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经济学》

叙事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呢?作者是一个经济学家,在2003年的时候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首先说一下叙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个事儿叫造谣,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谣言这种东西往往是不胫而走,而且传播速度特别快,为什么会这样呢?

过程其实就是叙事,它跟这个病毒细菌这些东西的传播特别的类似,因为都是通过人跟人之间的快速传播,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

那人为什么会去传播一些事情呢?不管是谣言或者说是真事,都乐此不疲的去传播,好像一件事发生了,可能人们没有看新闻,但是也能听周围的朋友谈起,自己又变成了一个新的结点,一个新的传播节点还会去传给其他人。

同时人往往在传播一件事情的时候,为了让这件事情听起来更有意思,每个人可能都会去多多少少的添油加醋。传着传着呢,这故事就跟原本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所谓的叙事,那叙事它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啊,就是它能够激起大众情感共鸣。也就是说一定要跟每个人有点关系。

有关系,人们才愿意去听,才愿意去传播。这个一定要是非常的简单的,如果说想传播这个,得费很多口舌,那这个事就不具备叙事和病毒传播的这样的特点。

从表面上看这种叙事的传播它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活动或者行为。但是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他发现这跟经济学有很大的关系。

就任何一个事件的传播,他都能变成这个社会当中的一种行为驱动力,那么这个行为恰恰就能影响经济,所以作者说叙事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可以变成一种经济学,其实这个就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那么书里大部分篇幅在举例,就是用一些例子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个趋势可以影响经济,甚至可以影响经济危机,它作用很大。

那我们看一下书里的几个例子。这书里面一共写了9个故事来诠释这个观点,挑两个给大家来说。其中一个叫做有关节俭和炫耀式消费的例子。节俭和炫耀式消费这个是一对矛盾。咱们现在说是节俭,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当中,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节俭都是一种美德,所以节俭这件事儿本身它就属于一种趋势,属于一种病毒式的传播。

作者举的这样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在1930年,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就是没钱了,很多人不得不把自己房子卖掉换饭吃。那么其他人即使没卖房子,也要节衣缩食,可能平时的消费都要砍掉,看电影啊旅游啊度假呀甚至买新衣服,这些正常的消费都要砍掉,要不就走不过去。

那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节俭叙事。从政府开始,从社会上各个阶层和角度大家都在传播节俭是一个多的美德,世界各国的故事当中找到了很多跟节俭有关的这种故事在大众当中就进行传播。

那这个传播当然属于自传播,那人们为什么愿意去传播这件事呢?因为在大萧条时期每个人都没有什么消费能力,忽然之间没有了消费能力,自己心里那种落差,那种难受,那种委屈无处宣泄,因为整个社会都这样,这并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如果说大家都在传播节俭就是美德,那么这个时候人们就觉得自己的心理落差会减小,没有了这个心理落差自然而然就觉得这种生活也挺幸福。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幸福指数增加了,虽然大家都很穷很穷,但是增加了幸福指数,这对每个人来讲这确实是跟自身有关的利益。

但是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去分析这件事,他说人们传播节俭这件事延长了这个经济危机,延长了这个大萧条的时间,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都在传播节俭,都在鼓励节俭,那么在当时整个社会这样的风气下,有些人还是有购买能力的。比如说他们明明是可以购买汽车的,但是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种风气,他们如果买了一辆汽车可能就会被别人认为格格不入,与众不同,觉得他们反社会,反节俭这个美德,即使有能力也不会选择去买。所以整个的内需拉不起来,整个的社会的消费拉不起来,那这样的话对改善经济危机或者说结束这个大萧条来讲没有好处。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是这样的。

那跟节俭相反的就是炫耀式消费。就是说你一定要买豪车,买豪宅,买名表,穿名牌,这也是一种叙事方式。其实现在有很多的人也是在传播这些东西,所以导致整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就是说初次了解一个人,你怎么看呢?看他开什么车来的?他带什么样的表?看他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鞋?去判断这个人他的财务地位他的社会地位。

其实这是受到这种叙事的影响,也就是炫耀式消费,当然它有它的一定的道理,什么道理呢?

就是如果这个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以貌取人的话,那么我们在外表上把自己打扮得很高大上那么我们在社会上可能就会多获得一些机会,那从这个角度上讲,他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作者从经济学角度上去分析一下,他说很多的商家其实是利用了人们这种炫耀式消费的心理,就出现了很多的奢侈品的品牌。

那么另外一个例子呢作者谈了一下美国梦,这个词是在1931年,时间跟大萧条的时间基本上是吻合的,当时美国有一个历史学家这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美国史诗,他在这本书当中就提到了美国梦这个词。

但是在当时这个美国梦它代表着人们积极上进,整个社会的公平自由,它代表的是这几个关键词。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美国梦这个词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比如马丁路德金他就给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就说在原有的含义的基础上还包括种族平等,不要歧视黑人。所以在那个年代呢,一提到美国梦的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这个种族要平等。

那么到了后来,美国梦这个词的叙事又变个含义。说要更去追求物质,更去追求富有,就变成美国梦就变成有钱。这是后来逐渐的演化。

你看在不同时期它有,它不同的含义的原因是在一个时期,人们主要需求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只有人们都去追求这个物质享受的时候,美国梦就变成了一个富人梦。

那么它跟商业行为有什么关系呢?他跟经济有什么关系呢?

在2003年的时候,当时美国总统不什,他在大选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未来的这个美国政策跟所谓的美国梦就绑定起来了,他说我的政策就是让所有美国人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他当时推出了一个卖房子计划,当时他为了拉动这个美国国内的内需,他说只有拥有了房子才能向美国梦迈近一步。其实就是通过这个手段去促使人们更多的去买房子,但当然也为后来的这个房产金融危机埋下不小小的隐患。

总之你去看所谓的这些叙事,他都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而且传播起来非常简单,大家都愿意去认同这种理念,因为这种理念是自己想要的。

但这种理念的背后就会有很多的商家,甚至政客会抓住这个机会去推销一波什么东西。这个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所以呢通过这些例子作者告诉我们叙事这件事真的是可以影响经济。

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个呢?如果我们仅仅是一个普通民众,我们要学会分析哪些趋势,它背后跟哪些经济是挂钩的。我们知道这些就不会盲目的消费。那如果我们是商人,那我们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所谓的社会风传的这些叙事契机的话,我们的业绩就会更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叙事经济学》)