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心外无物 我心即宇宙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学习理解:这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

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王阳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当然是自开自落的,可是能不能扰动我心,却是由我来决定的。哪怕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电闪雷鸣、暴雨大作,只要我心中安然,便永远是在桃花源、艳阳天。

这就是佛所说的“万法唯心造”。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的问题。

世间万物,无论怎样,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你看到了美女,你就认为一定是美女吗?那在童蒙的孩子身上呢?只是一个大姐姐。

对从动物的视角来看呢,就像我们看狗一样,只是一条狗。

这些认知从哪里来?都是源于心。

所以你看待万事万物你的喜悦,愤怒,都是来源于你个人。

对于同样一件事,你看到的愤怒,也许对别人看到的就是欢喜。哪里的区别呢?

前几天我从衡阳开车到东莞,路不是很远,七个小时就到了。那正常情况下,我把这个事描述为我从衡阳出发,开车7个小时到了东莞,路上经过了耒阳,郴州,韶关,惠州等地区。

这是我们正常的视角,对吗?

这个事情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视角,那就是,我其实哪里都没去。在这7个小时里面,我一直是坐在这个装了4个轮子的铁壳子里面。是这个铁壳子在地面上移动了一些距离而已。

而用来判断所经过的地方,也只是路旁出现的路牌提示而已。

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号称在经历真实的世界,事实上只是终身困在肉体的躯壳里,通过有限的感官(眼耳鼻舌声)去感知这个世界罢了。

这一生我们哪里也不曾去过,什么人也不曾见过,只是坐在自己那个壳子里,你看到的风景,你到达的目的地,所有的世间,万事苍田桑海都是一种感觉和判断而已。

那什么是心外无物,不是外面没有东西,而是我们只能理解,描述,研究某一个外物能够被我们所感知的特性。

而一个外物能否被感知,能否被赋予意义,也有赖于我们的内心是否有这样的一个相应的概念。

所以心才是万物的本源,你的天性生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情感,好恶,然后你开始拿了这些概念来定义世间万物,你的心才是真实存在的宇宙,你才是世间的唯一主角,剩下的所有都是来配合你演出的舞台道具。

你的心明朗起来了,万物开始明了。

这就像我曾经玩过的红警一样。如果你玩过游戏,你就会知道,一开局地图都是黑的,你必须到处走走,你所到之处的地形景物才会明亮起来。

想象一下,你揣着一颗能够感知世间万物的心开始了游戏,比如今天早上你坐车上班,汽车在马路上开过,你透过车窗看路旁的楼房,车流,人流,就像游戏地图一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你所到的地方次第花开,你没有到过的地方万古长夜,你见过的人笑颜如花,你没有见过的人千载孤独。

你感觉到自己在活着,你在用心体验这个仅有一次的人生之旅,世间万物如万花筒般,在你的生命中绽放。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你感觉到你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你是最清醒的那个,这种感觉何其美妙。

你所到过的地方,因为你的出现而精彩万分,而明白起来。也因为你的离开而归于寂。

你以为你去游山玩水了,而快乐,去工作了而苦闷吗?你认为的是这些行为才让你产生了快乐与苦闷的结果吗?

当然不是,而是你先有了这个快乐的心或苦闷的心。住在游山玩水地方的老百姓,他会天天开心吗?因工作而激情四射的,他会苦闷吗?

所以快乐与苦闷不在外,而在你的心。

我想拥有更多快乐该怎么做,去保护你这颗能感知真正的快乐的心灵,不让它在世间的喧嚣中蒙尘。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传习录》心外无物 我心即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