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的策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是什么意思?它和知新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只有两种理解的方法从生命方面来讲温故就是内省加反思知新就是把温故行出来。

而第二种理解呢?他是用温故这个知识的原理,来推导探索新的一个也是用这个原理的方面。利用温故的原理来知新。

温故绝对不只是背诵记忆背诵记忆,他只是死的,他是无法来知新的,如果不把温故作为原理,只是死记硬背的话,那么知新又何从而来呢?

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和思意味着什么?到底哪个是更重要的,或者哪个是可以缺少的呢?他是学的是生命之根本的道,它是有意义的学习,是外来的观点,并且它是需要思考的。思就是我们说的思考或者去行出来,思还要灵活运用,并且你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去辨析。去把我们所学的去行出来。如果我们只学而不思的话,则会迷惘吗?因为这和灌输没有什么区别。

而只思不学的话,那么将没有新的东西在你的脑海里,只能重复思考旧的知识。只会空想。

所以它们是缺一不可的,只要缺少的一就会笑,我们上面所说的一样,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就必须有思也有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为什么会必有我师呢?这个老师是谁呢?其实老师是我们三个人中的每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以自己的长处去教别人,每个人的长处所不同,我们就可以互相学习。我们每个项以每三个人中最好的来学习。每个人其实都有亮光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任何人都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我和他们的长处还是我所有达不到的,从之和改之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按理说,从之就是学习老师的优点。那么改之是什么呢?改之就是改正老师的缺点吗?并不是我们要通过自己来去改变别人,我们要通过自省来去改变别人,我们可以改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改和他的接收方式 。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看到学生犯了错,如果他是违反规则的,我们就要去处罚他,并且让他改正,如果违反只是道德,在规则之上,我们尽量的去引导他,并且思考自己的方式到底对不对?总之,我们是得自省

如果要我们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首先得自省。

和他一样,孔子还说了一个也是和它一样的道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他的道理也是我们学习就要自省

那我们怎么学呢?子贡也问过这个问题,孔子咋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们如果要真正的学好,我们就必须掌握不耻下问这个技能,不管是辈分还是地位,富贵还是好坏,只要在他这个问题或者这一个项目上,他比我见解的更深,或者能给到我启发,我就可以去不耻下问。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觉得思考就是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三,如果你不思考,不举一反三,那么这个学就没有必要了。

你兴奋的时候,你有了启发,你悱恻的时候,你也有了启发。

那如果你是老师,如何举一反三呢?就是得让同学们举一反三,我觉得现在在这里非常好的是数学学科,也许是数学学科的一种特殊优势,所以赵俊杰和宋亚男老师举一反三用的非常的好,让我们都能自己独立思考。

所以学习也是需要我们去举一反三的。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一想到这个,我就能想到两个成语,这叫锲而不舍,功亏一篑

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学习,差最后一点的时候放弃了那么就非常的可惜,如果你刚开始学习,只要有目标,每学习一点都是在往最后的那个目标前进了一点。

他和能力并没有关系,他只和你最后的目标有关系,孔子想说,如果你没有目标的话,没有追求的话,那么这个学习也是学不好的,他就会功亏一篑。嗯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最后一个知,它是代表的智慧的智。

孔子说自己四十不惑,那么不惑的是知识吗?

并不是,人家不惑的只是目标,只是知识是学圆惑为边的,是学无止境的,他是无法学完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说自己能学完知识,但是道可以。

学是越来越多的,你知道的越多,那么你惑的就越多,你所探知的领域会越来越大,你所接触到的疑惑也会越来越多。

孔子想强调的目的就是知识是学无止境的,但是我们的目标却是可以定下的。

所以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孔子他给出的学习的策略就是

需要温故而知新的,需要在我们已经学过的基础上去行出来的,并且需要自我反省的,并且我们还要保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还需要每一次在得到新的论点之后举一反三,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是坚定的,并且我们也应该知道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这样才能学好。

我自己现在并没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但是我也知道知识是永无止境的我现在能够在得到新的热点之后句举一反三去推出来,更多更好玩的知识(✪✪),但我现在还差一点,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且改之的时候我还无法做到自省,这就是现在我学习还没有达到的地方→_→。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学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