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瓦尔登湖》之一

这是一本我曾经不敢想像自己会有兴趣阅读的书,因为太过宁静,怕自己内心太过浮躁无法沉静下来细细品读,担心自己领略不到这本书的意境和内涵。

初次相见《瓦尔登湖》是在《朗读者》上读到部分章节,当时状态没有觉得有多喜欢,可能思想里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太过深奥的读本,量定自己读不懂也不读不进。

再次见面《瓦尔登湖》是1:4的聚会,小明同学将邓姐姐的书转借于我,认定我是适合读此书的人儿,可能我骨子里对自己信赖友人推荐的事与物都是怀着认同之情而欣然接受的吧,加之这本书实在太多书友高分评价和墙烈推荐,对于一个初读者来说,在自己的阅读层次和阅读能力善未形成之前,只能人云亦云吧。

一见如故缘于一个清晨,在一盏温暖的台灯下,静静打开书本前页“导读”部分,不仅不慢的描述,引用太多作者原文,看似不经意的一段述说,就让人足以有种“流涟忘返”的感觉,有些懊恼自己为何这么迟才开启这本书呢?明明之前就有遇到,犹如错过心仪之物般悔意,想想自己竟有些失笑,许是自己太过空杯,所以一旦接触到能够产生共振频率的语句就欢喜不已。

“我宁愿独自走我的路,或者可以的话,和宇宙的建设者结伴同行,也不愿混在盛装打扮的人群中招摇过市,我不愿生活在这躁动不安的,神经兮兮的,热闹喧嚣的,鸡零狗碎的19世纪,我宁可站着或者坐着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已经临近上班的点了,仍旧舍不得将书本放下,硬是感觉不把这段话抄写下来,心里觉得特别不舒坦,或许会影响一天的状态,总会惦记着要写下来才算心安。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状态,或许是作者文字本身太过吸引人,或许是忽然间提升了自己对阅读的层次,总之,读到这本书真的会让人有种内心灵静的感觉。

因为是借阅他人的书,不敢随意在书中乱写乱画,只好每次看到喜欢的句子就用笔记本将原文摘抄下来,再写出自己的想法,由于清晨阅读时光本来就很稀缺,这样一来浪费在做读书笔记上的时间过长,有点影响阅读进度,于是果断买回一本一模一样的来,阅读时随手拿着一支铅笔,感觉有太多的描述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统统划下痕迹,并随手写句内心读白,这样才是我阅读的正确打开方式。

导读里提到这本书难以读懂原因有三个:

一是作者大量引用了古代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的典籍,缺乏足够古典学知识的读者是几乎是无法领略的。

二是书中出现了很多动物和植物,如果没有一定的博物学基础,不可能了解那些动植物的习性和形状,从而不可能完整地联想起作者描绘的画面。

三是作者很多假设的推断都是建立在超验主义的基础之上,倘若事先没有看过爱默生等其他人的作品,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我被译者这三点吓晕了,以上三点统统为自己的空白地带,但我又抵挡不住对作者文字的喜爱,于是算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在阅读吧。

好在译者应该是考虑到我这种白痴读者的尴尬症吧,书末尾有大篇幅的“版本和注释说明”,阅读时用两个书签前后呼应对照,虽说有点难度,但对阅读没有阻碍,很是喜爱。

书本还在继续阅读中,慢慢领略《瓦尔登湖》的美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瓦尔登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