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山》——让人甘于无所事事,是一种毁灭行为

著:[德] 托马斯·曼

译:巴蜀译翁

image

背景

内容梗概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大学生汉斯去高山疗养院看望表哥约阿希姆,但自己也被查出染上肺病需要疗养,而这一住就是七年,直到战争的炮火使他惊醒毅然奔赴前线。这其中描写其住在这里形形色色的病人和医生的生活方式,无不说明这座高山像一座魔山一般让人无法离开。

创作背景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在《魔山》里的主角汉斯的人设与作者十分相似。1875年,作者生于富商家庭,在16岁时由于父亲早逝,新的监护人希望他未来从事一份正当职业。但直到年满21岁成年,能自己支配遗产后,毅然放弃原来被动的稳定生活,选择成为一名充满未知的自由作家。

一战前,托马斯·曼深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把战争看成是某种精神的净化、解放和希望。但一战失败后,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他认为,“民主与人文主义是统一的,如果人们要遵循人文主义,就要学会人与人之间民主地相处。对于自己过去的反理性主义,他感到一生的“罪过、负债与责任”。从一个不问政治的艺术个人主义者转向社会政治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这一重要转变过程刚好又是《魔山》这部巨著的创作过程,所以对研究托马斯·曼十分重要。其中,1912年,作者妻子因肺部染疾,在瑞士达沃斯肺病疗养院住了三星期左右,他也陪同前往,以此为《魔山》疗养院的日常生活积累了大量素材,并有了写《魔山》的念头。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失败后使托马斯深刻反思,并在1922年公开发表演讲谴责“感伤蒙昧主义从事的恐怖活动”,而在1923年,迫于纳粹党的压迫而开始了流亡生活。由此断断续续的写作下,历时12年,在1924年发表了《魔山》。

内核元素

由于本人不是一个专业的文学研究者,并不想过多评判某某主义的好坏,或托马斯的文学、政治价值。只是由书中感想的几个想法整理论述,便于后续回忆。

甘于无所事事的魔山

生存的真正形态对于你,只是恒久不变地给你上同一味汤的、全然没有了纬度的现在

所以,人们所谓时间长而无聊,实际上倒是由单调造成了时问病态的短促:出于不问断地老是一个样子,绵长的时问便萎缩了,以一种心灵惊惧得死去的方式萎缩了。

如何让时间变长,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曾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一个男人和美女对坐一个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火炉上一分钟,那么他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同样的,在对于时间的感受上,托马斯·曼认为,长时间的无聊会让时间坍缩,即时间变得无限而绵长、心灵上变得迟钝而麻木。进一步可以理解为,无聊即使占据的时间线很长,但在心中只会坍缩成一个点;而相对的,如果做的事对你很有意义,虽然短,但在心中留下了完整的时间线。

鸦片是魔鬼创造的,因为它使人迟钝、麻木、息惰,使人安于奴隶式的静止无为……

基于此,我可以认为:让人甘于无所事事,是一种毁灭行为。这个结论,在当下需要更加重视起来,因为就像上世纪鸦片被视作魔鬼的产物,能够使人安于奴隶式的静止无为,鸦片在目前是已被绝对禁止的,但如今新起的精神鸦片防不胜防。举个例子,如信息碎片化严重,你可以稍微注意下,当前最流行火热的话题都是怎么传达到你的,隔一周再讨论会有人关系么?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入侵你的脑袋,这样下去,一般人哪会分辨出哪些信息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说得更形象点,就好比是一个只会做死循环打印信息的计算机,除了占用CPU,不会有具体任务处理和记录下来。但,为什么人会甘于这样呢?

这种情况,在我裸辞找工作的期间感受最深。原本计划是辞职更能专心准备,但没想到预期计划放松一个月变成了两个月,准备的效率也大幅降低,甚至一度在专心和放松之间不断横跳。庆幸自己有做周记的习惯(期间甚至连周记都断更了),及时对自己做调整,没有彻底的放纵下去。当然,也庆幸在期间还保持着读书的任务,当《魔山》读到这里时,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也深陷魔山之中,而这个魔山就是让你甘于无所事事不能逃离。而我甘于的无所事事就是无意义的消耗那些给我推荐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等,这些真的是可以让人轻松获得不用思考而产生的短暂快乐。正是这种持续的快乐,让你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干劲来。所以,人才会甘于这样,直到外部的炮声传来的时候,你才能脱离这魔山。

那么,除了外部的“炮声”能警示我们逃离魔山,还有更好的方案么?当然有,那就是定期的花点时间做好计划和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校正路线,避免绕入魔山而不能出。

生命、死亡、疾病

人无非处于这两个状态,生命或者死亡。唯物的说,人死后,那他的一生也就结束了,而文学里对人死亡后的话题讨论经久不衰。《魔山》中则注重讲述疾病,确实,疾病是让人从生命到死亡的过渡阶段,只不过有的人这个阶段走得急,有的人走得缓。而对疾病的讨论或许是对死亡的讨论更具有实际的引导作用吧。人若战胜疾病,则回到生,若不敌疾病,则面对死,总之,疾病是对一个人生命的考验,但托马斯笔下疗养院的人们却不这么严肃对待了。

这些人毫不讳言自己压根儿没有病,是完全自愿地住在这里,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身体有点儿不适,其实只是为了享乐,因为病人的生活方式合他们的口味

后者甘愿服从山上的尺度并明确地表现出自我藐视,以此维持他们视为更有价值的白尊。人啊,生性如此。

在疗养院里,人们把病情严重程度来当作自己在疗养院的地位,这在外人看来,病危实在是不值得拿来为自己增光的是,特别是还在治疗当中。这也看出疗养院的人们与外界由于没有太多联系,他们的话题就是疾病本身,但也由于常常讨论这些,对病情的危害后果变得麻木起来。而这样的现象与外界的我们正常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反而对疾病多了个视角来认知,疾病影响的不只是身体,还更多的是心理状态,特别是在疗养疾病的环境里。

因为疾病原本就是生命放纵的形式嘛

主人公汉斯在研究病理学提出“疾病原本就是生命放纵的形式”,由于人们染上了不知名的病毒,而在抵抗病毒的过程中,享受病毒刺激带来的欢愉,而这些病毒正是由生命放纵而产生,比如饮食的放纵、淫欲的放纵、作息的放纵等。这些病毒带来的欢愉,让人很容易自甘堕落下去,直到自己的肉体承受不了,到那时却已经无力挽回了。也正是这种欢愉,让疗养院的人们安于享受自己的病情吧。甚至有的人明知道没有病,但就是为了享乐,喜欢病人的生活方式,自愿住在疗养院,这么读下来就明白了疗养院里的人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不过,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对疾病刺激的反应,也算是一种优化的方式吧,经受住疾病欢愉考验的往往是那些突变的物体才会有的吧。

总结

他回来后又走进表弟的房间,给他讲散步途中留意到的这个那个,在病床边上一会儿站一会儿坐,临了又去做午间静卧去了,你问午间静卧多长时问?又只有差不多一个小时吧!把双手叠放在后脑勺底下

《魔山》是同桌推荐给自己的,以前也读过些西方的名著,但这本书是真的“难读”,这里的“难读”是指让人有继续捧着读它的意愿。前面流水账式的叙事,各种人名,让我阅读的注意力和事件经过的记忆被不断稀释,比如花了好多篇幅描疗养院中主人公汉斯遇到的人,但他们的名字我记起来都十分困难,这也是我读西方名著的一个难点,人名又长、而且由于音译的无意义,导致非常难记。而这里为了刻画群像,更是如此,读起来就晕晕的。

正是由于这样,我对魔山中前面描写的群像人物印象不深,只对里面探讨的论点留下些记忆,不过为了不辜负同桌的推荐,还是断断续续读下来去。但当读到里面的主人公的行为和自己越来越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本书值得继续读下去了,阅读进度也变快许多。

魔山就是这样,散发着隐藏的魅力捕获那些不经意间路过的人。

参考

  • 百度百科-魔山

  • 百度百科-托马斯·曼

  • Thomas Mann Facts

你可能感兴趣的:(《魔山》——让人甘于无所事事,是一种毁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