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代生活史》下

文/精读猫

随着战争的进行物资的匮乏越来越严重,囤积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货币却在迅速贬值,因此囤积黄金美钞之类的硬通货,实现财产保值就显得更重要。为了适应这种需求,金铺很贴心的推出个性化服务。

在这之前上海市面上的金条都是十两一根的价格很贵。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家庭几十年的收入,一般人根本买不起。金户于是推出和花生差不多大的小金条一两一根。时间一长大家就习惯把十两的金条称为大条子,小的精巧称为小黄鱼。不过能够囤积物资和黄金的都属于有门路的少数人。绝大多数市民只能忍受物资匮乏的煎熬,比如当时的大米供应不足频频涨价。一个月之内少则涨354,多则涨784。有的人家里孩子多,只好冒险翻过日军的铁丝网到周围农村去背米回来。如果运气不好,就会被站岗的日军用枪杆子打个半死,背坏的你也要全部倒掉。


后来租界当局开始要求米铺根据每户的人口数平价发售大米。这种平价米品质时好时坏,有时候是普通大米,有时候是碎米,还有时候是素米磨成的粉。但好歹让基本的口粮有了保障。不过米铺为了图省事,规定每个人只能买自己的米,不许其家人代买。所以到了卖米的日子,许多人争先恐后去排队。警察为了维持秩序,对于买米的市民随意毒打,但大家依然不管不顾。那时的卫生条件普遍比较差,跳蚤之类的虫子很多传播伤寒等疾病。在配米时,因为人群聚集伤寒就迅速传播。许多医生在看病时也被病人传染迅速死去。在七八天的时间内,作者的几个医生同行都相继死去。以至于作者在看病时,用雨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害怕跳蚤跑到自己身上。但即使这样也还是难以摆脱内心的恐惧。前面我们说的抗战时期的上海民生凋敝。不过也有行业反而因为战争变得红火。就拿舞厅来说吧,租界里的舞厅原来只有10多家,打上之后反而一下子增加了几十下。不仅晚上开门营业跳完舞,下午还有下午茶。很多客人就把中午下午和晚上的时光都消磨在舞厅里,还觉得不过瘾,于是有的舞厅干脆开设到上午,不少人一大早就到舞厅碰擦擦起来。高档菜馆的数量增加的也很快,尤其是粤菜菜馆。当时有一位广东籍的商人新开了好多粤菜菜馆。因为他开的菜馆数量很多,而且名字里都有一个华字,比如精华新华荣华美华等等。老上海人就把他们统称为华子头菜馆。把他们看作高档菜馆的代表。作者把这种逆势上扬的现象叫做畸形繁荣。战争让人们普遍感到压抑和苦闷。就像花钱找一些短平快的消费麻醉自己。舞厅价廉物美,想跳多久就跳多久因此大受欢迎。当时最高档的舞厅花大概一块银元也可以跳三支舞。最低档的舞厅则最多可以跳16支舞。一块银元什么概念,我们在讲抗战时代生活史的时候曾说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者有一次在外面吃便饭。他点了回锅肉、牛肉丝、烧鲫鱼,外加一个汤,还喝了一点酒,一共花了3个银元。相比之下一个银元就能在舞厅里嘣擦擦半天不算贵。


好,以上就是抗战时期上海的经济生活状况,一方面百业凋敝。升斗小民为了一口米而苦苦挣扎。另一方面,战争又造成了一些行业,比如舞厅的畸形繁荣。有学者研究还发现,1941年日本人占领租界之前,曾有大量资金涌入租界,一度造成了租界市面上的繁荣。但在危机4伏的战争环境下,这些资金有很大的投机性,赚一把就跑。在租界沦陷之后,这种繁荣也就随之消失。这便是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生活的面貌。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国仇家恨令人精神苦闷。文化活动成为当时上海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下面的第三部分,我们就来重点讲讲战时上海的文化生活。当时上海人最重要的一个文化生活形式就是看话剧。与电影等其他文化内容相比,话剧的制作成本低廉形式简单。很多人开始投资排演话剧,新的剧目不断涌现。比如小说秋海棠,讲述的是京剧花旦秋海棠遭受军阀逼害最终被逼自杀的故事。小说于1941年1月开始在报纸上连载。因为反响很好在1942年改编成了话剧。观众被剧中主人公的悲惨故事所感动。再加上抗战期间,社会氛围很压抑,人们普遍需要情感的发泄。所以这个戏就一炮而红。因为太卖,场次一再增加。剧组用两套人马轮换还是忙不过来。1943年秋,海棠的同名电影又打破了票房记录。对于这种红火日本人很关注。话剧秋海棠火了之后,日本文化部就特地派人去看。觉得剧中的军阀形象在影射日军勒令停演,演出方经过解释才勉强得以继续演出。而实际上,戏剧确实是案中宣传抗日的阵地之一。比如1944年上演的话剧是已经撤退到重庆的国民党政府暗中策划的。希望借话剧故事来坚定沦陷区民众的抗日决心。


但是戏的主创很聪明,主动请了几十个日本高官来看,话剧的首演还大造舆论,说东亚各国人民都有爱国热情。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日本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不同。那几十个日本高官被这么一忽悠,居然觉得很有道理。演出时还带头鼓掌。这出戏也就不受干涉,演了好多场。


新闻媒体在这个期间迅速衰落了下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许多报纸还可以在租界里报道战场的最新情况。但随着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为了不打击人们的抗日决心,当时的报纸,比如像申报之列的大报就形成了一套隐晦的话术来报道战况。比如国民党军队丢失的阵地节节败退。报纸却说我军完成任务阵地已无军事价值或者转进集中某地。也有一些报纸剑走偏锋善于用刺激性的大标题吸引读者。比如有一个晚报名叫社会捷报,头条新闻很刺激,但十之八九处于虚构,不是骂上海名流私通敌人,就是说日军打败仗了。但有的时候别的报纸不敢登他反而敢登。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管是严肃的大报,还是这些花边小报都受到了严格的管控。


继续宣传抗日的都被停板了。比如有一份大美晚报他由美国人创办,一直坚持强硬的抗日立场。他的报道大胆直率。每天下午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晚报。后来他的好几个成员都被76号暗杀,在日本人占领租界的当天,他就停了。而前面提到的社会业报创始人也被杀害,没有停办的报纸则被全面接管立场变得非常亲日。

比如上海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是申报,日本人就在1937年办了一张新申报,宣传侵华政策。在租界被占领后申报被接管,几乎全部采用日本同盟社的稿件。


日本同盟社是代表日本政府发生的。通讯社的立场变得比新申报还要亲日。整天宣传日军处处取得大胜,吹嘘日军如何神勇。读者看的肺都要气炸了。掌控报纸之后,日本人有继续控制电台。所有的民营电台全被封闭,所有私人持有的短波收音机都要上缴。作者有一部高级的短波收音机,可以听到全世界的电台。为了应付上缴的命令,他把短波收音机的零件取出来藏好再找了一台旧收音机的零件,装在那台短波收音机的壳子里交了上去,终于蒙混过关。


好,以上就是第三部分的内容。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上话剧实相。新闻媒体则因日本人的管制而衰落。根据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当时许多人也热衷于京剧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被异族侵略的现实让很多人从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寻找精神上的慰藉。不过随着时局的变化,人们开始发现日本即将战败的迹象。其中一个迹象就是中国与日本本土之间往来的船只数目大大减少。这说明日本已经无法控制这条航线,在战场上已经陷入被动,离失败不远了。紧接着1944年年底的一天,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家门前的马路被戒严了。好多日本人走进了跑马厅,也就是当时赛马的地方,为前线阵亡的士兵举行追悼会。作者听到会场内传出哭声,参会的人垂头丧气。相较前几年占领租界时的趾高气扬,完全两个样。到了1945年8月7日,作者从上海当地的日文报纸上得知,美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消息。没过几天,苏联对日宣战,和美军在长崎投放原子弹的消息也传来。到了8月10日晚上,作者正打算睡觉,突然接到朋友的电话。朋友告诉他,日本愿意接受中美英等国的波斯坦公告,准备投降。听到这期待已久的消息,作者不顾外面已经漆黑一片,跑到闹市区去打探消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叫的叫喊的人们载歌载舞。好多店铺挂出中国国旗,还有人在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作者走到一家餐厅,发现里面挤满了人,餐厅老板为大家免费供应啤酒,因为人太多,酒杯不够用,作者就拿着一个大水勺到酒桶上抢酒喝。几天之后,报纸上纷纷刊登了日本正式投降的消息,作者反而有一丝恐惧,害怕日本人会在投降前夕大开杀戒。


但外面庆贺胜利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打消了作者的疑虑。而作者所经历的抗战时代的生活也就画上了句号。

好了,《抗战时代生活史》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为你介绍到这里。本书是根据作者陈存仁当年的日记写成,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讲述了沦陷上海后的日常生活。虽然有人对书中回忆的一些细节产生了疑问。但本书无疑为抗战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有历史学者就认为这本书是了解上海抗战时期日常生活的重要文本。本书记载的一些人和事,在其他书中也有所涉及。如清末民初通俗小说作家包天笑的《影楼回忆录》。此外戏曲理论家齐如山的《齐如山回忆录》对抗战时期的北平做了详细描述。如果你想了解更全面的抗战时期的生活,还可以把这两本书找来读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抗战时代生活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