平有多高。

其实你错了,不仅学生不爱家庭作业,其实大部分老师也不喜欢布置很多家庭作业。相信你一定听到过你的小学、中学老师在看了一堆错误的作业后大发雷霆:“你们一个人做一张卷子,我教一个班就要批50张卷子。一个人做5张,我就要批250张。你们错了还要订正。如果每个人每张卷子都错一次,那我就至少要再批250次。你们叫辛苦,有我辛苦吗?你们有什么好叫的啊!”这不是假话哦!我就曾经和同事们经历过考前批复习卷和回家作业卷,批到脑缺氧的状态。几乎所有的老师(体育、美术和音乐老师不太清楚,可能有其他相关的职业病)都有颈椎病。为什么?想象一下持续“伏案工作”的场景,你就会明白了。那你可能又要说了,这不是老师们自己“作”的吗?少布置点作业,少批一点儿不就皆大欢喜了?话是没错,可是很多老师、很多学校、甚至很多家长(有的家庭作业还真不是老师布置的,是家长自己“压”给孩子的)就是想不明白学业成绩和家庭作业之间的关系。

在一所中西方文化交融冲突的学校里工作,经常会遇到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老师、家长对布置家庭作业有着大相径庭的看法。他们主要分为两派。以中国、韩国、印度为代表的传统亚洲系家长和老师,认为一定要有家庭作业,其中以韩国和印度家长最甚,需要大量的家庭作业来证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会得到充分的练习和巩固。而另一派主要来自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家长和老师,主张不应该布置家庭作业,最多就给选做作业,让孩子根据兴趣选择完成作业,老师也不必批作业。更有甚者直接就申请不做任何家庭作业。学校的作业政策也一直在寻求一种平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过教育学/语言学的人一定都知道“学习”和“习得”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最早提出这两个概念区别的是克拉申。一般认为,习得是指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大量接触语言在交际中掌握语言,不注重语言形式而注重意义,语言规律的掌握是无意识的,习得过程是由不自觉到自觉,是我们常说第一语言习得,即儿童母语的习得;而学习指在学校环境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它注重语言形式,过程由自觉到不自觉,即我们常说第二语言学习。“无意识”到“有意识”、“自然地”到“在学校环境中”、“由不自觉到自觉“到“由自觉到不自觉”这些关键词都提示我们学习是一种系统性、目的性更强,个体需要来自外部约束力的一种活动。虽然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引出了这两个概念,但对于了解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毕竟语言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如果听”不懂”(对于语言无法理解),那么就大大增加了学习其他学科的障碍和难度。

由此可见,如果要从自然状态下的“习得”进入到系统性的“学习”状态,就需要一定的外部约束力。不是所有人的自制力都足够高,学习动机水平都能达到合适的程度。离开课堂以后,很多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仍需要通过一些练习来进行巩固。同时,这也是一个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反馈和评估的契机。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来设置家庭作业,那动机正向积极,效果也会远远超过单纯为了惩罚而给家庭作业的教学策略。

通常我们认为家庭作业就是纸质练习,最多是口头朗读或背诵。其实不然,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学龄特征,家庭作业的种类可以“花样百出,千奇百怪”。除了传统的方式,我们还可以借用高科技的手段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家庭作业只是其中的一环。例如:以“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作家”为例。此项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课堂上学习的介绍人物生平的写作方法,考查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及多元智能类型,在主要教学目标确定的情况下, 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制作作家生平卡片,制作一份介绍该作家的海报,手写一篇相关文章,通过使用展示软件来介绍这位作家(使用PPT,Prezi, Publish等软件),录一段自己介绍这位作家的演讲视频,或是用视频剪辑软件做一段介绍该作家的微视频……可以生成的作业类型数不胜数,在这些作业里考查的主要目标其实都没有变,但是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一来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二来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从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提高了其他方面的综合技能。

再来看看数学和科学类的作业,除了要多练计算、多背公式,最好的布置家庭作业的策略应该基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尝试用所学来解决问题”的原则。我们常会发现孩子学数学和科学越到后面越无趣,因为有大量的机械操练和公式需要练习和背诵。这样的操练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的,但是过量了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导致学习者失去主动学习的欲望。理解是学习的基础,运用和再创造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因此,此类学科的作业可以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联系当前所学的内容去进行实践,解决问题,甚至发现新的问题。如,小学数学学习“人民币货币等量代换”的概念时,除了背公式,不如布置一项“周末自己来当家”的作业,要求学生用一百元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顿午餐,并记录下购买午餐(或食材)的实际花费。教师可以提供记账的表格样式和范例。学生遇到不会书写的汉字完全可以用图片或拼音表示,因为这项作业的重点是考查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汉字的识记。回到学校后,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进行口头交流,结合实践经验谈谈对生活中钱币的运用还有哪些发现和问题。这样的作业不仅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概念,逐步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巩固了之前的计算技能,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周末亲子活动。后续的反馈更是帮助学生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不是学习的终点,只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学习的大门。时代在更新,高科技的运用已经让书本上的很多知识都过时了。当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拿着钱去买东西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有的地方可能根本不收现金,课本里出现的纸币、硬币和现在看到的样子又不一样了,在有些大城市里几乎已经找不到“分币”的踪影了,有的地方人们喜欢用纸币,不喜欢用硬币……你一定想不到吧,一个和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家庭作业竟然能引发这么多思考和发现。新的一轮学习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日程。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发现更感兴趣,而不是仅仅听另外一个人“说”。

那么以机械操练为主的纸质作业是不是应该“被退出历史舞台”了呢?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量变引起质变,适量的机械操练肯定是需要的,不过要因人而异。不是练得越多就越有效。而且每个人的输入和输出并不是完全同时等量的,有的人刷题立竿见影,有的人刷了题反而更糟,还有的人到某个时间点自然而然就会了。双生子的实验就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考试也好,作业也好,学习的内容一定要适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适当的拔高、在学生潜力范围之内的学习都是有效的。然而,试图通过大量枯燥的机械操练来大幅度提高学业水平,脱离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作业和考试就是跟学生过不去,也是跟你自己过不去!

最后,想说一下关于作业的反馈。布置了家庭作业一定要批吗?不,这里应该换个词——反馈。当然!反馈的方式根据作业类型的变化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批改对错,写评语都是一种比较直观简单的操作方法。然而针对开放型的作业,可以有更为多元的反馈方式。反馈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知识和技能上有不足;反馈也是引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的新起点。一般认为面对面的反馈,一对一的反馈,有针对性的反馈是最有效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通过问问题来进行反馈,启发学生自己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甚至邀请学生本人或同伴进行自我反思或结对反馈。没有反馈的教学行为是不可取的,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冷漠的表现。当然,有些反馈,如批改机械操练的书面作业将慢慢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对于家庭作业的反馈应着眼于更加有针对性的解答和辅导,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下一步深入的思考,这是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达到的高度。

老教师在做作业反馈时会精讲错题,还会要求学生准备“错题集”,这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错的题往往就是学生没弄懂的地方,往往就是学习进程中的一个结、一个坎儿。把“结”解开了,跨过了那道坎儿,下一段学习之旅会走得更为顺畅。同时,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不仅要关注学生作业的对错,更要了解学生为什么会错,他哪里不明白,并帮助学生一起反思总结避免再犯相同错误的方法。

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谁不会犯错呢,更何况还是学生的他们?我们都在错误中成长,要学会反思,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让作业再飞一会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要当老师~新手上路第4辑~作业?考试?哦,不!(作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