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7308,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
关于作者:
罗纳德·弗格森(Ronald F. Ferguson)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深度研究经济、社会与教育公平等议题,自1983年起任职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哈佛执教近40年。弗格森创立了哈佛大学的“成就差距研究项目(AGI)”,该项目专门研究杰出与平庸之间的差距缘何产生。弗格森还是“基础知识项目(BASICS)”发起人,倡导父母在家做早教,该项目起源于波士顿,现已覆盖全美30多个城市。《纽约时报》对其的评价是:“在美国,没人比罗纳德·弗格森更懂得如何缩小杰出与平庸之间的差距。”
塔莎·罗伯逊(Tatsha Robertson)俄亥俄州立大学新闻学硕士,纽约大学新闻学兼职教授,屡获新闻行业大奖的知名记者。罗伯逊在多本知名杂志如《波士顿环球报》《本质》《人物》等担任过高管,拥有超过20年的写作和新闻调查经验,是《波士顿环球报》纽约分公司总编辑。关于“成功的孩子是如何养育出来的”这一议题,罗伯逊的研究长达10年。
杰出的成功人士为何如此优秀?这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哈佛成就差距项目创始人罗纳德·弗格森15年来一直都在追寻这个问题。
他与知名记者塔莎·罗伯逊历时15年采访了超过200位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毕业生及其父母,结合他自己多年“成就差距项目”的研究成果,从中发现了培养成功子女的秘诀。他们发现所有成功人士的父母都扮演了相似的8种角色,即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救援者、启发者、哲学家、榜样、谈判专家、全球定位系统。他们从这些成功经验中提炼了一套全新的教养方式,不做虎妈也不做直升机父母,掌握8个教养角色,让孩子拥有既成功又幸福的人生。
只要父母能扮演好这8种教养角色,孩子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反之,如果父母在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里犯下严重的错误,或者完全没有做到,那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非常大。
01、高成就孩子的教养公式
作者在书中提到,要想养育出高成就的孩子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过时。我们经常会听到“直升机父母”这个词,什么样是直升机父母?直升机会在空中盘旋,一旦下面有什么需要,它马上会降落下来,然后提供孩子的所需。
比如,当孩子忘了带一个什么东西到学校里面,家长肯定说“那我帮你送”。可是,你送这个行为,真的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吗?这样,我们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童年呢?他们的童年被家长,甚至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一辈环绕着,然后所有的东西都是充足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准备好的。如果孩子一直在这样好像温室的环境里长大的话,那么,将来他们上了大学要出去独立生活,他们会准备好吗?
肯定不会。作者说,每个家庭的环境或者条件各不相同,父母的表面差异就很大,孩子的行为方式也会不同。但是如果我们学会合适的教养方法,就会教养出高成就的孩子。那么如何教养出高成就的孩子呢?那就是拥有战略式教养理念。
1、战略式教养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很多成功人士的孩子,父母引导孩子的方法是惊人的一致,他们的教育理念是相同的。作者将这套方法叫做“战略式教养”。
那么这些高成就孩子是怎么获得成功的呢?作者认为,这是因为这些父母运用的就是“战略式教养法”。而且这些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释放孩子的全部潜质,作者把他们称为“大师级父母”。
你可能会说,这些父母肯定会有高学历,家庭条件肯定很优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这些高成就孩子的父母大多数并没有上过最好的学校,有几位甚至连高中都没毕业。他们的独到之处在于,有能力采取一切措施去培养有思想、极其聪明、有抱负、有目标的孩子。
这些父母,无论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者还是最低者,都会在孩子5岁之前教授孩子简单的数字概念,认识基本词语,平等地与孩子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用心思考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
作者说,这套战略式教养法则的核心就是让孩子发挥最大潜能和获得幸福的战略选择,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以8个养育原则为基础,也就是父母要在孩子生活中扮演8个“角色”,这也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
我们说这套方法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成功?很多人说,有房有车有钱就是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并不会带给孩子幸福。你是有钱了但是如果每天不开心,要再多的钱也没用。
所以,真正的成功,简单来说就是目标的实现。当我们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会产生幸福感,获得成就感。这种自我实现才是获得成功的必需品。
什么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个人在追求具有挑战性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的高潮和实现的成长。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力求精通一件事来体验最好的自我。
现代研究一致认为,追求自我实现可以促进幸福的获得,而对享乐主义目标的迷恋往往对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几无贡献,甚至还有破坏作用。当然,这也并不代表自我实现的成功就会缺乏经济或物质收益。而是说,经济和物质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而自我实现才是成功的关键。
而达成自我实现,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教养公式:使命感+自驱力+才智=充分实现自我。培养充分实现自我的孩子是本书中每位大师级父母的目标。
2、使命感+自驱力+才智
教养公式中的第一个元素:使命感指崇高的目标或目的。它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可能是学习爬行动物的名称,或是成为一名爬虫学家;可能是在钢琴上完美演绎一首歌曲,也或许是让非洲的村民用上自来水。但它们都必须是某种行动的理由。
有行动理由,那么就需要向这个目标行动,需要有非凡的主动精神,也就是第二个元素:自驱力。有自驱力的人遇到困难不会拖延,而是会说“这件事,我来”,然后通过行动贯彻执行。
当然,光有行动也是不行的,我们还需要有能力,也就是第三个元素:才智。大多数人都对它的含义有基本的认知,即便实际上研究者并不赞同这个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谈论各种各样的聪明才智。最常见的含义与学校教授的内容相关:科学智能、数学智能、阅读智能、写作智能、社交智能,以及管理感情的情绪智能。
心理学家W.乔尔·施奈德(W. Joel Schneider)致力于评估人类的认知能力,他为“才智”提供了更宽泛的定义:“我们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些能够获得有用知识的人,以及能够利用逻辑、直觉、创造力、经验和智慧去解决相应问题的人。”
作者结合这两点给出的定义是:执行具有认知挑战性任务的能力,如解决课业困难的能力;从所处环境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用它们制定人生战略决策的能力。
当孩子拥有了这些能力以后,才能成为高成就的孩子。那么在孩子成为高成就孩子的过程中,需要父母扮演8种关键角色,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引导孩子。那么这8种角色是什么呢?
02、大师级父母的角色
父母要以”战略式教养“策略为基础,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这8个角色分别是: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救援者、启发者、哲学家、榜样、谈判专家和全球定位系统。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说。
1、早期学习伙伴
作者说,在孩子人生的头5年,早期学习伙伴至关重要,因为孩子大脑90%的发育在此期间完成。作为早期学习伙伴,父母需要花很多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大脑塑造的游戏和识字活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同时培养他们求知欲旺盛的学习心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父母邀请孩子共同掌握方向盘,并鼓励乐于接受的孩子把学习视为乐趣,当作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
比如,陪孩子做游戏,无论是搭建积木、闪读卡、学习乐器,抑或者仰望星空,都会刺激孩子的大脑,规范行为准则,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信心和技能,帮助他们应对物理、微积分、写作之类的难题。
像学习工程学就需要推理能力和设计结构完整性的直觉这两大能力,而玩积木就可以达成这样的效果。对于积木游戏,科学家还有更深的研究。磁共振脑扫描技术提供的大量证据表明,某些特定活动尤其是玩积木,在游戏过程中会实实在在地重塑玩家的大脑。
比如,2016年,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使用神经影像技术,研究积木构建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研究人员让两组8岁的儿童分别玩拼字游戏和积木游戏,每次游戏时长半小时,总共玩了5次,并分别在游戏前、后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以比较两种游戏对他们空间处理能力的影响。
研究人员还分别在游戏前、后对这两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旋转测试,即想象物体旋转后的样子。研究人员观察到:“玩积木改变了孩子大脑的激活模式,还改变了孩子们解决心理旋转问题的方式。我们只在积木构建组中发现,与空间处理相关联的大脑区域提高了激活水平。”
也就是说,研究人员没在玩拼字游戏的孩子中发现同样的大脑功能变化。在反应时间和解决方案的准确性方面,玩积木的孩子也有所提高。孩子越小,大脑的可塑性就越强。我们每个有建设性的刺激都可以强化孩子的神经通路,塑造孩子的大脑结构。
作者说,在婴幼儿出生到5岁期间大脑的可塑性达成峰值,一直会延续到小学低年级。所以,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对刺激特别敏感,学习起来最轻松,大脑像海绵一样能大量且快速地吸收知识。
我们不妨多与孩子进行互动,玩玩积木等游戏,以及培养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都是不错的选择。那么具体我们应该如何塑造孩子的大脑呢?书中有几条建议给到大家:
1.给予最多的爱,管控压力。孩子承受过多的压力对大脑发育有害。有安全感的婴儿长大以后会具有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2.说话、唱歌和指认。你来我往的语言交流可以教会婴儿说话,教会幼儿理解自我与进行自我表达;指认则有助于婴儿将单词与物体联系起来,同其他人进一步学习交流。
3.计数、分组和比较。早期进行的分组或比较活动建立在儿童固有的数量意识基础之上,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数学思维。
4.参加运动和玩游戏。鼓励孩子参加探索和发现的游戏,培养好奇心。
5.阅读和讨论故事。亲子阅读期间的对话可以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
2、飞航工程师
“人类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孩子不是在真空中长大的,会受到各种经历的影响。作为飞航工程师的家长应该与孩子所在“微生态系统”中的成年人合作,必要时应从家长的角度提出要求、表达权威,对孩子的在外经历进行管理。”
在这个角色中,父母就像飞机或者宇宙飞船上的飞航工程师一样,一旦把孩子“发射”到学校,扮演这个角色的家长便开始监控和管理。飞航工程师要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随着孩子成为新集体的一分子,父母的责任范围就扩大了——从在家里与孩子互动,到追踪了解孩子在外的行为。
刚开始孩子在家的时候接触的人就只有父母、兄弟姐妹们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但是当孩子长大步入学校以后,就会接触到更多的人,这就需要孩子能够与别人达成合作,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而作为父母需要让孩子进入与其能力和成熟程度最匹配的年级、课程或学科;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给予高质量指导。通过监控,一旦了解到某方面出了问题,飞航工程师就需要介入处理,扭转局面。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纠正,该表扬表扬,该批评批评。到了孩子三年级的时候,孩子就可以自主学习了,这个时候父母要明白只要孩子在日常行为处于许可的范围内,孩子就可以自主管理,父母只需要适当监督即可。不要逼孩子太紧了,这样孩子会有压力。
3、救援者
“救援者”也专注于解决问题。如果说飞航工程师是在孩子入校期间发挥作用、寻找解决方案,那么,救援者就是紧急情况处理者,经常需要亲自出马解决问题,否则机会之门就可能砰然关闭。有时候,救援者还需要找到盟友,盟友需要拥有更多的资金和社会关系,或者更懂得如何应付家长不熟悉的复杂机构。
比如,书中有一个案例。这位母亲叫伊丽莎白,为儿子做了两个涉及教育机会的重要决定,这也间接导致贾雷尔敲开了哈佛的大门。第一个决定是为确保贾雷尔进入正确的学校,果断更换收容所。她的第二个决定便是给贾雷尔找到合适的导师,这帮助他坚定了上大学的目标。到贾雷尔11岁的时候,伊丽莎白开始给他寻找榜样,帮助他设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4、启发者
作为“启发者”,父母让孩子接触新思想、新事物,安排他们可以学习的内容、可以前往的地方、可以成为的人等。启发者父母让孩子接触能够扩展思维、吸引想象力的话题,帮助孩子了解自身未来的可能性。
比如,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像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等。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找到人生的发展方向。
“启发者父母清楚,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他们鼓励孩子发展课外兴趣,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并与之互动;他们提早让孩子熟悉成人世界的真相和残酷的现实;他们给孩子介绍成人导师,指引他们成就未来的可能的自我。这给了孩子巨大的先机,让他们更有机会成为高成就者。”
比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并不好,他的父母为爱因斯坦准备了玩具和书籍。为了提高爱因斯坦的注意力,保利娜坚持让他拉小提琴。一发现爱因斯坦感兴趣的领域,保利娜就安排他认识相关领域的导师。同学和老师都认为爱因斯坦没礼貌、百无聊赖、愚笨,是个“怪胎”;但在家里,他快乐、专注。亲戚们把他比作小佛陀,因为他会一个人安然坐在花园里自得其乐地解数学方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书目从科普读物到哲学家康德的作品,内容包罗万象。
他的父母为他创造了温暖、趣味盎然的家庭学习环境。而且他们还会寻找合适的人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爱因斯坦发现了更充实的校外学习方式,让爱因斯坦从此踏上了成为科学家的旅程。也就是说,父母要让孩子扩展视野,提升志向,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
5、哲学家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扮演“哲学家”的角色了,并且会一直积极扮演这个角色,以期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意义和目标。大师级父母会同孩子分享世界观,孩子以此来指导自己。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跟孩子讲一些超前的话题,其实正是小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要把孩子当作小大人一样对待,书中有一位父亲会跟自己的孩子谈哲学,从口头传统谈到希腊哲学家的著作。
6、榜样
父母要作为榜样,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大师级父母要向孩子示范他们可以追求的品质,并通过影响而非强迫把自己的品质传递给孩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这些能让我们产生自我效能感。
从心理学意义上,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的预期和判断。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学习主要来自观察,比如观看他人行动、听取他人言语,然后再模仿,这是孩子们追随父母的第一次实践机会。社会学习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基础,他们可以从中形成有关自身潜力和决定的假设。大师级父母示范了做事的方式,孩子有意无意地模仿学习。
比如,一位父亲热爱棒球,一到周末他就成了球场战将或教练,给孩子们示范了什么是情感投入和艰苦努力,最终引导儿子、女儿在高中时成了杰出的球员。
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做事。充当哲学家角色的父母传达了哪些事情好、值得做,由此给出孩子选择特定人生目标的理由,但对于如何具体实现目标,他们几乎不给孩子任何指导。再好的说教也不能替代良好的示范。
7、谈判专家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与成年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会帮助孩子变得成熟、自信、成长为训练有素的谈判者。他们能够迅速判断形势,具有同理心,会换位思考,从而预测他人下一步的行动。这些品质不仅有益于自身,也有利于他人。
比如,玛雅·马丁(Maya Martin)本科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并获得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硕士学位。7岁那年,玛雅和她的老师发生了直接冲突。玛雅对这位年轻老师的教学感到失望。有一天,老师的行为超过了玛雅能忍受的底线。玛雅盼着放学,迫不及待地想把情况告诉母亲好让母亲挽回局面。讲完与老师对抗的故事后,她问妈妈米歇尔:“怎么办?”
妈妈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而是问玛雅:“你打算怎么办?”玛雅说,我才7岁,我能怎么办。但是妈妈告诉玛雅:“我不会一直在你身边帮助你,你必须学会为自己辩护。”
玛雅一直领先于同年级的同学,4岁识字,一年级老师教的东西她在幼儿园就会了,而且现在的老师缺少经验,总是带着孩子们玩儿,但是玛雅不愿意,她宁愿读书,后来玛雅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跟老师和校长的沟通终于得偿所愿,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玛雅的父母一直教育她,要以尊重的语气质疑成年人。玛雅说,她的父母是“系统性的发问者”,他们从不接受现状。玛雅相信,如果她遵守父母定下的规则,礼貌地表示不同意见,老师就不能把她怎么样。“我从来不大声说话。我总是注意用词,避免使用贬义词。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
你看,父母采取这样的养育方式,让玛雅认识到,她可以为自己辩护,这也为她以后的事业和人生做好准备。大师级父母以尊重孩子智慧的方式施行规则,鼓励孩子对规则进行成人式的讨论,以此锤炼孩子的推理能力,免得他做出错误的选择。即便大师级父母设定边界,他们也小心翼翼地避免成为独裁者,鼓励孩子为自己辩护,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
8、全球定位系统
这个角色是培养孩子内化于心的判断力。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父母给孩子的教导超越时空,孩子记住了他们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父母会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作用。这些记忆是父母扮演战略式教养法则的所有角色时全部作为的终极体现,在成年子女需要做出决定或者迎接挑战时,会以回声的形式闪现在他们的大脑中。
在孩子们探索新的路线、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时,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家长给他们提供最佳的引导。就像手机或汽车的导航系统一样,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哪怕孩子离开父母,独立很久之后,作为全球定位系统的大师级父母也能指导孩子通往与他们的人生哲学相吻合的方向。
比如,伊丽莎白经常向儿子保证,他理应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信息让他觉得,即使学术界有时令人生畏,但自己属于那儿,只要努力,他就可以进到那里。多年来,伊丽莎白的话在儿子的脑海里回荡,促使他坚持不懈,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会砥砺前行。
这8个角色共同构成了一套高成就孩子的基本教养法则,即战略式教养法则,用它可以培养出有才智、有使命感、自信的成年人。只要我们拥有强烈的决心和这套战略方法就一定可以培养出高成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